這時候知青上山再找不到什麼好東西了,菌子木耳一出來就被村民尋摸走,輪不到他們這些小年輕。
有那會打獵的好手偷偷進山套野雞兔子,弄到了也不敢自家吃,悄悄換成粗糧渡過難關。
江秋月做飯的時候,把烙餅每次泡一張,偷加一點麵粉,添水和上玉米渣子和野菜,做成頂飽的野菜團子。
每人早上一個野菜團子當早飯,中午烤山藥吃點乾的,晚上切下一塊葛根熬成稀湯,大家混個水飽。
老知青對此很滿足,說以前災荒的時候一次能餓上幾天,近幾年好點了碰上青黃不接一天一頓兩頓的也是常有的事。
村裡現在一天一頓吃糠咽菜的一把手數不過來。
陳中華笑著說林文清他們來的不是時候。
幾天後,江秋月病好了,回到地裡上工,灶房交給男知青繼續輪流做飯。
雨已經停了,陽光溫柔繾綣。
早上,江秋月咬著野菜團子出門,聽到一個膽怯的聲音喊姐姐。
她轉頭看去,門邊院牆底下蹲著一個瘦小的男孩,看起來有點眼熟。
他此刻仰頭眼巴巴地看著她的手,準確說是她手上的野菜團子。
“……這是我吃過的。”江秋月看了看手上拿的野菜團,她已經咬了一口。
小男孩兩隻突出的大眼睛緊緊盯著,眼珠子隨著她手上的動作而動。
可憐又心酸。
江秋月想起他是誰了,她初來那天賣地櫃的小男孩,他媽媽剛誕下新生兒。
後麵傳來腳步聲,劉愛英快趕上來,已經在問她怎麼停下了。
江秋月借著外套的遮擋,把前幾天不想吃放在空間的野菜團子拿出來,並手上的那個,迅速塞進小男孩懷裡。
食指豎在嘴唇上示意他不要說出去,她推他一下。
小男孩反應過來,抱緊懷裡的三個半團子轉身就跑。
劉愛英跨出門,正看到他跑走,立馬問江秋月,“你把早飯給他了?”
剛才還在手上吃的野菜團子已經沒了。
李永紅聽到想追上去把吃的要回來,江秋月製止她,“給他吧,小孩子瘦的皮包骨頭。”
劉永紅歎口氣,告誡她這次就算了,下次千萬彆這麼乾。
村裡人再缺吃的能有知青們缺嗎?村民家裡揭不開鍋還能找出幾把糠。上山下河尋摸點,隊裡不會說什麼。
知青院要是敢明目張膽的去搜刮山貨下河逮魚,村支書立馬帶人□□他們信不信!
“小孩兒討食鷂子,要了還來要,惹上了沒完沒了。”李永紅覺得江秋月性格太軟,還有點傻。
江秋月虛心受教,表示以後會注意點。
下過雨的地很瓷實,一鋤頭下去刨出淺淺的坑。
江秋月大病初愈,手腕上沒勁,劃拉半天都沒走幾步。
她直起身看看,發現竟然沒落隊,跟她在一條線上人很多,大家都餓的沒力氣。
一陣風吹過,夾雜著濕潤之氣,周圍頓時響起一片咳嗽聲。
聽得一聲驚呼,有人暈倒了,摔在地上。鋤頭就在臉旁邊,差點磕上去。
“這是第幾個了?”劉愛英在一旁唏噓。
李永紅不帶張望的,埋頭鋤地,接話說第五個了。
第五個餓暈的。
吃不飽甚至沒得吃,還要天天乾活,又累又餓,年紀大的就堅持不住了。
暈倒的那人被抬到村裡醫療合作站,老大夫隻說氣血兩虧需要補補。
然而普通村民家哪有好東西吃呢。
經過這事,上午草草完成了任務量,知青們結伴回去吃飯。
雨後新一茬野菜剛冒出來,還不能吃,午飯隻有碴子粥。
十來個人一人一碗也是不小的量,一袋苞穀碴子已經下去了一半了。
再上工時沒見到林文清,問了劉愛英才知道他最近跟高雲梅成雙成對的,不知道是不是在搞對象。
晚上做飯前林文清回來了,手上拿著紅薯乾哢吧哢吧嚼,口袋裡鼓鼓囊囊的,看得男知青們羨慕之。
江秋月暗戳戳想到,這家夥不會想吃軟飯吧?
她搖搖頭,彆管黑貓白貓,能弄到吃的填飽肚子就是本事。
快睡覺的時候,知青院的大門突然被拍的哐哐響,來人很急。
陳中華跑過去開門,發現隊長柳建國正站在門外,氣喘籲籲說要找江秋月。
作者有話要說: 小時候鄰居家的小孩一旦給了他什麼好吃的他就會一次次到你跟前伸手要,這就是“討食鷂子”。
女主不是聖母心,隻是剛從平和的現代過來,又為了避免被原主家人發現端倪而立即下鄉做知青,還沒接觸過太多饑餓和黑暗,所以基本是處在旁觀和憐憫的態度,大方給出去東西是因為那些不是她在意的且旁人很需要,想一下如果在現代自己吃肉喝湯手上還拎著不想吃的垃圾食品,而旁邊有個小孩兒在乞討快餓死了……空間裡的東西才是女主重視的,是她立身的依靠憑借。以後她會逐漸轉變,融入那個時代。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