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獸人們找祭司取大名,祭司覺得沒前途沒意義不給取的就隨便叫點什麼,或者乾脆不取名,就崽崽崽崽那麼隨便地叫著。
等以後崽崽長大了,可以自己決定叫什麼。
基本情況就和當初的淩差不多,九歲了還沒個正經名字,被巫流和梟崽崽崽崽地叫著,乍一聽根本不知道在叫誰。
部落裡幼崽少的倒是沒關係,總共也就那麼小貓三兩隻,幼崽多的還不取名,那就頭疼了。
顏冬夏一向是華夏城的指向標,不管她吃什麼用什麼,沒多久城民們就會開始自覺模仿跟隨。
堪稱獸世最佳代言人,直播帶貨界的顏佳琪。
連生兩胎滾滾、圓圓之後,她又帶起了一股給崽崽取小名的風氣。
華夏城內的崽崽們不止有幾個祭司幫忙取的大名,還得有疊音的小名。
大名有講究,小名真的很隨便。
小名能叫得朗朗上口就行,一般都是兩個字,好叫一點,至於叫什麼,還真沒什麼特彆要求。
想想給孩子取“狗蛋”“翠花”大名的爸媽,小名取什麼是真的沒毛病。
顏冬夏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其他獸人還是想了想,覺得自己琢磨的不太靠譜,乾脆跟著她來。
於是,什麼石石、土土、木木……各種花樣的小名全來了。
顏冬夏聽說後,“……”
你說你取個詩詩、圖圖、兔兔的也就算了,至少好聽點,那些個……
深呼吸,行叭,你們是孩子的爸媽,你們高興就好。
徹底放棄對獸人的取名審美的期待。
為免日後走在華夏城的街道,聽到類似於紅紅、黃黃、黑黑的小名,她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小意見:實在想不出小名的可以不想。
獸人們能夠委屈自己,他們都成年有孩子了還要什麼小名啊?
可委屈誰都不能委屈孩子不是?立即拒絕這個方案。
跟著,顏冬夏順理成章地提出她早早準備好的真建議:真取不出小名,也沒必要非得疊音,食物的名字也很好啊。
什麼包子、湯圓、團子……不是挺好聽的嘛。
如此一來,獸人們還真不頭疼了。
華夏城有那麼多好吃的食物,給孩子取個小名還不簡單啊?
剛開始,他們都是那麼想的,還興致勃勃地和伴侶爭“究竟用哪個喜歡的食物”給崽崽當小名,戰況激烈。
比較激烈的家庭還引發了一點家庭內部小爭端,最後靠床上戰爭的勝負決定了小名的取名權在誰手上。
等帶上自家崽崽出門逛街散步,一喊“包子”,七八隻崽崽抬頭應聲,家長們都沉默了。
原來取小名還得取個獨一無二的啊!
這下,獸人們又開始轉動為數不多的腦細胞。
包子不行,還有包包啊!
包包不行,那就用芝麻包、豆沙包、奶黃包……那麼多包子,總有一個適合吧!
一個獸人這麼想,兩個獸人這麼想,華夏城有那麼多獸人,那麼多崽崽,總有幾個重名的。
尤其是越受歡迎的食物,想取這個小名的獸人爸媽就越多,更容易重名。
當獸人爸媽帶著自家崽崽走在乾淨的青磚道路上,走個十分鐘,就遇到五六個小名“芝麻包”的崽崽後,家長們再度沉默。
太受歡迎食物的小名有重名的風險,那就隻能找不受歡迎食物的小名了。
臭豆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