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儒家一直在變(2 / 2)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 10392 字 8個月前

必須要學會想辦法打破思維定勢,要不然就會陷入小圈子之中,不可自拔。

帝國經過土改之後,沒有了大地主的存在。

全是小地主和自耕農,以這些人的實力,怎麼能作為儒家的依靠,支撐儒家向前發展。

儒家原先的基本盤大地主不複存在之後。

他們必須要找到新的基本盤,傳播他們的學說,儒家才能繼續活下去。

要不然他們就向漢武帝之後的諸子百家。

道家融入宗教,墨家漸漸失傳,縱橫家不見蹤跡。法家依附儒家苟活。

儒家也不是一成不變,他從古至今一直在發生變化。

漢武帝想要報匈奴之仇,儒家公羊派的大複仇理論蓬勃發展,號召百姓九世之仇猶可報也。

漢家天子為了維護統治,儒家也提出天人理論。

唐朝科舉出現,儒家為了適應科舉,從高門大戶的學問,變成了販夫走卒都能掌握的學問。

宋朝不喜天人感應,儒家就不再提這個理論。

宋神宗想要變法圖強,自有王安石自成一派,為宋神宗提供變法的理論基礎。

大明想要禁錮百姓的思想,讓百姓安安穩穩為皇家服務。

這才選擇八股取士,又從故紙堆中,翻出在大宋都不是顯學的朱程理學。

但洪武時期的朱程理學與萬曆時期的朱程理學,絕對不是一個樣子。

新朝之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儒家也緊跟時代的發展,一直在改變自己。

他們現在已經與工廠主合流,成為帝國本土工商勢力的代言人。

真正代表小地主和自耕農說話的是農家。

儒家根本看不上既沒錢又不團結的自耕農。”

蘇蜀聽到父皇說完,他驚訝的說道:“原來儒家一直在變。”

皇帝蘇河點頭道:“確實如此,儒家一直在變。

儒家作為闡釋社會變化的學問,他必須要隨著社會變化,做出相應的變化。

這不以任何意誌為轉移,因為不這麼做的人,全部被時代碾成渣渣。”

蘇蜀聽完父皇的講述,他發現這個世界太複雜,他所看到的東西與真實的東西,差彆實在是太大。

如果父皇沒有點醒他,繼續實施他提供的方法。

問題根本沒解決,反倒是激化了矛盾。

他回想自己剛才的表現,看問題確實是太膚淺了。

這正是他欠缺的能力,如果能前往官場鍛煉,一定能補強他的弱勢。

蘇蜀聽完父皇的教導,他沉思片刻,這才說道:“父皇,兒臣了解到這種情況,頓時覺得剛剛的提議很是不妥。

海貿商人與帝國工廠主,那都是帝國不可或缺的組成。

沒有海貿商人,帝國工廠大量的貨物,隻能囤積在倉庫裡。

隻憑帝國內部的消化能力,根本無法處理這麼多的工業品。

工廠主也不能處理的太過,他們生產大量產品,帝國才會變得富足,海貿商人也有充足的貨物,前往異國他鄉賺錢。

兒臣的建議,是讓他們把鬥爭範圍控製在一定區域。

不能讓兩派官員繼續鬥下去,攪亂官場的風氣。

這兩方本來就有利益衝突,最好讓他們維持鬥而不破的程度。

這樣兩方勢力互相製衡,朝廷管理起來也輕鬆。”

皇帝蘇河拍了拍大皇子蘇蜀的肩膀,開心道:“蜀兒,你這次考慮的不錯。

議會這個場所,就是給他們準備吵架的地方。

但現在還不行,必須讓他們吵起來,互相揭對方的老底。

隻有這樣,父皇才能知道,哪個是帝國的忠臣,哪個似忠實奸。

反腐一直是很困難的事情,但隻要兩個勢力的文官鬥起來,這個才能看出來奸臣在哪裡。”

蘇蜀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看到父皇心情不錯,這才小聲問道:“父皇,內閣前首相魏時鳴與內閣大臣李誌升,他們因何致仕。

我之前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還自以為弄懂了。

但聽完父皇的教導,又有些迷茫。

儒家既然發生變化,已經轉而投靠工廠主,那魏時鳴與李誌升就是共同的夥伴,沒有理由反目成仇。”

蘇蜀問完這個問題,他看到父皇略微歎氣的表情,知道自己又問出蠢問題了,硬著頭皮求教道:“父皇,兒臣又說錯了嗎?”

皇帝蘇河歎了口氣,隻能繼續耐心教導。

他已經教導這些東西,也不能半途而廢。

“蜀兒,你又陷入了思維定勢,儒家一直在變化,他是從一個階段慢慢遷移到另一個階段。

而不是儒家今日代表著小地主的利益,明日立刻轉變立場,代表工廠主的利益。

李誌升代表的傳統儒家,一直維持著儒家走之前的道路。

但帝國小農經濟已經崩潰,自耕農與小地主都在減少,很多人都移民海外行省或是藩屬國。

他們這批人就是舊時代的產物,隻能抱團取暖,沒有新血加入。

儒家真正把立場轉到工廠主這邊,這正是從魏時鳴那裡開始。

他最開始摻和工家和商家,這兩個新出現的學派。

但他競爭不過錢明義等人,轉身一變就成了儒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再從舊儒家向新儒家蛻變的這條路,充滿了血雨腥風。

魏時鳴和李誌升同歸於儘,雙雙丟了帝國要職,這才讓儒家真正的轉向成功。”

蘇蜀隻是聽著父皇的教導,他就感覺自己不在這兩年,帝國風起雲湧,出現了很多影響深遠的事情。

他沒能作為旁觀者,親眼看到這些事情的發生,那真是遺憾。

皇帝蘇河看到夜已深,他擺了擺手說道:“蜀兒,你舟車勞頓,現在就回宮休息。

明日上朝,向百官們介紹一下海外的情況,讓他們開闊視野。”

蘇蜀深深的鞠了一躬,拜彆父皇。

他從乾清宮中走出去,握緊雙拳興奮不已。

今日父皇的教導,這讓他收獲良多。

他從來還沒有想過,儒家一直在改變自己,力求適應社會的發展。

怪不得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喜歡把儒家作為統治百姓的工具。

世上再沒有比這還稱心如意的工具。

蘇蜀觀察父皇的表情,他也知道自己已經取得父皇的認可。

從父皇明日讓他上朝麵見百官,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蘇蜀知道自己是第一個上朝的皇子,這個意義非凡。

父皇向外傳遞的信號,也足以讓許多大臣深思。

這些大臣一直上疏,讓父皇立儲以安民心。

明日自己上朝,一定會振奮這些大臣的心。

蘇蜀作為接近成年的嫡長子,父皇在這個時候有立儲的想法,那就是利好於他的消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