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策立刻保證道:“請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會讓這次科舉,出現任何失誤。”
科舉交給王仲策,蘇河比較放心。
蘇河鄭重的說道:“科舉關乎著國家的生死存亡。
教育更是百年大計,各地的小學,關乎著國家今後的發展。
朝廷現在百廢俱興,各個衙門都要錢。
朕連皇宮的用度都削減,唯獨沒有削減教育經費。”
國家想要發展,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特彆是視野開闊,又識字的人才。
隻有這些人才,才能才能帶領國家高速發展。
這些人之中,也潛藏著很多大才。
之前這些人隻能被埋沒。
現在這些人經過教育,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曆朝曆代都是用愚民政策,讓一部分精英統治愚民。
這種愚民政策,利於一家一姓的統治,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曆朝曆代的識字人口,不足百分之一。
華夏從春秋到明代,就沒有取得太大發展,領土也沒有超過漢代。
這種發展停滯的現象,與愚民政策密切相關。
蘇河舍棄愚民政策,工業化的社會,是高度分工合作的社會,需要大量的人才。
封建社會沒辦法安置那麼多人才,怕這些人才搞事。
蘇河可不怕,真的湧現出梟雄,也能把他分封到海外。
大華王朝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把識字人口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小學至關重要。
禮部左侍郎田家鵬回應道:“陛下,學校工作由我來管理。
陛下在起事之初,就高度重視小學。
現在建設學校的資金不缺,隻需要幾塊磚幾袋水泥,花不了多少錢。
現在學校最缺乏的是教師。
學校主流的教師,是小學第一屆畢業的學生。
還有一些思想開放的儒生。
他們拿著教材,照本宣科教學生。
人口稠密,比較富裕的鄉鎮,能隨著鄉公所,建立小學。
偏遠的山區,例如四川雲貴和廣西,那裡的很多地方生活太過艱苦。
除了本地讀書人,其他教師都不願意去偏遠地區。
隻能保證每個縣城,都有一所小學。”
蘇河聽著田家鵬的講述,現在主要問題是缺教師,而不是缺錢。
缺錢好解決,人才匱乏隻能慢慢培養。
等到再過幾年,大量小學生畢業,這件事就不算難題。
蘇河吩咐道:“偏遠地區人才匱乏這個問題,禮部要加強引導。
主動去貧困地區的教師,要給他們發放一定的補助,並優先提拔他們。
小學校長,要優先從偏遠貧困地區教師中提拔。”
小學校長已經是從九品官員,打破了吏員和官員的界限。
這個政策出台,對於科舉無望,沒有人脈的又想當官的小學畢業生。
這是他們進入官場,比較容易的途徑之一。
蘇河與官員們,又討論了一些事情,禦前會議結束。
官員們陸續走出乾清宮,蘇河留下田家鵬。
“田愛卿,你身兼多職,現在忙得過來嗎?”
田家鵬說道:“陛下,確實比較忙。
但主要的工作都交給副手完成,我平時主要是做決策,還不會影響到工作。”
蘇河詢問道:“華夏大學和科學院,都已經安頓好了嗎?”
田家鵬聽到是這個問題,他語氣輕鬆的回答道:“陛下,科學院和華夏大學、京城大學,都安排在紫禁城城外的大時雍坊。”
蘇河笑著說道:“科學院和華夏大學已經安頓好,我要去那裡看一看。
我從漢中離開之前,在科學院安排好多項目,正好看一看,這些項目的進展。
剛到京城時,陸金來彙報,蒸汽機項目進展很好。
希望其他項目,也能像蒸汽機項目這樣,取得較好的成果。”
蘇河和田家鵬,乘坐馬車準備去往華夏大學。
他們剛出紫禁城,路過皇家小學。
蘇河讓馬車停下,他和田佳鵬進入皇家小學。
這裡是皇子和勳貴孩子讀小學的地方。
很多人建議請大儒教育皇子,蘇河沒有同意,選擇讓他的兒女上小學。
小學是蘇河根據後世設計的教學方法,能培養出人才。
皇子在小學上學,他們也有兒時的玩伴,不會太過孤單。
蘇河對於皇家小學,了解的比較清楚。
皇家小學校長是柳馨,軍政部部長文景明的妻子。
蘇蜀和蘇蓉,在漢中就已經上小學。
皇家小學就是原先的漢中小學,這個學校原先的學生就是勳貴子弟。
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進入到皇家小學,看一看這裡的教育情況。”
蘇河和田家鵬,走近皇家小學校園。
校園和其他的小學,沒有太大差彆。
“人數還比較多,我還以為學生湊不齊,浪費教師資源。”
蘇河剛說完,他就反應過來,皇家小學隻要放開招生,肯定不愁生源。
他們貼著窗戶慢慢走過去,聽到裡麵傳來孩童的讀書聲和教師的教學聲。
“地球是圓的,從很多細節上可以看出。
例如我們站在海邊,迎麵來一艘船,最先看到的是船帆。”
“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諸國,自稱為始皇帝,這就是皇帝稱號的由來。”
“這個字念天,天地的天。大家跟我讀天。”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蘇河隔著玻璃,看到他兒子蘇蜀。
這小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自己拿筆不知道在畫什麼。
女兒蘇蓉認真聽講,學習的很認真。
蘇河站在窗邊,看著兒女的學習情況。
他看到有老師,想要敲響下課鈴聲。
蘇河帶著田家鵬,轉身離開了皇家小學,前往華夏大學。
他們坐在馬車上,蘇河詢問道:“田愛卿,你認為小學教育怎麼樣?”
田家鵬思索一會兒才回答道:“陛下,小學教育很好。
我們離開學校,我看到蘇蜀皇子和玩伴在操場上玩的很開心。
能學到知識,又能收獲朋友,小學教的知識,比私塾教育更能開闊眼界。
就是現在小學和大學銜接不太好。
孩子小學畢業,年齡太小,我總感覺上大學不太合適。”
蘇河無奈地說道:“這也沒有辦法,小學的教師都極為缺乏。
更彆說再加一個中學,根本就找不到教師。
等到今後大量的小學生畢業,才有足夠的教師,教授更高一級的中學。
現在把小學辦好,我們大華王朝就立於不敗之地。”
蘇河和田家鵬,探討著教育,馬車很快來到華夏大學的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