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21)(1 / 2)

天將入秋。

誰都知道自古秋收過後,便是戰時。

李澈派遣太史慈橫掃幽、冀、並三州之地,不論是涼州韓遂馬騰,還是遠在遼東的公孫度,都在猜測李澈下一步的部署。

戰局打到如今,李澈的強勢是很明顯的,當年韓遂帶著十萬兵就敢造反,如今帶著十萬兵,簡直就跟沒帶一個樣。

三州失陷之後,陸陸續續也有一些大小勢力來投,少則三五千兵力,多則六七萬人馬,有的還自帶地盤,李澈陣營很快就迎來了一大批魚龍混雜的新人。

因大將太史慈遠在北疆,公孫瓚據守潁川帶兵養老,呂布年後就走不任武職,能鎮得住場子的除了孫策就是張郃嚴綱等人,不少人便有了爭番的念頭。

李澈沒過問這些,爭權奪利是人之常情,按得住這個按不住那個,原班人馬能壓得住後來者最好,要是壓不住,他也不會去管,反正爭到最後也是替他做事的。

先前李澈征益州時打跑過的劉備也派人來降,他大半生一事無成,領著兩個義弟帶著些人馬,到處依附勢力寄身,好不容易被人說動一次想效當年袁紹反客為主,占據益州,還被李澈的天降大軍打得敗逃,此後名聲也壞了,找不到勢力依托,到現在軍餉都發不出來,隻好來投李澈。

按照劉備的真實想法,他是寧願投曹也不願意投李澈的,不光因為李澈反漢之心天下皆知,更因為舊主劉璋也在李澈帳下任職,他忠義半生,不料一步踏錯,更未成事,成了旁人口中的笑柄不提,連他自己也沒有臉去和舊主共事。

但轉念一想,劉璋昏庸無能,原本就內憂外患,沒能力守住益州,地有金不拾,非是忠義,而是傻子,他唯一失算的就是東麵李澈打仗不講究基本法,一口氣直打到了益州來,壞了他的盤算。

更重要的是,手底下五萬人馬連飯都要吃不上了,再遲疑下去,兵馬一散,就是想投降都不值錢了。

不得已之下,劉備和兩位義弟商量了一夜,到底還是做下了決斷。

關羽和張飛並沒有意見,這麼多年下來,他們早就習慣了顛沛流離,何況這一次的決定也不是很糟。

兩員大將都說通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籌碼,也就是俗稱的賣個好價錢。

李澈掌七州之境,劍指天下,多方投靠他的勢力之中,比劉備兵力多的還比他訓練精良,比劉備兵力少的卻有自己的地盤,兵又少又沒地盤的至少能放得下麵子溜須拍馬送女兒,相比之下,身為漢室宗親,兵少沒地盤,就連手底下的大將也比人家低幾個檔次,劉備發覺自己真的很難賣出高價。

事實上他的兩位義弟都很有能力,二弟雲長當年溫酒斬顏良,三弟張飛戰呂布一百回合不落下風,隻是跟著他這麼多年碌碌無為,連帶著名氣也遠不如人,劉備琢磨許久,最終也沒想出什麼好法子。

這也沒有辦法,他帳下是沒有謀士的。

先前那個提出要他先占益州,再圖荊州,一統巴蜀的謀士在他心裡已經沒有了姓名。

諸葛亮也很冤枉,按照正常的流程,李澈拿下豫州兗州之後,就該休養生息外交內安,至少也得消化個三五年,趁著這個時間發育起來簡直剛剛好,誰能想到李澈那樣一個聰明人壓根就不管治理善後,窮兵黷武一心擴地盤呢?

他更沒想到作為李澈未來最大的對手,曹操竟然還跑去資助對方軍糧。

如此種種巧合和不可能之下,益州易主,三分天下即將變成兩雄相爭,這屬於意外情況,千百次裡撞上一回就夠倒黴的了。

隨後自家兄長來信,說他已隨著舊主投靠了李澈,站在家族的立場上,他希望諸葛亮儘早動身去曹操那裡。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士族的通識。

當初袁紹起勢,他帳下便有了荀諶,同宗的荀彧荀攸則去了曹操那裡,李澈成勢之後,荀家仍然派人去他治下任官,這種多線投資有利於保存家族,廣撒網倒也不必多捕魚,隻要這些人裡有一個成勢的就夠了。

這種多線投資並不會損害主公的利益,相反,這些謀士雖然同出一族,甚至是親兄弟,隻要認了主公,就專心替他謀算,不會因為同族情誼而心慈手軟。

如今李澈占七州之地,曹操剛下一州,手裡一共三州,局勢雖然明顯,卻也不能小看了他,諸葛亮理智上並不願意投靠曹操,挾天子令諸侯雖然好用,卻令天下多數支持漢室的士人反感,相比之下,李澈從未出仕漢室,雖也叛了張超,卻叛得坦坦蕩蕩,比起那些大小反王,他的成分更近似於黃巾軍。

也難怪總有黃巾餘黨投靠他。

李澈帳下的黃巾軍數量確實不少,要占他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這些人善於組織,內部團結,任勞任怨,從前不成氣候隻是因為沒有好的首領,如今到了李澈帳下,立刻就威風了起來。

這一次征公孫度,李澈便決定由黃巾軍打先鋒。

為了爭一個出戰名次,這些日子軍中十分熱鬨,新來的劉備左右逢源結交人脈,好不容易才要到了孫策帳下兩個將領的名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