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玄武衛訓練他們,訓練有成之後。
把他們放回倭國,讓他們攪亂當地的局勢。”
倭國是華夏周邊國家之中,勢力和底蘊最強的國家。
對付這種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家,不能操之過急。
在沒有能力一口吞下之前,要一步步削弱倭國。
………………………………
通州河畔。
方以智和冒襄一起送彆陳貞慧。
方以智說道:“陳兄,這是一彆,不知道何時還能再見。”
他們兩人從國子監畢業之後,因為成績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方以智被戶部錄取,成為戶部雲貴司主事。
陳貞慧經過他的努力,現在外放為官。
富裕的府,他沒有競爭過彆人,主動選擇競爭極少的苦寒地方。
陳貞慧作為正在軍管的安東府知府。
他需要立刻走馬上任,在安東府建立完善的官府衙門。
冒襄抱了抱拳,道:“陳兄,你這次如果能表現好,仕途會比其他人容易許多。
安東那裡百廢俱興,如果能快速建立起當地的各個衙門。
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上級的提拔。”
陳貞慧苦笑,這種情況,國子監任何一個學員都知道。
但卻沒有人和他競爭安東府知府的職位,這當然是有原因。
安東府作為遼東省最東邊的一個府,緊挨著鴨綠江與朝鮮隔江而望。
現在遼東戰事還沒有結束,很多軍事專家都分析。
建奴抵擋不住朝廷大軍的攻伐,他們必然會向各地逃竄。
其中有一個逃竄路線,就是從安東府逃到朝鮮。
現在朝鮮已經被建奴打服,他們是建奴的小弟。
安東府是軍事衝突高發的地點。
在其他地方,隻要安安穩穩做事,就會獲得高升。
在安東府這裡,知府必須要依靠軍方,一不小心還會丟掉性命。
這個地區又比較窮苦,就沒有學員願意去。
陳貞慧在友人目光的注視下,他登上了前往天津港的客船。
他會直接乘海船,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安東府。
冒襄和方以智送彆友人,他們剛想離開通州。
就看到通州附近的河麵上,足足有數十艘大船在碼頭處停靠。
很快下來數百名鶴槍實彈的士兵,他們直接封鎖碼頭。
冒襄和方以智已經沒辦法離開。
方以智看到這種景象,他之前根本沒有遇到過。
“冒兄,你知道現在這種情況,這是出現什麼事情了嗎?”
冒襄搖了搖頭,不解的說道:“這個陣勢,好像是運輸重要的武器。
但軍方有自己的碼頭,運輸武器不會通過民用碼頭。
這種情況我也從來沒有見過,不知道是出現了什麼事情?”
他們兩人躲在碼頭的一邊觀看。
看到有碼頭裝卸工人,扛著木箱子,把這些木箱子裝在馬車上。
軍方的士兵護送馬車,前往京城的方向。
有的木箱子不結實,經受不住工人的顛簸,木箱子直接散架。
大量的金條被撒了出來,金光閃閃極為吸引人的目光。
有個剛趕到碼頭的人說道:“炎黃日報發行特彆刊,公布了一個消息。
東海艦隊征倭取得大勝。
倭國賠款兩億兩銀子,這是其中的一部分,要運到鑄幣廠,鑄造成貨幣。
之前貨幣緊缺的局麵,將會被直接扭轉。”
方以智知道東海艦隊征倭這個消息。
當時京城,還引起了軒轅大波。
他們這些在國子監的學員,都知道這件事引起的風暴。
一位大儒被訓斥,一位大儒被革職查辦,家人都被禁止科考。
冒襄看著裝卸的銀子,不可置信的說道:“怎麼會這樣?征伐他國不止沒有花費眾多,讓百姓活不下去。
反而獲取了兩億兩銀子,這可是兩億兩銀子,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皇帝陛下真是太英明神武。”
冒襄在之前,也不看好東海艦隊征倭這件事。
他覺得大華立足未穩,不能輕啟戰端。
當年隋朝剛統一不久,楊廣好大喜功,征伐高句麗。
他不愛惜民力,又被世家大族拖後腿。
最後導致隋朝二世而亡。
楊廣性質太急,把本應該數十年做到的事情,想要在三五年之內就完成。
直接耗空了隋朝的底蘊。
冒襄本以為東海艦隊損耗大量錢糧,最終一無所獲。
沒想到東海艦隊取得大勝。
如果對外戰爭都能取得這樣的戰績。
那大華軍隊實力太強,不能讓他們都窩在家裡。
裝載銀車的馬車,連綿數裡長。
讓京城百姓都見識到,向外擴張能取得的利益。
………………………………
李宮坐在京城新開的煙雨樓中品酒,欣賞著鶯鶯燕燕的女人。
“楊老哥,還是你的手段高明。
開個青樓,都玩出不一般的花活。
聽說領舞那個,是倭國貴族的女兒。”
楊文才看著李宮,笑著說道:“沒錯,這些都是倭國貴族妻子或女兒,要不然她們也不會這麼貴。
這家青樓,可不是我一個人就能開起來。
我隻是占據的份子多一些。”
李宮感慨道:“我真佩服楊兄的膽魄。
當年敢第一批出海,去馬尼拉做生意。
現在敢第一批去倭國,買來一大群倭人。”
楊文才之前是為了發展楊家,他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想要趁著這個機會發展壯大,那就要比其他人多拚一拚。
他之前的身家不如李宮,現在的身家已經超過李宮。
這次去倭國,那是他對自己的安全有足夠信心,與之前情況完全不同。
“楊兄,你那些倭人賣我幾千。
我的糖廠有很多工作,不需要有技術的工人,隻需要有把力氣就行。”
楊文才聽到李宮這話,他不滿的說道:“李兄,這話說的,就像我是一名奴隸商人。
我再強調一遍,我們這是勞工,不是奴隸。
你們廠子出錢,我派遣勞工去打工,如此而已。”
李宮聽著楊文才恬不知恥的話。
哪有隻要二十兩銀子,用到死都沒有人理會的勞工。
“楊兄,我先雇用三千名勞工,如果他們比較好用,我會雇用更多的勞工。”
煙雨樓之中,不隻是李宮找到楊文才雇用勞工。
很多的工廠主,他們都從楊文才這裡雇用勞工。
大華工業正是粗放式大發展時代,這些人急需廉價的勞動力。
之前皇帝陛下,強壓著他們,不能過度消耗本國的百姓,要給予最基本的待遇。
這提高了工廠的成本,現在他們終於找到降低成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