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2)

皇太後與玉榮之間的談話,也是各自安了對方的心思。

對此,玉榮接受了。

畢竟,武秀秀這一個兒媳都接受了。

其它的,她也不再反對。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盼著四子禮哥兒將來能夫妻和睦。

這一樁婚事,在皇太後這兒落實。

然後,自然是指婚。

說起來,四皇子是年歲在三皇子後麵。

按說,應該是三皇子先指婚。

可皇太後的病情越發的嚴重。

太醫院的意思更明白,怕是年節前熬不過。

如此這般。

武秀秀是從皇宮離開,回了武府等了聖旨。

皇太後這兒,也是得了皇帝肯定的答複。

然後,一道聖旨下來。

武國公府。

全府上下的人,剛是接了聖旨。

賜婚的聖旨一下。

歸府的武秀秀的日子,更是被眾人捧了起來。

哪怕是武二太太在女兒剛回來時,那是心頭有些不滿意的。

可到底還是忍了。

一直到這一道聖旨下來。

武二太太又是滿麵的笑容。

武府裡。

國公府的世孫已經成婚。

如今未成婚的,自然便是二房大姑娘,二姑娘武秀秀,以及武秀秀嫡出的弟弟。

這武秀秀的婚事,是皇家指婚。

又是要嫁進皇家,做了皇家的兒媳。

武大太太就跟弟妹提了話。

“大姑娘的婚事,還是應該訂下來。若不然,姐姐不出嫁,姐姐先成婚,倒不成體統了。”武大太太這話提醒的,也是怕壞了武府的名聲。

“嫂嫂提醒的是。”

武二太太自然就應下話。

對於庶長姐。

武二太太的感覺不錯,倒底打小抱養在身邊。

說起來,比起親生的女兒武秀秀,這武大姑娘在武二太太的跟前長大,感情自然更好。

於是,武二太太一回了住的二房正院。

她就喚了武大姑娘。

“女兒給母親請安。”

武大姑娘給武二太太福了禮。

“起吧。”

二太太擺擺手,笑道:“今個兒喚你來,也是有一樁事情,要與你說說。”

二太太這兒,大姑娘一直挺巴結討好的。

對於嫡母,她可清楚著,她的一輩子婚姻大事,就是嫡母點頭之間的決斷。

這庶出的女兒,想討好了嫡母。

還要討好了嫡出的弟弟,這裡麵花了多少功夫,大姑娘自己最清楚。

“全聽母親的。”

大姑娘落了坐,坐在二太太的近前。

她是一乖巧的模樣。

打小抱養在二太太跟前。

奶嬤嬤也是一直哄了大姑娘,那就是要孝順了二太太。總歸,小時候不懂事,大姑娘還以為二太太是她的親娘。

等著懂事了,明白嫡庶之分後。

她跟二妹妹之間就是有些隔核。再然後,二妹妹進宮了,雙方也便是生疏。

現在大姑娘瞧著二妹妹歸府。

一回來,宮裡的聖旨就來了。

姐妹嫡庶不同。

這姻緣也不同。

要論大姑娘有沒有嫉妒,肯定有的。

可更多的,還是清楚的知道,這是命。嫡庶有彆,比不得,也不敢比。

“你的年歲,也應該訂一門婚事。前麵都與你相看過。我也挑中了三人。這跟你父親商量過。現在就問問你自己的看法。”

武二太太給了答案。

一說起了婚事。

武大姑娘是低了頭,還有些害羞的模樣。

哪一個未出嫁的姑娘,一聽了這事情,自然都是害羞的。

此時,她輕聲說道:“全憑母親做主就是,女兒信了母親的眼光。”

武二太太聽了這話後,滿意的點點頭。

說是問一問大姑娘的意思。

其時,還是武二太太做主的。

哪可能真讓武大姑娘做主?

這不過是做些麵子情。

在武二太太看來,這養在跟前的就是不同。

這很貼心。

比起親生的女兒秀秀,更是貼心了。

“好,好。你放心,母親一定給你訂下一門好婚。讓你風風光光的大嫁。”

武二太太笑了,還是執了武大姑娘的手,那是滿意的拍了拍。

武大姑娘這兒是一個溫柔的性子。

一切由得武二太太做主。

那武二老爺那兒,武二太太就要好好的商量一下。

這不,等武二老爺一歸府。武二太太就讓人請來。

“老爺。”

武二太太說道:“有一件事情,要說老爺商量商量。是關乎了大姑娘的婚事。”

“太太看中了哪家?”

武二老爺問道。

顯然在武二老爺的眼中,武二太太會問了話。這必然已經有了相中的人家。

武二太太點點頭。

“相中了幾家。可還要跟老爺議議。這各家自有自己的優點。”

武二太太說道:“還是盼著能給大姑娘挑一門親,也能給老爺結一份助力。”

聽著武二太太這麼一提。

武二老爺來了興趣,他說道:“說說,我仔細聽聽。”

武二太太遞了一個小冊子。

“上麵情況詳儘。”

武二老爺接過去,仔細的看了。

武大姑娘的身份擱這兒,她是庶女出身。到底矮一頭。

武二太太挑的人家,也是有講究的。

要麼,是勳貴人家的庶子,這庶子配庶女,很般配。

可這等人家裡,庶子一般都給養廢了。

庶子將來得一份家業。可以說,養活妻兒都勉強的事情。想有多大的做為?

很難。

至少,武二老爺沒聽著哪府上,哪個庶子顯露什麼真本事來。

庶子不成。

至少,勳貴家的庶子不成。

勳貴府年資源,就那麼多。那肯定緊著嫡子嫡脈一係。

勳貴這拋開。

這庶長女的婚事。

能挑的,便是文官、武官。

文官家,也是一個庶子。

可這庶子卻已經有了舉人的功名。這就不錯了,前途可期。

當然,這能不能考上進士,這是一個問題。

文官的升遷也不容易。

那可能熬一輩子,熬不出來一個進士,舉人的功名有補官的資格。

問題在於,這一個庶子可能得不到家族中的太多的資源。

這又回到了一個原本的問題上。

這等舉人的前途如何?

這有可能一飛衝天,畢竟,科舉之路,有上升的通道。

更可能就是汲汲無名。

科舉途上,人太多,官帽子太少。

除此之外。

還有一個備選。

這一個是武官。

武官倒是有官身的,已經四品官。

四品官,也是一個官老爺。

在京都當然不算什麼。

可到了地方上,也是一個大大的官老爺。

當然,這一位要與武二老爺求親的,這一位的年歲比武大姑娘年長了十五歲。這是娶填房。

武二太太專門標注的,這一位的府上,有一個嫡女,兩個庶女。

沒有庶子,也沒有嫡子。

隻要武大姑娘嫁過去,那能哄好了夫君。這一輩子就能過得順遂。

畢竟,這一位武官府上,上頭沒有直係的長輩在。

一嫁去,那就是做了當家主母的。

“已經做了四品的武官。倒有本事的。”

武二老爺指了最後一個人選。

這一個人選,優點就在於,這已經是官老爺。

這官帽子穩穩的戴在了頭上。

武二太太一瞧了後。

她懂了。

其時,這三個人選。

武二太太真用足了心思。

若是嫁進勳貴人家。

這沒有分府前,就是靠著勳貴府上過日子。有一個爵位庇護,小日子能過得有一個保障。

至於夫君上進不上進?

這要看本事。

勳貴府上,好歹有一份祖業。

若是嫁進文官府上,那也是夫君已經有了功名。

未來能不能更上一層樓。這看命。

最後這一個武官。

武官家的規距,可能是最鬆弛的。

當然,這有好處,就是一進府是當家主母。

其它的兩戶,可要從小媳婦熬起來。

媳婦熬成婆。

這裡麵的門道,也多得緊。

武官有不好的,就是這人的模樣嘛,可能不那麼的合乎了這一個時代女子們的審美。總之,就是醜了點,凶悍了點。

“這一個人選不錯。大姑娘一嫁進府,也是給府上添一門好姻親。”

武二太太不會說的,就是這人再添兩歲,都能跟武二老爺稱一聲兄弟。

這倒底是年歲大了些。

可武二老爺顯然看了這一個人選。

武二太太就會逆了武二老爺的心思。

哪怕武二太太最初看上的,是那一位文官家的舉人。

“老爺,這事情我會辦妥當的。”

武二太太笑著應了話。

武二老爺也是點點頭。

武二老爺不會講了,這一個人選,這一個未來的女婿,他是認識的。

這一人在京都裡,還是交友甚廣。

前些日子,這人與武二老爺結交過。

那等豪爽,是一個人物。

武二老爺瞧著,這是性情相投,是不錯的。

如今對方缺一房妻室。

他做了嶽父大人,在武二老爺心中,也是隱隱有些歡喜。

這等小怪癖,武二老爺不想多提的。

當然,更可能也是因為武二老爺知道的,這一位家財頗豐。

背後嘛,還是有靠山的。

京都,坤寧宮。

玉榮聽了小桂子講的話。

她是愣了片刻。

然後,說道:“這般說來,結果不錯。”

“回娘娘,確實收效甚好。”

小桂子遞了成果。

玉榮接過來。

她打開了那一個小包。

那裡麵的是小小的一包鹽。

不是粗鹽,而是精鹽。

這當然不是煮鹽。

不是現在揚州與蜀州兩地的鹽。

而是玉榮一直琢磨了的曬鹽法,這是製出來的鹽。

花的功夫很多。

為了保密,一直是在離著海邊不遠的小島上,那是開了鹽田。

總歸,現在出了成果。

玉榮很滿意。

“如此說來,產量如何?”

玉榮又是關心的問了話。

小桂子再是遞了一本小冊子。

玉榮接過來,又是仔細看來。

上麵羅列清楚,這每月的收獲。

玉榮看得滿意。

“好,很好。”

玉榮點點頭。

鹽,在這一個時代裡,跟錢沒兩樣。

至於玉榮的做法?

自然便是想著掙了錢。

至於跟皇帝出主意,改了鹽法?

那不存在的。

鹽鐵兩稅,這是國營。

她這一插手,裡麵問題太多。還可能給自己招來了無數的敵人。

沒手段,沒能耐時,最好安份。

而且,皇帝如何想?

又不知道。

玉榮能做的,就是也安排商行,也是經營鹽業。

在裡麵慢慢再摸清楚著鹽商們的底線。

打不倒,乾脆混進去。

等摸透了,真有法子一下子利落的解決乾淨時。

再跟皇帝提不遲。

顯然提了?

玉榮懷疑,她會給彆人做了嫁衣裳。

她是皇後,不是皇帝的謀臣。

這裡麵的分寸,還是要拿捏的。

“這事情小桂子,由得你安排。本宮信你,把守住風聲。”

玉榮叮囑了話。

“奴才謹記。”

小桂子應了話。

“那便是按之前的計較,在內務府下麵也開一家商行。就是行了鹽業之事。明裡做了官鹽,暗中可以慢慢查了一些鹽業方麵的底細。”

玉榮說道。

“奴才領旨。”

小桂子回話時,是非常的恭敬。

“嗯,本宮這兒,還新得一塊好硯,賞了你家小子。你家小子在五皇子跟前,也是一個機靈的。”

玉榮對於小桂子的養子,還是滿意的。

這是一個不錯的孩子,還是能勸一勸小五。

“謝娘娘的賞。”

小桂子得了賞,這自然是高興的。

至於養子做了五皇子的伴讀,這是皇後娘娘給的恩典。

對於伴讀挨打一事。

小桂子沒覺得有什麼錯的。

這想出頭,就要吃苦。

這天下間的富貴,哪處都比不得皇宮。

能做了皇子的伴讀,就是前途在望。

這本身就是兩相情願的事情。

玉榮滿意的是內務府又開了新財源。

可能的話,若是能將來內務府裡的勢力更壯大了,能為改製鹽業的事情,那是出一份力。

當然,現在沒可能。

玉榮這邊是想了許多事情。

也是一步一步來,肯定不可能一時急於的求成。

正統十六年。

冬。

皇太後還是沒能熬過去。

在這一個年的臘月時。

皇太後薨。

皇太後的過逝,對於後宮而言,就是翻開新的一頁。

可謂是壓在玉榮頭頂的一座山,那是倒了。

玉榮的感情是複雜的。

對於皇太後她要感謝。

可對於武家的感觀,玉榮又不是那麼喜歡,可以說討厭。

現在呢。

她卻要多一個武家女做兒媳。

皇太後薨,這是國喪。

皇帝都罷朝三日,以示哀思。

皇太後的身後事,更是隆重。

當然,也因為皇太後的薨逝,來年的皇家大選,這是推遲了一年。

正統十六年過去。

正統十七年來到。

因為國喪。

這一年,皇帝的萬壽節沒大辦。

玉榮的千秋節亦是如此。

這一年。

玉榮多是安份的儘了她的皇後本份。

她不多添了什麼麻煩。

她隻是等待了她的果實。

倒是東宮的太子越發的順風順水。

似乎一切的好事,都是向著東宮而去。

三皇子司馬賢很有壓力的。

若是以往,他會跟四弟談心。

可四弟指婚後。

這一兄弟間的感情總感覺著,似乎出現了一絲的隔核。

倒是四皇子、五皇子兩個在奪嫡上,那是避之的皇子。

這兩人走到了一起。

那是當一對逍遙皇子。

四皇子司馬禮的態度,就是做一個安靜的皇子。

他的一輩子就是一個富貴閒人。

五皇子司馬逸純粹是陶氣。

那是愛玩的性子。

正統十七年。

秋。

九月十五日。

這一天是皇長孫的拭兒禮。

因為國孝中。所以,依然沒大辦。

東宮,太子妃瞧著簡陋的試兒禮。

她心中自然是為兒子委屈的。

可是,沒法子,這在國喪中。

一切得從簡。

倒是皇帝在今日,給皇長孫賜了名。

司馬治。

這一個名字賜了。

也正式給皇孫上了皇家的玉碟。這便是正緊的大皇孫。

東宮。

太子妃摟了兒子。

她是心疼了自家的孩子。

這可謂是她的心肝寶貝。

怎麼疼,都是覺得疼的怕少了。

這太子妃的做派,直惹得陳良娣、安良娣二人的羨慕。

至於嫉妒?

這二人還不敢。

這可是皇孫輩的獨苗苗。

多少人在盯緊了。

陳良娣、安良娣可不傻。

她倆膝下無嗣。這要爭,也是趕緊的早點為皇家開枝散葉,早點有親骨肉。

若不然,一切就是一場空。

等著秋過,冬來。

等著臘月時,國孝過了。

此時,也是近了年節。

一年又是要翻過一頁。

臨了新春。

皇家為了除舊迎新,也是非常的喜慶氣氛。

坤寧宮。

玉榮這兒在忙碌了,關於年節裡的皇家宮宴。

以及皇家祭祖。

這些事情,可都不能馬虎的。

好在,都是年年如此。

這習慣了,也便是沒覺得真累人。

等著正統十七年一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