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軍第一師師長韓叔涼,帶兵從雁門關出發,攻打大同府。
秦軍攻下太原之後,經過短時間的修整,拿下太原北部的府縣。
這些地方的明軍,沒有做出太大的抵抗,秦軍到來之後,大部分人選擇投降。
韓叔涼用馬鞭指著前方的長城說道:“參謀長,前方就是長城,也是大同府和太原府的邊界。
大同府南方的長城,隻是作為塞外長城被突破,北方備用的防線。
現在看長城的情況,平時肯定是疏於管理。
我們已經打到長城城下,上麵的明軍,連烽火都沒有點燃。”
第一師參謀長苟茂晟說道:“這個情況我一點都不意外,軍情局給我們的情報。
大同府精銳明軍都被抽掉一空。
家丁兵和精乾的軍戶,全部都被大同總兵王樸帶走,大同府隻剩下老弱病殘。
大同鎮這座軍事重鎮,主要是防備長城外麵的遊牧勢力。
大同府戰鬥力最強的明軍,那就是北方長城一線的邊軍。
我們從太原府攻打大同府,明軍也認為他們守不住。
又有崇禎皇帝的聖旨,大同府的明軍,隻能選擇撤離大同。
他們把精銳都抽調到北直隸的宣府鎮。
宣府鎮扼守京城的西北大門,重要程度在這些達官顯貴看來,比大同府要重要很多。”
韓叔涼隻是感慨,大同府的精兵被抽調走,進攻大同府所獲得的軍功,那就要少很多。
他立刻組織第一師,對前方的長城發起進攻。
長城上麵隻有幾十名老弱軍戶駐守,他們根本沒有抵抗。
秦軍非常容易登上長城,控製這一段長城。
韓叔涼登上長城,他看著有些破敗的長城,心中一點成就感都沒有。
他直接把長城的關城打開,派一部分警備軍駐守長城,同時看押少量的明軍俘虜。
韓叔涼帶兵,繼續向北方攻城。
他們沿途行軍很輕鬆,根本沒有明軍阻攔他們。
大同府的城池,根本沒有多少明軍駐守,警備軍就能輕鬆攻下。
………………………………
韓叔涼帶著第一師來到大同城下。
他向參謀長苟茂晟詢問道:“參謀長,大同城內可有代王府。
我們攻打山西,每一座有藩王的城池,攻打他們都異常艱難。
你覺得大同城會不會是這個樣子。
但根據之前城池的情況,我不認為大同城明軍戰鬥力有多強。
我覺得咱們不用等主力部隊,憑借第一師的實力,就能攻下大同城。”
苟茂晟想著他們這一路北上,山陰縣、應州、懷仁縣攻打過程都極為輕鬆。
這些城內的衛所,他們最精銳的家丁兵已經被抽掉,隻剩下一些和農夫差不多的軍戶守城。
第一師隻要把大炮架設好,對著城牆開幾炮,這些城池就會被他們攻破。
苟茂晟建議道:“按照現在明軍的情況,我也說不準大同城明軍的戰鬥力強不強。
咱們試探一下,如果攻城難度太大,那就等著主力部隊。”
他們商量好之後,韓叔涼立刻安排第一師,對大同城發起進攻。
韓叔涼了解到大同府這裡的明軍,已經被抽掉一空。
第一師進攻大同城,也沒有輕敵冒進。
他們按照秦軍正常的工程流程。
步兵和炮兵協同攻城,大炮攻打城池的同時,步兵推著雲梯車,準備攀爬城牆。
步兵攀爬城牆的過程,炮兵不再進攻城牆,而是越過城牆,進攻城牆後方的明軍。
阻止明軍援軍登上城牆,與城牆上的明軍並排作戰。
通過炮兵和步兵協同的方式,可以讓城牆上的明軍數量得不到補充。
秦軍士兵卻源源不斷通過雲梯攻城。
這樣秦軍隻需要付出少量的傷亡,就能攻占一座城池。
韓叔涼用望遠鏡,看著秦軍攻城。
炮兵團的炮火已經向城內延伸。
雲梯被步兵展開,雲梯上方的鉤子,已經勾住大同城的城牆邊緣。
秦軍士兵開始通過雲梯,不斷向城牆上攀爬。
韓叔涼看到大同城守城的明軍,他們抵抗極為微弱。
秦軍士兵向城頭扔出手榴彈,他們端著步槍,輕鬆爬上大同城城牆。
大同城的城門,很快被攻入城中的秦軍士兵打開。
秦軍大部隊,開始衝入大同城中。
韓叔涼知道大勢已定,大同城防守很微弱。
他們隻是一波攻勢,就直接攻下大同城。
第一師進駐大同,韓叔涼通過審訊俘虜,他了解到大同府的現狀。
大明朝廷抽調大同府的精銳明軍,大同府各個府縣,隻剩下老弱病殘。
這導致大同府很多文官和武將,對未來非常悲觀。
這些人大部分選擇帶著錢財逃跑,少部分直接在當地隱姓埋名,當一個普通的百姓。
秦軍有翻舊賬的習慣,大部分明軍官員,都不敢向秦軍直接投降。
官員們都這麼做,底下的衛所軍戶也大量逃亡。
大同城的守軍也是這樣,城中的精銳被抽掉一空,普通的軍戶有大量逃亡。
導致大同城守城的明軍,不足兩千人,大同城輕易就被秦軍奪下。
韓叔涼在大同城休整,等待第四軍的主力到達。
他派遣警備軍,向北奪下長城。
大同府的普通衛所都被抽掉一空,實力最強的邊軍,全部都被抽調到宣府鎮。
警備軍的實力,就能奪下大同府的長城。
最關鍵是現在長城外麵沒有敵軍。
大同府塞外地區,屬於漠南蒙古地區。
漠南蒙古地區,已經被秦軍掌控。
可以說長城外麵,是屬於秦軍的勢力範圍。
長城內外都是一家人,根本不用擔心蒙古勢力會北上。
………………………………
韓叔涼帶人出城,去迎接到達大同府的第四軍主力。
第四軍軍長吳傑,看到韓叔涼之後,他高興地誇獎道:
“韓師長好樣的,這麼快就打下大同城。
為我們打宣府鎮,掃平了前進的阻礙。
打下宣府鎮之後,大明的京城就無險可守。”
韓叔涼謙虛的說道:“軍長,大同府這裡的情況,你也了解。
大明朝廷把大同府的精兵都調走,就為了防守宣府鎮。
大同府這裡,對我們簡直是不設防。
剩下的老弱病殘,根本擋不住我軍的進攻。
我這一路進攻大同府的感受,那就不是在打仗,簡直就是行軍拉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