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建設昭州6修路(1 / 2)

第一百零五章

昭州城三大巨頭陳林黃三家, 今日赴同知顧大人的宴,送的禮差不多齊平,而近幾年擠進昭州的李家, 其實與三家在昭州發展的年歲差不多,甚至久一些。不過李家方性強, 霸占著沿海的個府縣容管、吉汀,是真正的土主。

四家說進府聊, 可聽到後頭唱禮報數,頓時腳步移不開了。

李家四百。

王家六百。

分支一脈的黃家五百。

同樣姓陳,可不是一族的陳家四百。

……

人人比前頭的大族強。

有意思啊。來之前說好的陳林黃三家彼看了眼,露個皮笑肉不笑的笑, 雙手抄著袖筒,嗬嗬、嗬嗬。

商人重利, 昭州本來就窮, 市場就這麼大一塊。三家占了,勉強擠進個李家,這麼多年格局未變, 如今好不容易來了個新官爺,底下的心思活泛,想冒頭了。

憑什麼就四大家吃大頭,們占小頭?不就是送錢巴結嗎,們也能成啊。

若是整個昭州商行固若金湯, 團結一致,就頭疼了。不過這種可能極少,黎周周跟相公說:“姓氏不同,買賣市場就這麼大,你賺多了, 彆家就少賺了,總會有人心裡不服氣的。”

“還有彆看是一個姓,可支脈不同,黃家鬨得最嚴重,分歧最多,如今東邊的黃家看不上本家黃家,嫌黃家家主太過無能,原本明明是黃家略一頭,如今被陳、林家壓下去,窩窩囊囊的。”

“陳家則是如今的家主陳富太過霸道,對下麵的支脈壓得狠,矛頭藏在裡頭,敢怒不敢言。”

可如今顧兆這一招唱禮,明晃晃的陳家支給對立起來了。

就說陳富如今,頂著其三家的看笑話目光,麵上還是笑嗬嗬,是看支脈陳家表弟時,略有幾分咬牙切齒,“了不起了啊表弟。”

陳表弟是心裡尷尬,哪裡想過會被湊到台麵上,這會打哈哈笑聲,不敢得最家主,甩鍋給底下人,“不知道哪裡做的,給添錯了,我不知道。”這還算好的,起碼麵子給家主留了。

而黃家一脈,則是明晃晃的端到台麵上,雖是一個黃字,可成了家。這才進第一道門,說好的團結,鑼鼓一敲,四分五裂。

黎家府邸前頭個院子,正院子氣派敞快大,是男家主書房、會客的,旁邊側著的二層小樓小院子,則是來招待客人居住過夜,現如今六位鏢師暫住在裡。

單說現在,各路商賈陸陸續續的邁過第二道門。院子也沒什麼景好瞧的,昭州城高皇帝遠,當富商積累十幾年的財富,衣食住行比當官的還講究精致。

沒什麼好瞧的,也要吹著客套句。

“顧大人這府邸就是好,這葉子長得綠油油的。”

“人傑靈,可不得沾著靈氣。”

大家夥是各自聊著說著,踏過拱形小橋,到了正院子,裡經布置好了,院子四周是放著長條桌,上頭鋪著桌布,有吃的酒水點心,中間敞快的空一條條硬板凳拚著一排排的。

眾人:……

怔了怔,還、還挺新奇的?

“這是京裡的講究?”

“不知道啊。”林板也懵,“沒見過,真第一次見。”

以前參加陳大人府邸舉辦的宴席,也是大圓桌,能與陳大人同桌的每年也不過幾個,後頭按著位置分,有的快坐到正院門口了。

這就是吃宴席。

顧大人這塊倒是稀奇,全是長條板凳不說,桌子還離得麼遠。

黎府的管家招呼各位板不必客氣,先些酒水點心歇一歇。眾人便圍著長條桌去賺看一看,還以為是什麼,是昭州的水果,不過小瓷碗裝著,一些小盤子的點心、肉類。

旁邊是有盤子有筷子。

酒水是小酒杯,沒了自己添——這咋還要自己動手。可在顧大人盤上,大家第一次見這種宴席,一個個心裡想這是京裡的規矩吧,肯定不能露怯,因個個小心,同時拿眼睛瞅同行看彆人咋吃。

大家夥吃吃喝喝約有盞茶的功夫,彆看這分量少,可花樣多了,輪著吃一圈,在喝喝,還真略微有幾分飽了。尤其是肉類,也不知道怎麼做的,味道稀奇,剛吃第一口吃不慣,可越嚼越上癮,不由多來了幾塊。

黎府下人收拾的勤快,空盤、過的筷子收拾走了,換上新的。

今來黎府的商賈差不多有六十多人,要是擺桌子吃席麵得六七桌的準備,再者,今不管是顧兆還是這些商賈,不是真心來吃席的。

大家各有心思。

乾脆自助餐和投標形式。簡單快速些。

“顧大人顧夫人到——”

管家喊了聲,眾位商賈不管是吃的、坐的紛紛放了手裡東,整了整衣衫站起來,紛紛行禮。

顧兆和黎周周一同來。

“各位板客氣了,入座吧,咱們坐著聊。”顧兆笑眯眯的說。

眾人一一落座硬板凳,這坐法還有講究,若是按照曾經去陳大人兒赴宴講究,第一桌子自是四家連著陳大人的家屬,湊個一桌。可現在硬板凳,一條能坐十個人,顧大人顧夫人在前頭台階上單坐著。

第一排空來的位置——

一些商戶心裡活泛起來,可不敢上前,便聽前頭顧大人笑嗬嗬說:“大家彆客氣,第一排再來幾個人,我一會要說事,太後了彆聽不清。”

既顧大人發話了,活泛盯著位置的率先是王家,落座在一排。有了王家這個開頭,前頭的又去了幾人,是今日送禮送的厚重的。

坐定了。

顧兆先說:“這是我夫人黎周周。”

眾人又起身見禮了一次。

“諸位客氣了。”黎周周點了頭算回禮。

顧兆笑眯眯說:“不多禮了。”後開啟拉家常模式,說:“我們一家初來咱們昭州,一下子就喜愛上這裡了,方敞快大,百姓樸素熱情,最主要是咱們昭州東多寶貝的多。”

底下商賈們:……

之前沒見過顧大人,光聽來之後的事跡,聽起來像是個嚴肅清明的,可今一見又不對了,笑眯眯的不說,這會一番話顯是有示好之意,聊起了家常了。

“……像是我家福寶就愛吃魚蝦,咱們昭州吉汀、容管的蝦快頂我手掌大了,蝦肉鮮美,清蒸了什麼不沾空口就能吃,十分鮮美。”

“水果我們一家是北方人,到了昭州水果可沒停下來過,之前從鄚州過來,吃了荔枝,我說句私心話,咱們昭州的荔枝是比鄚州長得好,又大又甜的。”

這話說的在場商賈紛紛點頭應和,說到心坎裡了。倒不是因為顧大人誇昭州荔枝,而是因為顧大人踩鄚州!

昭州經商的就沒有不討厭鄚州的,因為州離得近,昭州有的名特產,鄚州也能生長,加上鄚州理位置比昭州好,比昭州富,昭州的商戶想貨,鄚州就壓,要是借路往北方運,要被扒皮交過路費,還要交保護費。

明明們貨品好,可賺不到錢啊。

顧兆這一手拉踩,商戶們對著顧大人是親近幾分,不管是麵上的還是客套虛偽的,反正這會紛紛點頭說顧大人說得對、說得好、可不是嘛。

“可惜這鄚州位置比咱們靠北,路也好走些,咱們幾個荔枝的鎮子,有些遠,荔枝長來了,送咱們昭州城費事,彆提運到北方,諸位不知道,北麵人可沒見過咱們昭州這些水果,平時百姓多吃棗子,哪裡有咱們昭州的水果花樣豐富。”

“可惜。”

商賈們便跟著顧大人一同麵上唉惜,心裡想,說來說去原來是說到了路上,顧大人要修路,大家夥知道,可修路跟們有什麼關係?

讓們送銀子?

“咱們昭州多是發財路,可路不好,就全堵上了。本官到了昭州,想必大夥也知道了,要修路,修水泥路,一忙活一個月有餘,如今才得了空,今也不說麵上話,本官薄酒粗茶招待諸位,多謝諸位的捐銀。”顧兆伸手,蘇石毅遞上了賬本。

前排四家:捐銀!

好像剛進黎府大門是聽到捐這個字,不過因為鑼鼓敲的響,報的數字響,忘了揪這麼一個字。原來真的是捐銀。

這下子——商賈們肯定是不樂意的,送官爺銀子是送到官爺腰包裡,是私人的人情關係,可一下子成了捐,就不是人情了,是免費的。

彆說小商賈,就是前排坐的,如今個頂個的臉色不怎麼好看。

顧兆全當沒看見,笑眯眯的看完最末賬冊,遞給了周周,這才說:“今個來了六十三位,總共捐銀萬三千,大家太熱情了,尤其是王家——王板是哪位?”

本來不咋高興覺得被陰了的絲綢莊王板,這會被顧大人率先點了名,臉上表情還沒遮掩完,先趕緊舉手,說:“大人,是我,我在這。”

顧兆親自站起來過去,笑嗬嗬的握了握王板的手,說:“好啊,王板是個心善的,周周,幫我王板名記下了,不能白虧了王板這六百銀子。”

王板渾身的血這會衝到腦子裡了,臉色漲紅,不知道說啥。

因為以前每年給陳大人送孝敬銀子,可從來沒有這般待遇——當著昭州城所有商戶板前誇一人,還說不能虧了。

這可是何等殊榮!

“咱們昭州修路,王板挑一段經常走的,水泥路上立個功德碑,就取名王家功德路,讓咱們昭州百姓記在心裡,每每走過路,要感謝王板的捐銀,不能寒了善心人的心,是不是?”顧兆言辭懇切說。

王板激動的哪裡說得什麼話,不住點頭,又說哪裡、哪裡,哪敢,可想了不對,改口說:“應該的應該的,路真叫王家功德路?”問的是小心翼翼的。

“自,王板要是想添名字也行。”顧兆環視了一圈,說:“說修橋鋪路福澤後代,王板的捐銀善心自要記下,讓王家子孫看看,當初祖上是多麼的仁厚,即便是做了商賈,也是有氣節,心裡裝著百姓的商賈,和普通見財眼開、欺詐民利的商戶能一樣嗎?”

“自是不一樣的。”

王板是被誇的飄飄了,下人人說商賈賤,沒位,子孫後代當不了官,生見了爺腰矮一截,可如今在顧大人口中,就是有氣節的商賈了,是不同一般的。

不一樣!!!

王板一激動,就說再捐五百。

顧兆詫異、感動,握著王板的手差點懷安慰熱淚盈眶起來,扭頭跟孟見雲吩咐,“拿筆來,本官今日見到如慈善商人,要記,要誇,要獎勵。”

這筆墨早早準備好了。

顧兆之前的字不成,在翰林院當官三年,後來拜師練得多,現在的字有些風骨了——家師親口說的,不錯,頗見幾分風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