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子監那裡,學習官場中的知識,同時參與另一場大考。
新科進士有當官的資格,彈曲什麼衙門當官,要看這些人的能力。
例如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某些職位,會考察這人的法學知識。
工部和醫部的某些職位,會考察這些人的專業知識。
科舉不再考察考生這種知識,由各個衙門專門考核。
根據不同的職位,考驗不同的內容,這也能讓人才各儘其用。
哪怕是刑部,也不需要人人都對《大華律極為了解。
我們同時還打通了文武之間的壁壘。
與科舉改革同步進行的是武科取消。
大都督府近些年都從軍校和軍隊選拔人才,武科基本廢棄,這次將隨著科舉改革徹底取消。
考中進士的人才,他們隻要符合各個衙門招錄的條件,都可以報名,其中就有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可以直接從進士裡,招募符合要求的人才。
這能讓優秀人才,進入到大都督府,增強軍隊的實力。”
禮部尚書韓翠柏一口氣介紹完,這次科舉的主要改變。
這次最大的改變不是科舉,而是進士的分配。
文官勢力,借著武科取消的機會,推動進士入大都督府。
軍官轉業成文官,在文官之中形成一股新勢力。
文官借著這個機會反擊,在軍方之中也形成一股文官勢力。
大都督卻沒有激烈的反對。
他們負責考核進士,不符合要求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大都督府。
大華皇家軍隊,也不是區區幾名進士就能攪亂。
皇帝蘇河聽完韓翠柏的介紹,他向眾位大臣問道:“針對這次科舉改革,眾位愛卿有什麼意見。”
內閣大臣錢明義起身看向禮部尚書韓翠柏問道:“韓尚書剛才沒有說明科舉錄取進士,是否還是按照各省名額錄取。”
韓翠柏立刻回應道:“錢大人,大華帝國各省教育資源不均,考生實力差距過大。
東南地區落榜的舉人,他們的學識很可能比西北地區的進士還強。
如果不加約束,必然會出現東南地區考生霸榜的情況。
明朝洪武年間南北榜的事件,將會在帝國重新上演。
某一個地區的人,大量充斥在官場上,就會形成與地區為紐帶的龐大勢力,例如明末的東林黨。
陛下高瞻遠矚,選擇科舉進士名額,各省固定名額加上按照實力分配的浮動名額。
這種做法延續這些年,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往後的科舉,你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錢明義聽完韓翠柏的介紹,他立刻坐下不再言語。
這些道理他當然懂,科舉隻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場合。
讓天下的人才,爭相去做官。
國家如果拒絕這些人才,將會引發很大的惡果。
為了維持國家的穩定,不可能讓某一個地域出生的官員太多。
某一個地域,隻有寥寥幾位讀書人進入官場,他們在朝堂上發不出聲,成為國家的棄子。
內閣大臣武弘義起身建議道:“陛下,來自南洋總督府等海外地區的考生,他們也是大華人。
應該讓他們參與科舉,這樣才能穩定地方,不會讓地方與朝廷離心離德。
各地總督府,有一些舉人聚集到京城,朝廷不該讓這些人失望。”
武弘義直接麵向皇帝蘇河提出這個建議。
他就知道和禮部提建議,完全沒有作用。
他之前就向禮部提過類似的建議,一點反饋都沒有。
這個建議很困難,讓南洋等地的考生參加科舉。
錄取的進士總額,是否發生改變?
如果總額不變,那就等於掠奪了其他省份的名額,反對聲必然會很強烈。
皇帝蘇河沒有直接回複武弘義。
他語氣平澹的說道:“這次科舉改革,取消了副科進士,隻剩下每年一百五十名的進士。
但是……”
皇帝蘇河這句話一出口,仿佛一向重錘,砸中所有人的腦袋。
之前每年三百名進士,今年的數量直接減半,這才是真正的大事件。
很多信心勃勃的舉人,他們會直接落榜,造成的怨氣都很難處理。
這其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場官員的親友弟子。
有人剛聽到這個消息,他們就想要勸導皇帝。
還沒等開口,聽到但是這個詞,這就意味著事情還有轉機。
皇帝蘇河沒有讓眾臣焦急的等待。
“但是朕想到,政策的突然轉變,很多人會不適應。
今年的科舉,進士名額依然是三百人,名額每年遞減,最終維持在二百人左右。
海外總督府每個總督府的進士名額是三人。
等到海外總督府設省,進士名額的分配與其他省一樣。”
大華帝國之前缺少官員,現在官員數量也有些緊缺。
特彆是占領海外,地盤擴張那麼多,也需要很多的官員治理地方。
但每年三百人的進士名額太多,現在官員緊缺,之後不會缺那麼多官員,必須控製進士名額。
皇帝蘇河趁著這次科舉改革,逐步削減進士名額,每年減少幾個名額,讓考生適應這個情況。
名額減少的不多,也不會引起考生太大的反彈。
大臣們聽到皇帝蘇河說完,這才放心下來。
進士名額逐步遞減,所有人都有思想準備。
要不是全民投降的一大批官員被換下。
海外總督府設立,又需要大量的官員。
大華帝國之前每年三百名進士,早就引起了冗官現象。
內閣大臣武弘義也獲得了理想的答桉。
他對於這個方案非常支持,隻要讓海外總督府的讀書人能參加科舉。
哪怕是名額少一些,這些人也會感恩戴德。
皇帝蘇河看到眾多大臣都不再提出異議。
他下達旨意道:“朕同意禮部提出的方案,內閣負責把這個方案刊行天下。
今年的科舉,就采用新的方案。
各個衙門直接公開錄取進士的條件,穩定考生的情緒。
禮部要派人安撫考生,為考生解答他們疑惑的問題。”
皇帝蘇河下達旨意,首相魏時鳴和大都督馮三秋,他們分彆帶領文武大臣起身行禮。
“臣,謹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