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任尚書王林江看著他的奏疏發呆。
這份關於科舉改革的奏疏,他正在權衡利弊,是否交到禦前。
王林江是一個很有闖勁的人,沒有他這位福建巡撫的支持。
馬尾造船廠想從一個民用造船廠,轉型成為軍用造船廠,還研製出帝皇級鐵甲戰列艦,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
王林江之所以這麼做,那就是在賭馬尾造船廠能成功。
福建地區多山,無法發展農業。
當地負責搞工業的場所也不多,競爭不過隔壁的廣東與浙江。
福建必須要有自己突出的產業,王林江的政績才突出,從眾多巡撫之中脫穎而出。
官場上的位置有限,早一年能脫穎而出,更早的晉升更高位置。
這就是能否進入內閣的差距。
王林江看到很多前輩和同輩的人,就是因為缺少機會,隻能在地方熬資曆,熬的心疲力竭,沒有向上衝擊的勁頭。
他在當時的選擇無比正確,馬尾造船廠的成功,直接帶動了福建船舶產業鏈的起飛。
他這個福建巡撫也因功被提拔為教育部尚書。
他們這種當過巡撫的尚書,那與一直在中樞的工作尚書,前景完全不一樣。
皇帝蘇河開國之初就給官場定下幾個規矩,隨著時間的發展,某些規矩已經名存實亡。
但文武分治和基層經驗這兩條紅線,一直沒有動搖。
官員想要入閣,必須要在地方擔任過巡撫。
沒有擔任過巡撫的尚書,哪怕是內閣空缺,他們也無法入閣。
這些官員想要入閣,必須前往地方曆練。
有一些官員不適合在地方工作,哪怕是背景再深厚,在地方弄的灰頭土臉。
就此沉淪的官員,那也經常出現。
十名下放的官員,未必能有一名官員殺出來。
王林江這種坐過巡撫的官員,他就隻差一步,遇到機會就能入閣。
他們這些官員更應該在皇帝蘇河麵前表現自己。
給皇帝蘇河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時,在官場上也要有足夠的功績。
這樣才能讓自己被提名,得到皇帝的允許,成為內閣大臣的一員。
王林江心中很急,這一屆內閣大臣,有的人任期已經很久。
官員十年任期,這也是帝國的紅線之一。
這個規定在各部和地方,有很多辦法規避,例如調一個崗位。
但在內閣無崗可調,乾滿十年必須退出內閣。
王林江認為皇帝蘇河出台這個規定,主要就是限製首相的權力。
哪怕是權臣,他也隻能當十年權臣。
內閣首相十年任期,已經足夠他們推行一些政策,但肯定達不到謀朝篡位的程度。
王林江現在必須要有足夠的功績傍身,他才能在未來競爭內閣的位置。
教育部尚書想要獲得皇帝蘇河印象深刻的功績,那就隻有科舉改革。
帝國的科舉已經舉辦這麼多年,肯定會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必須要改進。
但科舉是帝國統治穩定的基石,一旦改的民怨沸騰,他這個教育部首當其衝,隻能下台謝罪。
王林江正在猶豫,他是按照前任的做法,讓科舉按部就班完成,他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還是賭一把,把這份奏疏交到禦前,隻要獲得皇帝蘇河的認可,哪怕是承擔一些責任,那也是很值得。
王林江點燃了一顆煙,他在心中不斷思考著這件事情的利弊。
他最後把煙扔在地上,用鞋狠狠的把煙頭碾滅。
“拚了。”
王林江剛走出房間,他就聽見教育部的官員正在議論,朝廷決定增加今年錄取進士的名額,足足加了三十名恩科進士名額。
他有些意外,這應該是禦前會議作出的決定。
但禦前會議討論科舉,離不開他這個教育部尚書。
今日的禦前會議,正常情況下沒有科舉有關的議題。
現在這個情況,不出意外應該是禦前會議偏題了。
王林江了解清楚具體的情況,他立刻夾著奏疏前往皇宮之中。
他之前預想到的麻煩事,在皇帝蘇河決定增加額外的進士名額後,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
王林江想要進行的科舉改革,本質就是調整各省的進士名額,必然會迎來代考士子的強力反對。
現在最大的衝突解決了,士子們即使有些怨言,至少不會造成流血衝突。
王林江在心中已經衡量這次科舉改革帶來的好處。
他隻是彌補現在科舉的一些問題,如果真的造成流血衝突,那就得不償失。
王林江站在乾清宮外等待,他寫的奏疏已經通過小太監遞到禦前。
他心情忐忑,在乾清宮涼亭中等待皇帝蘇河的召見。
王林江反複看著手表上的時間,他等了半個小時都沒動靜。
他現在心急如焚,不知道皇帝蘇河對於科舉改製的看法。
如果皇帝蘇河對於現在的科舉情況很滿意。
王林江選擇上疏建言科舉改製,這就是十分不智的做法。
他肯定會被笑話數十年,教育部尚書也乾不長。
最好的結果,那就是在地方蹉跎數十年。
王林江正在胡思亂想之時,小太監已經來到涼亭。
他客氣的邀請道:“王大人,陛下正在乾清宮中等您。
您跟隨我進入乾清宮。”
王林江客氣的拱手道謝道:“感謝公公帶路。”
他懷著忐忑的心情,跟隨小太監前往乾清宮之中。
王林江用餘光看到皇帝蘇河,正坐在桌邊品茶。
太子蘇蜀卻在翻越他寫的奏疏。
王林江立刻鞠躬行禮道:“臣教育部尚書王林江,拜見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皇帝蘇河吩咐道:“給王愛卿賜座。”
小太監們立刻搬過來一張椅子,放在王林江的身旁。
王林江再次謝禮後,他戰戰兢兢的坐在椅子上。
皇帝蘇河問道:“王愛卿寫的奏疏,朕已經看過。
王愛卿認為現在的科舉弊端很多,需要進行科舉改革,那就談一談。
隻要對帝國有利,對百姓有利的東西,朕還願意虛心接受。”
王林江聽到皇帝蘇河這樣說,他一直擔憂的科舉改革無法推行的想法,這才從腦中丟掉。
皇帝蘇河想法很明確,隻要對帝國和皇室有利,科舉改革將會得到皇帝蘇河的支持。
王林江想要獲得功績,他又不是傻子,做出來的科舉改革,必須要迎合帝國與皇室的利益。
現在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整理了語言,開始給皇帝蘇河與太子蘇蜀,講述他規劃的科舉改革。
“陛下,太子殿下,臣作出的科舉改革,隻是陳根據曆年的科考情況。
整理出來的數據,進行的分析。
臣的結論可能不全麵,請陛下與太子殿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