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地方搞好關係,他們很難維持采礦工作。
王啟元再次告辭離開,他在總督府各個衙門,辦理好縣衙搬遷的手續。
他立刻乘坐船回到縣衙,動員全縣官員,進行搬遷工作。
新縣衙緊挨著金礦,這意味著前途無限,油水豐厚。
縣衙所有官員齊心協力,快速完成搬遷工作。
………………………………
4336年公元1639年,五月十五日。
王啟元看著新縣衙和外麵人潮如織的景象,他露出了笑容。
他們現在居住的地方,是聯排的磚瓦房。
這是河西村,之前民兵居住的地方。
新的縣衙正在建設之中。
河西村的外麵,已經鋪好了一條水泥路。
河西村位於金礦和碼頭之間,是最佳的中轉地方。
王啟元走出縣衙,他帶著縣中的官員,準備參加金礦的剪彩儀式。
金礦所有手續已經辦妥,南洋總督府同稅務局、銀行這兩個衙門交流好。
這座巨大的金礦,可以正式開采金礦。
他看著油光滿麵的吳正,河西村因為附近的金礦,這座小村莊迎來了巨大變化。
“吳村長,我看到外麵的村民,已經把水田用土填上。
你們村從今以後,不準備種地了嗎?”
吳正村莊激動的說道:“王大人,縣衙搬遷到我們村,我們今後就是城裡人。
哪有城裡人,還繼續種地的道理。
隨著這座金礦的出現,圍繞這座金礦,建立了大量的工廠。
很多工廠選擇在河西村建廠,他們就近招工。
彆說村裡的青壯,哪怕是五十多歲的老頭,都找到一個看大門的工作。
還有一些心是活絡的人,他們準備做一些小生意。
現在乾什麼生意,那都比種地掙錢。
現在村中,已經沒有人去種地。”
王啟元隻是例行詢問,他知道隨著縣衙搬遷,河西村成為縣中心。
這些耕地早晚都會被推平,變成居民的房屋和工廠。
他沒想到,這件事不用官府的督促,百姓自己就因為利益,放棄種田。
他之前還擔心,這些為了土地移民過來的流民,不願意放棄手中的田地。
他們思想轉變得很快,利益真能打動人心。
王啟元一行人乘坐馬車,趕往金礦。
他們出門還晴空萬裡,走在半路上,天空就下起了瓢潑大雨,不斷有雨點打到馬車上。
馬車在水泥路上快速行駛,不用擔心下雨。
南洋這裡的天氣多變,進入到雨季之後,幾乎每天都在下雨。
王啟元和縣衙主要官員,來到金礦。
他們穿著雨衣,走在暴雨之中。
南洋金礦總經理趙寶金,帶人在金礦的門房中等待。
王啟元來到金礦,趙寶金立刻派人,把王啟元一行人迎到門房。
王啟元作為地方官,要與金礦經常打交道,保持比較好的關係,今後工作能更輕鬆一些。
趙寶金和王啟元寒暄幾句。
王啟元從中了解到,金礦吸納了河西村的民兵。
魯光明已經成為金礦護礦隊的隊長,負責金礦的安全工作。
他們正在熱烈的聊天,就聽到一陣陣馬蹄聲,從暴雨之中傳來。
武弘義帶著南洋總督府的官員,親來給金礦剪彩。
在門房中的眾人,立刻穿好雨衣,冒著大雨排隊迎接。
武弘義穿著雨衣,他與站在暴雨之中的人們打招呼。
他大聲說道:“咱們都穿著雨衣,站在暴雨之中也不舒服。
天氣原因,我也沒必要長篇大論。
我宣布南洋金礦正式開工。”
武弘義說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誰也不想在暴雨之中,聽一兩個小時的官腔。
武弘義接過師爺遞過來的剪刀,直接剪斷紅綢。
南洋金礦鳴禮炮,礦工們正式開工,大量的金礦被礦車運出礦道。
武弘義讚許道:“炸藥有利於開礦,這真是一座富礦,沒想到先期的試生產,就能開采這麼多金礦。”
在場眾人,聽著武弘義總督這麼說,誰都沒有反駁。
但他們心中都清楚,金礦早就暗中開采。
稅務局的人也沒有說話,隻要金礦不隱瞞產量,按時繳納稅金,他們也不會深究。
趙寶金帶著武弘義一行人,走到距離礦山不遠的黃金冶煉廠。
他介紹道:“武總督,金礦開采出來的礦石,經過冶煉加工之後,變成一塊塊金磚。
我們直接用這些金磚,與銀行交換金幣。”
武弘義向趙寶金了解金礦的情況,他同時等待第一批金礦冶煉完。
液態的金水從爐中倒出來,很快就凝固,被塑形成一塊塊金磚。
工人用鋼印,給金磚打上印記。
趙寶金從工人手中,拿出一塊兒帶著熱氣的金磚,遞給南洋總督武弘義。
武弘義觀察手中的這塊金磚,重量是十公斤,也就是二百兩。
金磚上麵印有四三三六年五月十五日,南陽金礦製。
武弘義看著這塊兒金磚,這就是錢。
沒有錢寸步難行,古今多少豪傑,為這些黃白之物獻出生命。
他轉身看向銀行南洋分行行長柳宗聞。
“柳行長,這一塊金磚能兌換多少金幣。”
柳宗聞接過這塊金磚,他用手掂量掂量,回道:“武總督,朝廷有相關的規定,純金純銀足額兌換金銀幣,銀行收取百分之一的火耗費用。”
武弘義聽到這個兌換標準,他有些肉痛。
“柳行長,我們金礦還需要繳稅,並給國家分成。
落到我們手中的金礦,不足四成。
金銀幣裡麵的純金純銀,也就九成左右。
咱們都是國家相關部門,火耗就彆收了。”
柳宗聞語氣堅定道:“武總督,你就彆難為我。
貸款的利息,我可以做主減少一些。
金銀兌換的火耗,這是朝廷規定的定額,誰都沒辦法修改。”
武弘義聽著柳行長,又想辦法讓他貸款。
他才不想貸款,貸款可是有利息。
地方官員做主貸款,貸款一旦違約,影響自己的功績,貸款沒還完,這輩子彆想升官。
武弘義看著一塊塊兒金磚被製造出來。
這就是南洋總督府的底氣,有了大量的黃金,不需要貸款。
錢能通神,南洋這種偏僻的地方,有了足夠的金錢,也能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