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大皇子的一個求情,他便能放過彭城王側妃這等引發禍端之人。
試問泰平帝對原身這個女人還有沈皇後,又有多少真心呢。
蕭函甚至懷疑,原身的母後屢屢流產最後早逝,是否也有泰平帝的手筆。畢竟若是真愛,又怎麼會讓對方不斷懷孕傷身。連沈家人都知道的生育道理,泰平帝就真的什麼都不懂麼。
……
在朝野關於大皇子不孝的輿論愈演愈烈的這幾天裡,蕭函都是閉門不出,誰也不見,也就看看書,自己與自己下下棋,
連係統都閒的冒泡了,【宿主接下來不做些什麼嗎?】
蕭函淡淡道:“不用做什麼,隻需靜等就好。”
係統疑惑:【等什麼?】
蕭函笑了笑,自然是等泰平帝接下來的行為,也等沈家做出選擇,是否要上她的船。
就在第五日,蕭函等到了她所想要的。
罷朝養病的泰平帝很快下了三道旨意,一是令大皇子禁足罰抄孝經三百遍,二是加恩靖國公沈平之為上柱國。
如果說前兩道隻是稍稍平息非議之聲,那麼第三道旨意,才是真正令朝野震驚了。
——冊封嫡長公主輔政監國。
放在現代,毫無疑問就是用一個更大的消息蓋過原來的消息,相比起讓一公主擔任輔政監國之位,似乎未來的儲君大皇子不孝也沒那麼重要了。
如果是抱著這個目的,那麼泰平帝無疑是成功了。
但對於瞬間被推上風頭浪尖的蕭函來說,她這一局的算計同樣成功了,因為她得到了她所想要的——提前得到監國之權。
……
毫無疑問在聖諭傳達下來後,蕭函還得進宮拜見泰平帝。
泰平帝的臉色看著比之前更差了,那麼被那些彈劾的奏折氣病了八成是真的,蕭函微眨了下眼,沒想到還有這種意外之喜。
麵上自然半分不顯,依舊是恭謹有禮,“兒臣參見父皇。”
泰平帝原本對這些時日長女不肯入宮是有些不悅的,誰讓她不夠貼心乖順呢。
至於那三道旨意也是無奈之舉,對大皇子是小懲大誡,好對外也說的過去,而且禁足時間長了也不行,若是一年半載的也不知道他還撐不撐得過。
加封靖國公府為上柱國,同樣也是為了補償安撫沈家,畢竟此事辱及沈皇後聲譽,沈家就算是鬨起來,要個說法也是完全占理的。
唯有最後一道旨意,泰平帝心中也是猶豫了許久,雖然早有安排長女在他過世後,擔當監國之位的想法,但提前頒布下這道旨意實屬無奈了。
饒是他也沒考慮到僅僅是彭城王側妃一事,讓大皇子背上不孝之名,引得朝野非議不斷。
還有因為近日煩憂這些事,令他的身子確實越發不好了,不得不早做準備,
泰平帝飽含深意的目光落在長女的臉上,許久後終究是無奈歎了聲,“襄兒,你莫要怨父皇處置不公,輕饒了呂氏。”
蕭函不置可否,隻道:“父皇多慮了,我從未這樣想過。”
畢竟她不是真的司襄玉,沒那麼多的憤慨與怨言。從始至終,她的目的都很簡單明確。
泰平帝似是沒有料到女兒這樣的反應,又微微蹙眉,
“朕沒有處死呂氏,也是為了不令你們姐弟之間產生隔閡,你與琛兒乃是至親手足,琛兒又年紀尚淺,如今父皇更是將監國的重任交給你,日後還需要你來好好輔佐司家的江山。”
蕭函微微笑了笑,“父皇真的認為我能擔起這個重任麼?”
“如今,朝中佞臣當道,軍中忠奸莫辨,就連宗室那邊也不怎麼安分。”泰平帝歎了歎,“琛兒年資尚淺,難免主少國疑。”
“你年長他許多,還有大柱國這等忠臣,定能穩住大局。”
泰平帝心中也隻是想著隻要長女能撐著幾年,不讓大齊生出亂子,直到新帝親政就夠了。而且襄兒一介女流,這權柄能給出去,日後新帝也好收回來。
任誰也不會讓一女子把持權力太久的。
這樣一想泰平帝又安心許多,還繼續不斷以親情與國家大義諄諄勸導安撫長女。
蕭函一邊麵上扮演好女兒的角色配合著,一邊則是看破不說破,泰平帝他想歸他想,但怎麼做那就是自己的事了。
比如臨走時泰平帝有意讓她去看一看大皇子時,蕭函淡淡笑道:“皇弟還需禁足三月誠心抄經,我還是等三月過後再去看望他吧。”
泰平帝還想多說些什麼,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襄兒說的也有理,不好再強求,想著等她消了怨氣,此事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