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餘波(2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976 字 8個月前

蘇河沒有讓百官自由發揮,他掌控朝堂的局勢。

他看向左都禦史李元正,詢問道:“李愛卿徹查科舉舞弊案。

科舉為國取材,必須要保證科舉的公平公正。

發生這件事情,朕深感痛心。

李愛卿在查案的時候,是否發現禮部存在的漏洞?”

蘇河先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必須要維護科舉的公正。

科舉是封建王朝健康發展的基石,一旦科舉出現問題,王朝也就步入了末年。

他同時把問題,引導向禮部。

蘇河就是不想擴大這個案件的影響。

科舉舞弊,不是禮部一個部門,就能做的天衣無縫。

這次案件抓住幾名其他部門的官員,也說明確實有其他部門配合禮部行動。

蘇河不想牽連甚廣,掀起一個大案。

向前明洪武帝那樣,掀起幾個大案清洗官場。

蘇河認為那樣做,也沒有辦法遏製官僚。

更會導致人心惶惶,甚至是相互攀咬,整個國家弄得一團亂。

左督禦史李元正聽到皇帝蘇河的問話。

他立刻站出來,恭敬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他應該說些什麼,在小朝會的時候,皇帝已經對他進行暗示。

“啟稟陛下,微臣在調查科舉舞弊案過程中,發現禮部官員權力太大,平時工作又沒有監督。

禮部很多官職,責權清晰,禮部左侍郎掌握重拳,他主要利用一些位卑權重的小官。

都察院辦案講究證據,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也不能調查相應官員。

不隻是科舉舞弊案,都察院近期督辦的大案要案,都證明了一點。

沒有監督的權利,必然會導致絕對的腐化。

六部維持著國家的穩定,又不能削減他們的權利。

微臣建議加強都察院的權利,讓都察院能有效監督官員。”

內閣大臣李誌升,立刻站出來反對道:“陛下,禮部出現差錯,這應該懲罰禮部。

禮部有什麼缺陷,也應該補齊禮部的缺陷。

都察院現在的權力,已經十分巨大。

不能再加強都察院的權利,我認為李元正大人說的道理很對。

絕對的權力,必然會導致絕對的腐化。

都察院的權利,不受任何一方監察,在加強都察院的權利。

大華王朝就不是文官治國,而是禦史治國。

西漢和武周用酷吏治國,導致的惡果,已經在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

我們大華應該以史為鑒,絕不能重蹈覆轍。”

李誌升這話一出,讓很多文官感同身受。

本來安靜的朝堂,立刻變得嘈雜起來。

文官都讀過史書,他們知道漢武帝和武則天手中的酷吏,那會直接讓官不聊生。

這種情景太可怕了,用禦史監督文官,這比錦衣衛還要可怕。

最了解文官的群體,那就是文官自己。

李誌升這話一出口,很多文官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朝堂上大多數文官都站了出來,他們齊聲高呼。

“陛下,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固,要慎重考慮。”

李誌升再次開口道:“啟稟陛下,科舉和禮部密切相關。

科舉舞弊案的發生,那就是禮部出現重大問題。

陛下應該改革禮部,而不是加強都察院。

都察院的權力加強的再多,不建設好禮部,科舉舞弊案依然會發生。”

蘇河看著這些文官的表現,他這次大朝會,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改革禮部。

吏部和戶部,改革的最為徹底,它們已經與大明的吏部和戶部差距很大。

禮部框架還是明朝的框架,蘇河又在禮部摻了很多東西。

它完全變成了一個大雜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官吏的責權不清晰。

隻是主管科舉的禮部左侍郎,就能把大半個禮部拉下水。

朝會上要是直接說改革禮部,反對聲音會很大,現在基本沒有反對聲音。

蘇河看到朝堂秩序已經紊亂,不能再任由朝堂亂下去。

他示意周方誌公公,維持朝堂的秩序,等到朝堂上安靜下來。

蘇河下達旨意:“禮部尚書宋獻策失職,調任河西總督。

禮部接連出現黃文羲、夏文書這等貪官,這能說明禮部出現大問題,必須要對禮部進行改革。

首相王仲策代管禮部,徹底對禮部進行改革,禮部各個官職要責權清晰。

禮部出現重大差錯,這也是監督失衡。

都察院調查官員貪腐、瀆職等工作,已經抽不開身,朕決定另起一個衙門,監督文武百官。”

玄武衛指揮使蘇長勝,聽到皇帝蘇河這句話,他立刻站出來。

“陛下,這個工作交給玄武衛,微臣一定能讓官場變得清朗。”

文武百官看到蘇長勝主動請纓,他們腦海之中立刻浮現出三個大字——錦衣衛。

都察院已經被內閣大臣李誌升壓下,現在出來一個比都察院更狠的角色。

玄武衛的職能與錦衣衛高度重疊,這種皇帝的鷹犬,如果讓他們掌握重權。

朝堂上的眾人,誰都沒有好下場。

很多官員,剛想起身阻攔,他們看到首相王仲策站了出來,所有人臉上都露出輕鬆的神色。

王仲策躬身行禮道:“陛下,玄武衛現在的工作,已經做得極好,微臣不建議給玄武衛增加職能。

微臣想到一個衙門,也能有效監督官員,它就是議會。

議會負責審核各個衙門的預算,他們對各個衙門的情況很了解。

微臣建議,讓議會監督文武百官。

給予議會彈劾文武百官的權力。

哪怕證明官員沒有貪腐、瀆職,但他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或是有重大的過錯,就可以讓議會彈劾。

參照法律通過條款,多人同意彈劾議案,這名官員就應該被罷職。”

蘇河沉默了許久,他才開口道:“王愛卿這個建議,朕決定試一試,如果效果不錯,再形成製度。”

這次科舉舞弊案,能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蘇河認為這是大華王朝進入和平時代,文官開始抱團。

官僚結黨營私,形成一個個黨派。

表象隻是夏文書受到威脅,本質就是黨爭的前兆。

官僚形成黨派,最終形成幾個大黨,他們掌握朝政大權,這是不可逆的趨勢。

隨著王朝穩固,各種利益集團的形成,相同的利益,自然會讓這些官員走到一起。

蘇河現在想做的事情,他就準備把議會放出來,把黨爭限製在議會內。

議會成立將近兩年時間,它就是一個小透明,之前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這也能讓所有官員,對議會放鬆警惕。

果然如蘇河所料,王仲策提出這個建議,文武百官都沒有反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