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陸海爭端(1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719 字 10個月前

李平浪跟著小太監,神色緊張的走向乾清宮。

他在京城這些天,也知道陸軍與海軍這段時間的衝突。

他身為海軍將領,立場必然要站到海軍這一邊。

李平浪了解到這種情況,他混身滲出一身冷汗。

他這個從外麵回來的小人物。

差一點就成了陸軍。打擊海軍威信的棋子。

這次艦隊前往歐洲,如果鐵甲艦戰敗。

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李平浪根本想象不出來,最差的結果,那也是海軍蟄伏數年時間。

鐵甲戰列艦計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被束之高閣。

現在這一切都沒有發生,他這一場仗打的很出色。

李平浪推測這場戰爭的結果,必然會讓更多中立的人,壓住海軍這一方。

他站到乾清宮門前,這是大華帝國的權力中樞。

他這個小人物,也有決定帝國走向的機會,真是榮幸至極。

李平浪在海軍賓館等待皇帝陛下召見時。

他之前的朋友秘密來會見他,已經提前通過氣。

現在陸軍和海軍的命運,正走向十字路口。

在帝國沒有進入戰爭狀態時,每年的軍費定額都差不多。

海軍想要推進鐵甲戰列艦製造計劃。

每一支戰列艦編隊,至少需要一千萬兩銀幣的費用。

海軍真正推行鐵甲戰列艦計劃,每多一支戰列艦編隊,都會擠壓陸軍的軍費。

陸軍有著全麵進軍東歐平原、伊朗高原、印度地區的戰略。

大華帝國的國家戰略,一旦偏向海軍方向,陸軍這些戰略必定受到影響。

陸軍將領的晉升,沒有戰爭的促進,將會步入極為緩慢的程度。

這種情況,那是陸軍絕對不能忍耐的事。

一旦讓海軍發展起來,又必然會搶奪陸軍的話語權,讓他們失去老大哥的地位。

陸軍必然會全力限製海軍的發展。

兩軍已經沒有了回旋的餘地。

李平浪走近乾清宮,他看到乾清宮兩旁,坐的都是決定帝國命運的重臣。

皇帝蘇河坐在最上麵的龍椅上。

李平浪立刻鞠躬行禮道:“臣李平浪,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蘇河笑著吩咐道:“李愛卿平身。

這次李愛卿率領鐵甲艦前往歐洲,鎮壓了所有不服之國,簽訂《倫敦條約。

朕心甚慰,李愛卿給朝廷其他人,講述一下這場戰爭的經曆與你的感想。”

李平浪再次鞠躬,道:“臣遵旨。”

他隨後用簡潔的語言,講述艦隊與歐洲各國組成的聯合艦隊,作戰的簡要經過。

重點突出鐵甲艦的能力。

陸軍部長秦向坤,聽完之後質疑道:“李將軍,我認為這次海戰勝利的重要原因,不是鐵甲艦,而是強大的艦炮。

沒有強大的火炮,你們根無法快速取勝。

火炮的重要性,遠大於鐵甲艦。”

秦相坤在短時間內,也隻想到這一個反擊點。

大都督府能來到乾清宮參加禦前會議的將領,本來就不多。

大都督府內的人,大部分都秉持中立,哪怕是有偏向的中立。

秦相坤作為陸軍的激進派,他必須要有所表示,才能讓其他人支持陸軍。

李平浪還沒有說完,突然之間被陸軍部長秦相坤打斷,他想要出聲反駁,又把嘴閉上了。

地位不對等,他的發言作用不大,隻能把帶著詢問的目光,看向海軍部長厲國峰。

海軍部長厲國峰知道自己必須開口。

海軍在今日表現的唯唯諾諾,那就無法獲得其他勢力的支持。

“秦部長,你也是一名老兵,何故避重就輕。

鐵甲艦的主炮確實厲害,但這種威力強大的火炮,軍艦必須能承載。

如果使用木製龍骨的風帆艦,一炮下去龍骨都會被震碎。

隻有鐵甲艦才有足夠的強度與穩定性,能承載這麼強的火炮。

軍艦想要承載更強的火炮,進一步提高軍艦的實力,必須要發展戰列艦。

鐵甲艦的高速與強大的裝甲,那也是這場戰爭能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

如果隻是風帆艦,在規模差距極大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反敗為勝。”

秦相坤沒有反駁,他也知道自己反駁的角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李平浪感激的看了一眼厲國峰部長,繼續說道:“陛下,帝國贏下這場戰爭,徹底打響了鐵甲艦的名氣。

我們返航時路過地中海,歐洲國家的海軍見到我們。

他們立刻躲得遠遠,非常懼怕我軍,這就是鐵甲艦打出的威名。

艦隊路過蘇伊士運河,閩國官員和百姓,看我們的眼神也不一樣。

他們眼神中流露著恐懼又崇拜的神情。

卑職認為,隻有鐵甲艦才能維護帝國在海外的利益。”

海軍部長厲國峰在李平浪說完之後,他立即補充道:“陛下,歐洲這些國家畏威而不懷德。

我說句不敬的話,當代藩屬國國王還能因為與陛下的情誼,保持與帝國的關係。

幾代之後,藩屬國與帝國的關係是否變質,我們要慎重考量。

攤開地圖就能看到,藩屬國與帝國主要敵人,全都是孤懸海外。

我們在南洋等地,也有著富裕的地盤。

一旦遇到敵人,這些地方首當其衝,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才能保衛帝國的利益。

帝國需要鎮國之器,鎮壓一切不服的勢力。”

皇帝蘇河一直的動作,那就是扶持海軍。

陸軍都是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這段時間不斷有老兄弟抱怨,陸軍的發展已經停滯不前。

皇帝蘇河卻沒有改變心中的想法。

現在是大航海時代,海外大部分地區都是勢力空白的區域,誰的實力大,這些地盤就屬於誰。

大華帝國想要維持工業化發展,離不開海外的原材料產地和市場。

皇帝蘇河為了讓海外的原材料產地和市場,快速成熟起來。

他選擇分封國家,這個最為迅速的辦法。

距離本土近的地盤,由大華帝國親自開發,距離遠的地盤丟給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他們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肯定會把這些蠻荒之地,全部開發成熟地。

大華帝國想要保持遠在海外的利益,必須要有一隻強大的海軍。

皇帝蘇河最大的願望,那就是讓大華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