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2 / 2)

甄皇後是後宮的女主子。

她不倒跟嬪妃們一樣的在永和宮正殿候著,甄皇後進了暖閣裡。

不肖片刻,甄皇後出來了。

甄皇後神色淡淡的,倒是臉上的神情裡沒什麼擔憂了。

玉榮瞧出來了一些。

貌似甄皇後連做戲,也懶得做了?

玉榮就要想一想啊,是不是這一回慕容家與甄家因為兩位繼承人的人命官司,這真的鬨大發了。

最後,甄皇後開口了。

“聖上講了,德貴妃要好好的靜養,各位妹妹且回了各自的寢宮。倒不必在這兒打擾了德貴妃的安靜。”

甄皇後這般說了話,也不嬌情,就是打頭離開了永和宮。

甄皇後帶頭離開。

餘下的嬪妃們自然一一也是告辭了。

昭貴妃落了一步,在玉榮的跟前講了一句,說道:“本宮聽聞今個兒是妹妹的生辰,倒真不湊巧啊。”

玉榮想笑。

當然,她沒笑出來。

這昭貴妃知道她的生辰,可也沒什麼表示啊,不是嗎?

如今這話一出來,這算什麼招數?

嘴炮吧。

“年年都過了生辰,不是整數兒,算不得什麼正緊的生辰壽喜。”

玉榮也是輕聲的回了一句。

昭貴妃的神色,還是盯著玉榮瞧了一眼,然後,施施然的離

開了。

在一眾的一宮主位裡,玉榮落了後麵,玉榮就是瞧著前麵的昭貴妃、惠妃、賢妃等人,那是先坐攆離開了。

然後,玉榮也是坐了攆,在一眾小主們的羨慕中離開了永和宮。

正統帝如何安撫了德貴妃嘛。

玉榮不會去揣測了。

這一個生辰讓玉榮過的,算是不怎麼有滋有味的。

當然,亦可以算是平平淡淡吧。

翻過了二月,三月春暖。

明明好時節,最是宜人。

出了小月子的德貴妃是真消瘦了,消瘦的像是一株缺了陽光的向日葵,那是懨懨兒的。

在玉榮看來,若說原來的德貴妃是一朵白水蓮,似乎不勝了涼風的嬌羞,卻也是一股子淡雅風情在眸中。

現在嘛,就是一潭子的死水微瀾,缺了勃勃生機。

關於那些永和宮曾經的奴才們,德貴妃小產後,送去慎刑司的再沒回來了。

啟祥宮封了,也沒再開啟。

至於裡麵常婕妤,以及其它的三位選侍們,貌似在後宮也是沒了一點兒的波瀾。

整個後宮的人都遺忘了她們,就像是正統三年,這四個大選進宮的嬪妃們,從來就沒有入過宮裡一樣兒。

“正統三年大選入宮的,如今可就剩下了昭貴妃娘娘、德貴妃娘娘啊。”

玉榮有些感慨。

秋蘭聽了這話後,附合的回道:“娘娘說的是。”

“娘娘,那啟祥宮裡沾上了德貴妃小產的事兒,這肯定要讓聖上給罰了。”秋菊也是跟著回了話兒。

玉榮當然知道一些內幕的。

這宮裡啊,真想查了一些真相,不說全部吧,總有些蛛絲馬跡。

德貴妃會小產,會落掉一個男胎。

那還不是聽了宮外的消息。

誰給傳的。

慎刑司拷問出來的答案,那是啟祥宮裡有人通風報信兒。

誰是主謀?

誰是幫凶?

啟祥宮的常婕妤就成了主謀,其它人都不無辜嗎?

玉榮知道的便是常婕妤肯定有點兒冤枉的。

主謀嘛,談不上。

常婕妤哪能威脅到了德貴妃娘娘啊。

可若是一點兒不知情,那也未必了。

玉榮可是知道著,常婕妤小產了,當初可是查到過德貴妃的頭上。不過是正統帝給翻了案,讓麗采女背上這一口謀害

皇嗣的鍋。

當然,麗采女一直在喊冤枉。

常婕妤會如何想?

玉榮一個外人,又不是常婕妤肚子裡的蛔蟲,肯定不多揣測的。

再則說了,後宮裡嘛,哪沒有冤死的。

真落一個死字的份上,就得認栽。

能耐不如人,栽了,也是白給。

至於啟祥宮中的其它人嘛,玉榮隻能說,這後宮的嬪們的命運便是如此啊。

入了宮不得寵,又沒後台的話,推出去當了背黑鍋的背鍋俠,最有可能呢。

哪個廟裡也有冤死的。

次日。

坤寧宮。

甄皇後見了娘家人。

她的母親病了,這一回進宮的是她的弟妹。

至於嫂嫂嘛,跟母親一樣的也是病著。

“娘娘……”

甄皇後的弟妹這是一語未出,就是眼落淚來。

“娘娘在宮中受委屈了。”

這一位甄家的二太太瞧著甄皇後憔悴的神色,便是眼含淚花的說道。

“本宮受什麼委屈不打緊。就是宮外的母親,還有嫂嫂,她們才讓本宮擔憂呢。”甄皇後不傻,她清楚的知道了大哥歿了,還是死於非命。

大哥是她母親一輩子的指望,指望大哥光宗耀祖。大嫂膝下沒有兒子,一個沒有兒子的寡婦,還有什麼盼著?

“唉。”

甄家二太太也是歎氣。

甄家的氣氛,如今可是難啊。

甄家二太太說道:“臣婦是兒媳婦,自然是依了本份照顧了老太太。就是大嫂那兒,怕是不容易想開。”

“是我家讓大嫂受了委屈。”

甄皇後知道的,這望門寡不好守,沒兒子的寡婦哪有什麼幸福可言?

“弟妹,跟本宮說句心底的實在話,你可知道大哥之事,跟家裡,跟族中有什麼牽連沒有?”甄皇後非常認真的神色,那是問了此話。

甄家二太太驚訝了。

甄皇後說這話,這是何意?

“娘娘,您這話從何說起來?”

甄家二太太真的不理解。

可以說,甄家世子的突然歿了,甄家人都接受不能的。

“宮裡有流言,說咱們甄家是故意的,故意一命換一命。德貴妃聽著了消息,還是落掉了一個男胎。”

甄皇後吐了一些後宮的流言扉語。

“這是欺人太甚,這把甄家當了什麼?”甄家

二太太怒了。

這等話聽在甄家二太太的耳中,這就是把甄家的體麵往泥裡踩。

甄家好歹也是出了一位母儀天下的皇後娘娘,這中宮娘娘的體麵豈能不值錢呢。

“娘娘,這話若是傳到了外麵,這不是戳了老太太的心肝嗎?”

甄家二太太那是哭述了起來。

甄皇後聽著甄家二太太的話,也是點點頭。

“這是有人在謀劃了。”

甄皇後就是這麼一個念頭。

“本宮與大哥兄妹情深,大哥的死,讓慕容家付出代價是一定的。可本宮也沒想要讓慕容世子償了命……”甄皇後一聲的歎息。

“死者已矣,來者可追。甄家的近況並不好,聖上對於太宗朝的奪嫡一事,一直耿耿於懷。本宮有心化解,奈何積怨太深。”甄皇後以前還不肯露了口風。

可現在甄家跟慕容家都是交惡了,那是注定了你死我活。

甄皇後總要讓娘家清醒清醒了。

“本宮以為這一回聖上會循了私情的,若真如此的話,甄家在裡麵總能搏一些情份。”甄皇後一聲歎息,道:“可聖上卻是半分私情也沒循私了。”

“越是如此,本宮心中憂慮越甚。”

甄皇後對於朝堂上的一切自然有她的揣測。

甄家的遠景,讓甄皇後心憂如焚。

偏偏甄家的眾人,不管是東府還是西府,還是沉醉在繁華似景的烈火烹油之中。

哪有人想一想繁華落儘時,又是何等的淒涼?

“娘娘,何至於此?”

甄家二太太嚇住了。

“聖上對甄家早有芥蒂,如今又失去了一位皇嗣。慕容國舅那兒怕是恨毒了甄家。這一樁一樁的,都是禍端啊。”

甄皇後說著說著都是落下淚來。

甄家二太太起是聽了話,心中也越是害怕起來了。

“這可怎麼是好?”

甄家二太太連忙問了話。

“慕容國舅是聖上的親舅舅,慕容家得了聖上的信任,德貴妃又與聖上青梅竹馬的舊情在。怕是本宮想依仗一二,甄家如今能結交了,能幫襯上的就是武氏一族了。”

甄皇後的目光是幽幽然的望向了壽康宮方向。

“武氏一族可出了一位皇太後,更有一位昭貴妃在宮裡。”

甄皇後一直覺得武氏一族若能結盟了,她在後宮不至於孤立無援。

在朝中的話,武氏一族也不是光杆兒的,那也有一票的盟友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