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改地方官製(2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891 字 8個月前

這人有很大把握,避開這次大桉的影響。

百官們心是靈活,很多人都根據張右楓家抄出來的信息。

他們了解到張右楓金蟬脫殼的手段。

張右楓小看了技術的發展,他卻沒有預料到電報。

山東那裡剛查清桉件,京城立刻就知道。

張右楓沒有來得及銷毀證據,推出替罪羊。

他被蘇燕帶人抄家,鐵證都落入到蘇燕的手中。

今天朝堂上,不會有任何一個官員給張右楓說情。

蘇河坐在龍椅上,看著百官的表現,很多人都露出懼怕的表情。

他覺得自己這一步棋,走的極為正確。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頒布一項政策,文武百官全部歡呼。

那就要深入思考,這項政策有沒有潛在的風險。

現在文武百官這種十分糾結,又沒有強力反對。

說明這項政策,打到了他們的痛處,但又對大部分官員,沒有致命的影響。

首相王仲策看到皇帝蘇河的怒氣已經消減大半。

朝堂百官持續沉默,他們還不知道皇帝蘇河,會有什麼奇怪的想法。

每個人都站在那裡,心中非常煎熬,感覺時間過得太慢。

王仲策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張右楓能在山東結黨營私,瞞住了朝廷上下所有人。

臣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巡撫的權力太大。

臣建議削減巡撫的權力,要在地方建立相應的製衡機製,更改現在的地方官製。

防止地方巡撫一家獨大,地方成為巡撫的獨立王國。

現在地方巡撫還是在當地搞朋黨,今後很有可能會有人割據地方。”

王仲策這個建議一出,朝堂上立刻變得吵鬨起來。

有的官員讚成首相王仲策的建議,有的官員認為首相王仲策的擔心沒有必要。

蘇河聽著王仲策的建議,他認為這是金玉良言。

張右楓能在山東搞起來這麼大的桉件,還能瞞天過海,那就是巡撫的權力太大。

蘇河在開國之初,賦予巡撫極大權力,巡撫在當地,幾乎是一言九鼎。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集權,隻有權力集中,才能及時穩定地方,讓地方儘快休養生息。

大華王朝各地,這麼多年的高速發展,也證明這項政策在之前有可取之處。

現在各地已經穩定,是時候停止地方集權,對地方巡撫分權。

蘇河微笑著說道:“王愛卿的提議深得朕心。

內閣應該有相關的政策,王愛卿為朕和百官介紹相關政策。”

首相王仲策翻找出相關的政策,開始介紹內閣對於地方官製更改的建議。

“內閣對於各地新的官製,主要思路就是分巡撫的權力。

臣建議在各省重設布政使,管理一省的政務。

巡撫依然是一省的最高官員,但他不親自管理政務。

巡撫和布政使,他們的事物都很繁重。

臣建議設立三到五位參政,協助巡撫和布政使,管理某一個專項事務。

例如各省都察院的都禦史,他就可以成為參政,專門管理肅貪工作。

各省的大事小情,由巡撫、布政使和參政共同商議決定。

地方的權力,集中在官府,而不是巡撫手中。”

王仲策詳細說明巡撫和布政使各自負責的事務。

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他們各自統領哪些衙門。

蘇河聽著王仲策的安排,相關事物都梳理的非常詳細,內閣這是早有準備。

他忍不住鼓起掌道:“好,王愛卿的建議非常好。

眾位愛卿有沒有其他意見。”

百官們都麵麵相覷,誰也沒有率先發言。

這個改變,對於很多官員,那是大好的消息。

很多人之前競爭巡撫,巡撫的職位有限,隻有少部分人取得成功。

現在每個省,又多出來一位布政使和數位參政,很多人都有機會成為地方大員。

增加官位,朝堂上絕大部分人都雙手讚成。

想要反對的人,他們也不敢出聲。

朝廷削弱巡撫的權力,他們出言反對。

很容易受到彆人攻訐,這是不是有不好的心思,想要割據一方。

蘇河看到朝堂上的百官,都沒有反對這項政策。

他高興的說道:“朕現在就頒布聖旨,由內閣刊發天下。

內閣儘快提出各省的布政使和參政人選。

他們經過朕的考察之後,儘快上任穩定地方的局勢。”

皇帝蘇河很高興,這是解決巡撫權力太大,一勞永逸的辦法。

巡撫分權之後,他在當地不再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

布政使和參政也會和巡撫爭權。

官員已經掌握的權利絕對不會放手,巡撫想要集中這些官員的權力,會變得非常困難。

這些官員能通過電報彈劾巡撫。

這個製度保證巡撫的權威,又不會讓巡撫做大。

皇帝蘇河頒發聖旨之後,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蘇河很快打破沉默,做出幾項朝廷的人事調整。

吳棟林調到議會,擔任議會法律委員會主任。

蘇燕成為新任大理寺卿,刑部左侍郎賀知聲升任刑部尚書。

左都禦史李元正用人不明,罰俸三個月。

他調查清楚黃河工程桉,賞銀五百兩。

內閣大臣錢明義負責黃河工程,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黃河工程出現重大問題。

錢明義罰俸一年,貶為廣東巡撫。

蘇河同時吩咐內閣,儘快拿出一份山東補缺官員的名單。

百官們聽到這個任命,他們都知道吳棟林已經失去聖卷。

議會現在是什麼地方?那裡就是失勢官員養老的地方。

那裡都是平民百姓、商賈和貴族。

真正有望仕途的官員,誰會去議會那裡磨嘴皮子。

新任大理寺卿蘇燕,站出來上奏道:“陛下,張右楓一黨證據確鑿,現在被關入大牢之中。

臣建議進行三法司會審,定下張右楓一黨的罪行。”

皇帝蘇河應允大理寺卿蘇燕的請求,三法司儘快完成會審,等待他朱筆禦批之後,菜市口處決這些官員。

今日的大朝會持續時間很長,已經是下午兩點,周方誌公共才正式宣布散朝。

百官們饑腸轆轆走出午門,他們之前都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大朝會的情況。

這次所有官員都變得警惕起來。

他們形單影隻,不與任何相熟的人閒聊,快速走出午門。

張右楓一黨的下場,讓所有官員都認識到,皇帝蘇河對於結黨營私的痛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