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126(1 / 2)

江秋月放棄了在鋼鐵廠轉成正式職工的機會,暫時做著臨時工的工作,準備把王文杉老教授留下的書稿整理翻譯完畢,再放棄臨時工的身份,回去專心備考。

其實將要恢複高考的小道消息已經在耳朵靈通的人中流傳開了,不然陳中華林文清他們怎麼會突然像打了雞血似的跟著她一起學習。

上頭有點風吹草動,下邊留心觀察著的人很快能反應過來,高考即將恢複的事早已在縣領導層那裡傳開,有點門路的人或早或晚都能打聽到。

所以,鋼鐵廠開出的那個轉為正式職工、解決戶口問題的優厚條件,看似很誘人,實際上是想把人才留在廠裡。

首先,隻有具有真材實料的人才能轉正,其他人想當正式職工都沒機會,鋼鐵廠的領導們不會接收光占位置不乾活的。

其次,那些留下的人才,鋼鐵廠隻是先付出一些東西,將來就極有可能收獲一群光鮮亮麗的大學生呢,保賺不賠的買賣。

隻要成了鋼鐵廠的正式職工,戶口落在了那裡,等知青們一旦考上了,就相當於以鋼鐵廠的名義去進修,畢業後要乖乖回去給廠裡當牛做馬的,不然廠裡領導會輕易放人?

江秋月正是擔心這一點,萬一轉為正式職工後,鋼鐵廠拿捏著他們的職工身份,到時候考試卡著各種需要的證明,要求他們畢業後回來繼續為廠裡賣力就不好了。

她是想考回京都,順利回城去的,不能上了大學開了眼界後,還要回來窩在這個小地方吧。

陳中華和林文清他們兩個也沒想著轉正,都先繼續乾著臨時工的活,他們兩個的師傅本就是廠裡的工程師級彆的人物,如今還壓在他們頭上呢。

即使他們想急著轉為正式職工,也要看他們的師傅願不願意放行。

好在他們的目光本就不在一個小小的縣鋼鐵廠裡麵,他們向往著回到大城市,希望能到更廣闊的天地去施展抱負。

如今,即將有一個現成的機會等著他們憑自身實力去抓住。

像他們這種繼續做臨時工的不少,也有比較務實的知青,隻想抓牢眼前看得到的機會,達到合格標準後轉成了正式職工,搖身一變成為吃商品糧的城裡人。

更多的是上頭沒了師傅,想轉正式職工又沒那個能力,隻能占著臨時工的名頭混一天是一天。

有的好運氣,在失去價值之前重新找到師傅保住位置,有的在沒什麼用處之後就被鋼鐵廠辭退了,隻能回村裡繼續參加農村建設。

江秋月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老教授留下的攤子收收尾,在七月底離開了鋼鐵廠,回到臨河村繼續當她的知青。

從有工作的半個城裡人回退到當知青的農民身份,落在旁人眼裡那是越活越倒回去了,難免有人說閒話,說江秋月是被鋼鐵廠攆回來的,定是在廠裡的活沒乾好。

江秋月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回來就埋頭加緊複習了,根本不管外人說什麼。

她提前跟彭敬業說過自己的打算,有他的支持,再加上自己再努力努力,不怕沒有後路可走,彆人說就讓他們說去吧。

期間,劉愛英基本除了晚上回去睡覺,其他時間都耗在養殖處了,她發現江同誌的知識量比知青院所有人都高上許多,完全可以當她的小老師了。

有這麼一位近水樓台的學霸在,有那抓耳撓腮尋思解題路子的時間,還不如請教一下江同誌來的快。

這時候,那個想給劉愛英說媒的嬸子會過來串串門,看上去還沒放棄撮合的念頭。

劉愛英在恢複高考的消息傳開後就跟對方說明了,她要考大學回城去,不會留下結婚的,那嬸子不信,以為是姑娘家的推托之詞,隔三岔五來勸幾句。

直到八月初,大隊的廣播裡提到恢複考試教學等領導的國策提議,江秋月開始光明正大的翻書看,說媒的嬸子才相信了劉愛英的說辭,不再來打擾她們。

將要恢複高考的消息從廣播中傳遞開後,知青們開始騷動起來。

雖然不知道具體哪一天會來臨,但總算有了往上走的希望和機會。

這個時候,課本和複習資料成了緊俏貨。

想參加高考的人,無論是知青還是村裡上過學的年輕人,都在想法設法弄來幾本書學學。@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有想法的人紛紛積極準備著,萬一到時候考上了就能吃商品糧,甚至一飛衝天了呢。

江秋月這裡的一套課本和練習題資料成了臨河村知青們的救命稻草,讓他們不必像其他村的知青那樣,跟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借書找書。

而且,他們提早就開始複習了,這就成了優勢所在,即使現在就要考試了,他們心裡也不怯場,至少能考上一個城裡的學校吧。

農曆九月份,陽曆十月二十一那天,各大廣播中正式公布了恢複高考的消息,並且透露第一場高考考試將在一個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