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奇葩印度(2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168 字 10個月前

他主要購買兩份報紙,南陽最權威的報紙《南洋商報,還有專門介紹印度地區的報紙《印度早報。

蘇蜀與攤主說明原因,攤主立刻從後屋中,抱出來兩大摞報紙。

“我也沒有細數,這一摞報紙大概在這個區間。

舊報紙不值錢,這兩摞報紙客官給兩枚銀幣即可。”

常年出海的海商,經常購買半年或一年的報紙,一次性購買兩年的報紙。

攤主沒有見到過,但他也不意外。

蘇蜀帶著報紙回到軍艦上,港口的簡陋娛樂設施,根本吸引不了他。

隻是整理報紙,就用了蘇蜀一個白天的時間。

天色已經漸黑,蘇蜀在軍艦上吃完晚飯。

房間在白熾燈的照耀下,宛如白天一般。

蘇蜀仔細他精挑細選,找出來的報紙。

傅修誠巡撫能在兩年內占領印度,這與印度地區一項最重要的習俗種姓製度有關。

遼國、鄭國、晉國這些地方出台的隔離製度,就是脫胎於印度地區的種姓製度。

閩國實行隔離製度不徹底,沒有控製好當地的土著,這才導致土著造反事件出現。

印度地區的種姓製度,是一個很奇葩的製度。

所有人群分成五個種姓,高種姓對地種姓有著絕對的生殺大權。

最低的種姓是被稱為賤民的不可接觸者,他們的地位連奴隸都不如。

誰又能知道,正是這些人的祖先,在印度河流域,創建了古印度文明。

印度地區每來一個外敵,原住民的地位就低等,最終形成了種姓製度。

印度地區的種姓製度根深蒂固。

哪怕是佛教和伊教,他們都崇尚教徒人人平等。

宗教的一大特點,就是把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在印度地區,哪怕是信奉宗教,也必須遵從種姓製度,婆羅門必須比其他種姓地位高。

大華帝國之前在東印地區,依舊有著路徑依賴。

東印總督治理時,你通過華夏文化同化對方為主。

大華帝國的情況,隻要是漢人,那都是人人平等。

宰相的兒子可以去當兵,大頭兵的兒子也能當宰相。

當地很多土著不理解,漢化之後種性就消除了。

這導致大量土著拒絕漢化,不隻是婆羅門拒絕漢化,最低層的賤民也拒絕漢化。

東印總督看到這種情況,他非常氣憤。

那時正是海外藩屬國缺少人口的時候。

東印總督看到這些拒絕漢化的刁民,他直接把這些刁民打包賣到藩屬國。

距離最近的非洲四國,大量購買印度地區的土著。

傅修誠巡撫上台之後,他立刻發現當地土著抗拒漢化的原因。

傅修誠同時發現,前往藩屬國的印度地區土著,他們依舊保留著種姓製度,但漢化的速度極快。

這是因為在藩屬國,不會說漢語,他們就會被打為賤民。

賤民學會漢語之後,種性會獲得提升。

印度土著為了保持種性或是提升種性,他們積極性變得極高。

傅修誠總督了解到這種情況,他立刻大刀闊斧的改變前任的政策。

東印行省恢複土著的種姓製度。

學會漢語就能在衙門任職,立功能獲得獎賞,提升自己的種性。

巡撫衙門對於頑抗的土著,處罰時也不再是罰款和鞭刑,還加上降低種性的懲罰。

這個政策剛一確立,東印行省土著的積極性立刻被激發。

他們努力學習漢語,拚儘全力想要加入衙門,協助帝國管理地方。

傅修誠巡撫短時間內穩定東印行省的局勢。

他以當地漢人民兵為骨乾,參軍的土著為仆從軍。

以這兩支軍隊為核心,開始進攻印度其他土邦。

傅修誠巡撫邊打邊招兵,通過滾雪球的方式,讓軍隊越滾越大。

他正是通過這種方式,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對印度地區的占領。

大部分地區依舊由當地實力派所掌控。

大華帝國隻是接管印度最富裕的地區。

傅修誠巡撫在報紙上已經明說,他先期通過羈糜統治的方式,暫時掌控印度地區。

帝國在印度地區的實力增強之後,在一點點解決地方的實力派。

傅修誠巡撫對於印度地區,他也有著自己的規劃。

印度地區不想被種姓製度束縛的人,他們可以通過考大學等多種方式,讓自己遠離印度。

傅修誠巡撫對於印度地區太大,隻劃分一個行省,不利於管控為由。

他上疏朝廷把印度地區,分化成數個行省。

傅修誠巡撫這個建議,直接被朝廷采納。

朝廷近期已經決定,把印度地區分成六個行省。

傅修誠沒有繼續履行巡撫的職責,他因為占領印度地區,已經高升到京城。

蘇蜀看著報紙上的內容,他有些哭笑不得。

印度這個地區太奇葩了,哪怕是非洲販賣宗族的黑皮膚土著。

他們也是以部落為單位,隻以自己部落利益為重,其他部落的人都不算人。

蘇蜀還是第一次見到,主動當奴隸的土著。

他通過印度地區的事情,也對於某些地方,刻到骨子裡的文化與風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印度地區土著雖然有些奇葩,但這裡的種姓製度,一定會非常有利於帝國的統治。

這對於帝國來說,獲得了無法統計的龐大利益。

要不是種姓製度能在根源上,徹底扼殺了漢人繼續發展的潛力。

種姓製度一定會有官員,嘗試引入到中原地區。

現在種姓製度,隻是在印度地區流行,沒有向外擴張的跡象。

一旦出現外擴情況,必須要嚴厲對其打擊。

種姓製度培養出來的百姓,他隻能當溫順的良民或是小吏,沒有辦法成為獨當一麵的大臣。

蘇蜀整理好印度地區的情況,他正在動筆寫一份資料時。

艦隊再次起程,這次前往帝國皇家海軍母港之一的錫蘭島。

蘇蜀同時也陷入糾結之中,他是否應該結束自己的旅程。(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