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主害羞著,說話時,也是紅了臉。
“傻孩子。”
惠貴妃握一握女兒的手。
“你往後真出嫁了。在婆家啊,得拿捏了分寸。高不得,低不得。這裡麵的尺寸,還要火候。”
惠貴妃是恨不能多給女兒一些交代。
“對了,皇太後那兒,你也多親近親近。往後,你是要嫁給世孫的,皇太後待你的態度,必然會親近許多。”
惠貴妃又交代了話。
“母妃,那壽康宮的那一位秀兒妹妹呢。”
和瑞大公主提了一句。
“親近一些也無妨。”
惠貴妃想了想,才是說道:“你長大了,有些事情母妃也不會瞞你的。”
“你那秀兒妹妹怕是皇太後給你三弟備的童養媳。”
惠貴妃這話說的,一點兒也不客氣的。
“……”
和瑞大公主沉默一下後,說道:“母妃,那坤寧宮的母後就樂意了。”
“瞧著是默許了。”
惠貴妃給了一個答案。
“坤寧宮是什麼想法?咱們彆去猜。總歸,坤寧宮的皇後娘娘不是簡單人。”
惠貴妃說了她的看法。
“哦。”
和瑞大公主是眼神裡有些小疑惑。
“可女兒聽人講,說是母後能入住坤寧宮就有大命數。真論了手段,也未必是最高的那一位。”
和瑞大公主這在宮裡長大的。
有些事情自然也看了一個明白。
惠貴妃輕輕搖搖頭。
“你還小,有些事情不懂。”
惠貴妃以己度人,她道:“後宮活的好好的,還能登了高位的,就沒有簡單的。你數數你父皇的兒子,你的兄弟有幾個?”
“我有四個兄弟。”
和瑞大公主回話時,已經明白她母妃的用意。
“是啊,聖上膝下目前就四位皇子。除了太子,你其它的幾個兄弟可都是皇後生的。”
惠貴妃一直覺得皇後不簡單。
不看過程,她就看結果。
“而太子是庶長子。皇後生的兒子可是嫡子。”
惠貴妃的唇畔含了冷笑。
“母妃是說將來還有奪嫡之爭。”
和瑞大公主說道。
“免不了的。”
惠貴妃給了肯定的答案。
“母妃以為是坤寧宮一定會贏。”
和瑞大公主說道。
“總歸,你母妃啊,就不看好了太子。”惠貴妃在女兒麵前,是不隱瞞了態度的。
“那不是說,秀兒妹妹未來可能是三弟的皇子妃,是未來的皇後?”
和瑞大公主有點兒小吃驚的。
想一想,和瑞大公主又覺得這很可能啊。
這一琢磨了,她想著,是不是往後跟秀兒妹妹的關係處的更近些。
“是有這個可能。可命數,這哪說的準。”
惠貴妃淡然的笑了笑。
宮裡這些年,起起伏伏的,惠貴妃看多了。
武秀秀隻是有可能上位。
有那等的機會罷了。
畢竟,一切皆可能。
可是,母儀天下的位置就一個。
有可能,也可能是失敗的。畢竟,惠貴妃後宮這些年,最初是甄皇後得封元後。結果呢?
也落不得一個好收場。
再然後,孝仁恭慧皇後是一枝獨秀。武嬪也是掌過宮權。
又如何?
惠貴妃當年沒在意過的耿氏,卻是成為了耿皇後。
所以說,命數啊,真真的看不透。
正統十年,冬去。
迎來了正統十一年,春來。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萬始更新,除舊迎新。
坤寧宮。
玉榮在新年很忙碌的。
祭祖,舉辦宮宴。
見了誥命,給各宮賞賜。總歸,宮務她是料理的井井有條。
皇太後在誥命麵前,也是多多誇讚了皇後。
這一對婆媳是一演了天家的母慈媳孝。
便是正統帝也不介意了,表演了皇家的一團和氣。
反正皇宮裡,人人都是好演員。
等著過了十五。
皇帝結束了封筆的日子,又是開始了處理朝政。
然後,關於孫太醫的事情。
在一日的晚膳後。
正統帝來了坤寧宮時。
他與玉榮商量了此事。
“朕使人查了。孫太醫這人確實是你生母的嫡親兄長。”
皇帝給了肯定的答案。
那麼,假不了。
“萬萬想不到,本宮的生母居然真有這麼一位兄長。”
玉榮有點兒感慨。
在原著裡,可沒有提了這一樁。
那麼,是為什麼?
想來是原身沒混出頭。
一個妃子嘛,可沒冊立皇後那般大的動靜,要昭告了天下。
所以,原著裡《母儀天下》中,裕妃的所謂“舅舅”就沒有出場了。
想到了原著《母儀天下》。
玉榮得感慨,這現在對她而言,真真沒什麼幫襯。
畢竟,一切皆不同。
原著裡的女方楚婉婉,那有一張與孝仁恭慧皇後相似的臉。
所以,能打動了帝王心,也能打動了太子心。
想一想裡,太子待這一位楚婉婉也是順孝有嘉。
在楚婉婉做了皇後時,這一對母子更是和諧相處。
楚婉婉在懷孕後,生下一位皇子。
更是當著皇帝的麵,提了期望她的兒子一輩子做一個逍遙王爺。真真是一位跟皇帝白月光一樣的純潔人兒。
是真是假?
這個沒到最後,真不知道人心若何。
畢竟,《母儀天下》的裡,就是皇帝與楚婉婉,以及太子和楚婉婉生的嫡子,一家四口那是吉祥美好的一家。
然後,完本了。
那完本時,是在正統十年。
現在呢?
現在都正統十一年了。
一切有多少改變?
瞧瞧,玉榮跟太子,可是做不到什麼“母慈子又孝”。
畢竟,玉榮跟太子就是麵子情。
太子有一份雄心,想承繼大統。
玉榮呢,也沒原女主那一份委屈自己兒子的心思。
什麼逍遙王爺?
騙鬼的吧。
這世道裡,弱肉強食。
太子是庶子出身,他真能對嫡出的弟弟絲毫沒芥蒂?
反正,將心比心。
這事情擱玉榮身上,玉榮是睡覺都難安。
至少,從正統帝現在的做法來看。
正統帝待玉榮母子越好,太子的東宮跟坤寧宮之間,就越難彌合。
而皇帝的做派呢?
皇帝一心想要權利。
皇帝在加強了太子的勢力。
同時,又是給了玉榮在乾清宮裡,給皇帝替筆的機會。
特彆是皇帝最近又有拭探了。
玉榮隻是保持了沉默。她在觀察了,皇帝又有什麼新打算。
“其實,不瞞了聖上,我很矛盾的。”
玉榮的眼中有些回憶。
“生母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她的一生就是係於父親的身上。我當年入宮,未嘗不是因為生母太柔弱了,她的一輩子讓我心緒難平。”
玉榮淡然的開口。
這是原身的真感受。
對於生母,她是怒了生母不爭。
可原身也不懂。
一個庶女的生母如何爭?
後宅之中的女子,也要看了娘家的能耐。
娘家沒能耐,那麼,一輩子的喜怒哀樂,就真真係於男子的一念之間。
若是娘家有能耐的。
那麼,就不是那麼回事。
畢竟,娘家能耐,就是結兩姓之好。
這真真就能在後宅之中,有所依仗。
“梓橦會入宮,就想搏一個不甘,想搏一個未來?”
正統帝順口問了一句。
“……”
玉榮搖搖頭。
玉榮說了原身的感受。
“或許有不甘,或許想搏一個前程。可當初入了東宮時,聖上,耿承徽是識得東宮的太子為舊人。”
玉榮說了一段舊事。
那段關於原身的感覺。
玉榮在此時,莫名的有點兒想吐露出來。
明明原身啊,是真真愛了麵前的男人。
可這男人居然一點兒都不知道。
玉榮為原身感到了可憐、可歎。
“一次回眸,一位翩翩佳公子救了一位姑娘,就是一回心生愛慕。”
玉榮說了這一席話。
“……”
話到這兒。
玉榮愰然清醒。
她這是帶入了原身的感情吧?
“……”
玉榮收拾了情緒。
“聖上,關於我這一位舅舅,我自然想問一問聖上,聖上若得用,我自然敢認了這一樁親戚。聖上若是覺得我這一位舅舅不得用?”
玉榮沉默片刻後。
玉榮說道:“那便是淡然處之。我入宮時,記在了嫡母安氏的名下。”
“為何不講了舊事。”
正統帝問了話。
正統帝現在不關心了孫太醫的事情。
他在意了,他的皇後,貌似跟他之前有什麼過往?
可為何他沒甚的印象了呢?
正統帝絕對不會承認了。
他做東宮太子那些年,他是多麼風流倜儻。如果有美人傾心,再正常不過了。
隻可惜,正統帝真的不知道啊。
原來很多年以前,他得到了,他的皇後的一片癡情。
正統帝愰然間,覺得錯過了。
“一些過往,就不講了。”
玉榮付之一笑。
原身愛過。
可她不是原身。
玉榮隻當了情緒一時失控。
“聖上,還是你給拿一個主意。我這一個便宜舅舅,是認下來?還是不認下來?”玉榮隻是一句打趣的話。
認不認孫太醫?
玉榮其時已經有了主意。
“你已經有了決斷,這在試探朕?”
正統帝也順著皇後的意思,挪開了話題。
“梓橦,你啊,也是拿話打趣於朕。”
正統帝心情不錯的。
皇後表白多年感情。
正統帝對於自己的風度,對於自己的勾了美人之心。這還是依然自信滿滿。
“梓橦,朕與你,自然是一片赤誠。你且說說你的看法。看與朕是不是心意相通。”
皇帝這般回道。
“聖上,你這話,才是打趣了我。”
玉榮回了一笑,說道:“既然真是我的舅舅,自然要認下來的。”
是原身的親舅舅。
又不是假的。
哪怕真覺得這一個舅舅啊。
那是有些做派,讓玉榮欣賞不起來。
可真的,就真的。
“這一個舅舅好不好?怕他真是攀附了富貴,給予他一些富貴就是。享了富貴,那麼,也要擔起了責任來。”
玉榮的話,更明白了。
光想沾了皇家的便宜。
又不想付出?
當皇家是什麼?
當她這一位皇後是泥捏的不成?
“哈哈哈……”
正統帝笑了。
這真是開心的樣子。
笑過後,皇帝收斂了笑容。
“既然梓橦你心意定了,朕成全你和你舅舅的這一段親緣。”
正統帝也是笑得開心。
“你的舅舅,自然也是朕的舅舅。”
皇帝嘛,就是這般的現實。
他覺得好,耿皇後很好,所以,不介意賞了耿皇後的親人。
當然,也是孫太醫的醫術確實不錯。
“他那官位小了些。朕給他提一提,一個五品官咱們舅舅當得。還有咱們舅舅來了京都,一座好宅子住的,一個好莊子當嚼頭使用。”
皇帝的語氣裡,似乎很隨意。
“聖上要賞,我不給舅舅推辭了。”
玉榮沒拒絕。
皇帝要賞的,何必推了。
反正也不是什麼大官。
同時,給這一位孫舅舅家擺平了後顧之憂。那麼,玉榮的敲打就要給下去了。
“不過,聖上賞了。那麼,我便傳召了舅舅,也是要敲打一二。恩,聖上給。威,我這親外甥女也不客氣。”
玉榮說道:“也免得我這便宜舅舅以為了,這天家的富貴好享受,就真個得意妄形的給聖上招來了麻煩。”
“朕了解梓橦。你去敲打敲打也好。”
正統帝同意了皇後的做法。
在正統帝的心中,他還思量了一件事情。
過後,一定跟李善叮囑了,讓李善查一查。朕當年與皇後還有什麼交集啊。
想一想,當年與皇後的一段情。
正統帝有點兒小在意的。
次日。
坤寧宮。
玉榮招了孫太醫。
“臣拜見皇後娘娘。”
孫太醫給親外甥女行了禮。
哪怕是長輩。
這倒底國禮在前。
“免禮。”
玉榮很淡然。
“賜座。”
她又吩咐了一句。
“臣謝皇後娘娘賜座。”
孫太醫又說了一句。
“聖上的賞賜,您可收到了?”
玉榮問了一句。
“聖上隆恩。”
孫太醫聽了這話,那是滿麵的榮幸啊。這等厚賞,一來了京都就有了。
孫太醫心中還是得瑟的。
做了官老爺。
五品官在孫太醫的眼中,已經是高官了。
畢竟,一個縣城的百裡侯,那縣令老爺也才七品官。
“滿意否?”
玉榮問道。
“滿意,哪能滿意,這是聖上隆恩。真真是祖墳冒青煙,得了聖上的看重。”
孫太醫回話時,眼中全是歡喜。
就差笑得不見眼珠子,那眼睛快成了一彎縫兒。
“滿意就好。”
玉榮頷首。
“說起來,孫太醫是本宮的舅舅,這事情兒本宮告知了聖上。聖上的賞,也是賞了皇後的舅舅一份體麵。”
玉榮這般明確的講了話。
玉榮在盯著孫太醫的神色瞧了。
“您是本宮的舅舅,往後就莫要辜負了這一份體麵。若不然本宮可要重重的罰了……”玉榮說的意味深長。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9-0323:53:52~2020-09-0423:49: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白衣折扇19瓶;家有菜雞寶貝10瓶;玉煙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