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肩王震怒之下,並未給豐州留駐守軍,還是幾位將軍冒死勸諫,才留了四萬人馬,就像容燁猜想那般,帶著十萬軍進京了,所到之處,有官員死守全城百姓的——最後自然是抵不過十萬大軍。
也有見到大軍逼近,匆匆早早的開了城門,攜百姓跪下稱皇。
意思歸順了並肩王。
六月底,天順軍一路幾乎沒什麼磕絆抵達了京中軍師重地,隻要衝破了下京關,再走六十裡路,便到了京城,那後頭沒什麼兵力軍隊。
下京關原先守城軍隻有一萬人,經曆了上次輔政王殺回京城而後自立並肩王的事後,跑路的天順帝回到京中,攤開了堪輿圖,第一個點便是調了其他兵力緊守下京關。
如今下京關兵馬在五萬人,可對上並肩王的十萬大軍,守城負隅頑抗不過幾日,定是城敗,到時候惹怒了並肩王,滿城百姓以及守城將領性命如何,自然可知。
京城皇宮內。
“十四隻帶了四萬兵馬?這個混賬,八萬的兵馬怎麼隻帶來一半?算了算了,先讓他趕緊到京城外守著。”天順帝在紫宸殿踱步。
原本曆無病帶四萬兵馬該去下京關增援的,但提前被京裡天順帝給劫了兵——天順帝讓曆無病帶兵守在京城外,算是第二道防護。
這是誠親王給出的招。
聽到並肩王帶十萬軍打過來的天順帝早都嚇破了膽子,此時哪裡還有腦子去思考下京關那一城百姓和五萬兵馬,隻有一個念頭——朕不能死。
五萬兵馬和全城百姓性命比,能有他真龍天子命貴?
十四接到了消息,便駐紮在京城外,而後一身盔甲匆忙進宮麵聖,意思就一個:要是現在大軍留在京裡,下京關五萬兵馬根本抵擋不住多久,到時五萬兵馬死傷了還好說,要是被並肩王充了豐州軍——
那並肩王就有十五萬大軍,可以說整個大曆想去哪裡去哪裡了。
十四帶來的這點兵根本不足抗衡。
天順帝聽了心驚膽戰,可還是不想放十四去下京關,十四卻說:“聖上,我帶兩萬兵馬增援,留下兩萬我讓副將護送您去行宮避暑。”
“這樣好!”天順帝一聽當即拍手定下來了。
曆無病便帶著兩萬兵馬前去下京關增援,剩下的兩萬護著天順帝往東北方的天河避暑彆宮去了。
八月。
北方大亂,蕃國茴國借機而動,茴國突破了豐州軍駐守,蕃**氣勢高漲,舉國家兵力逼近戎州邊界,發出震天的殺聲,而戎州軍也麵部改色,孟見雲帶領軍隊,一張張陌生的□□機床對準了蕃國——
同時,原本帶兩萬兵馬增援下京關的曆無病,去晚了——下京關駐守將軍抵抗三日,結果不知被並肩王怎麼遊說許諾了什麼,最後是大開城門,不過駐守將軍在城門開啟那時,自刎身亡了。
隻希望並肩王彆傷全城百姓性命,厚待剩下的兵馬。
並肩王自是大喜,將剩下的兵馬收編,而後長驅直入,直奔京中。
曆無病聽到探子來報消息後,便當機立斷下了吩咐:“進山!”先避讓,而後等並肩王走了後,一麵派人去戎州傳信,另一方改了目的地——
“去豐州。”
九月,戎州的炮火震天,逼退了蕃**十幾裡外。容燁征調了三萬兵,接到曆無病的信,當機立斷,做出了一個果決且大膽的決定——
從蕃國騎兵直逼茴國。
蕃國與茴國相近,且平原草地多,若是帶兵走城中中原地帶,那得繞路——那邊沒水泥路。
征調的新兵駐守,王虎帶兵操練守住戎州,逼得蕃國再退即可。
孟見雲和容燁帶四萬老兵,包抄突襲茴國後方。
同時九月中,北方陣雨,氣溫驟降。
並肩王帶大軍追上了天順帝聖駕——天順帝跑路時聽了誠親王的,一路還還分散兵力為了‘引人耳目’,讓並肩王不知道哪一路才是真的聖駕。
這樣確實是跑路順暢,也確實是讓並肩王認錯了幾次——其中的聖駕也並不是空的,裡麵有皇後妃嬪、母後皇太後,將親近的比如天順帝親娘聖母太後,還有並肩王王妃等都帶在身邊。
……不提引開並肩王假聖駕的下場如何。
一場秋雨,大軍困住了真的天順帝聖駕,此時護送天順帝的兵馬隻有三千多人,而誠親王自告奮勇第一個表示要分散並肩王注意——帶著兩千人跑了。
此時不知道人在何方。
九月底,已有消息傳出,並肩王造反,與天河行宮八十裡一城鎮殺了天順帝,連同天順帝生母,聖母皇太後以及容後,包括一眾嬪妃,天順帝的幾個兒子公主等等。
弑君殺母——哪怕這是天順帝的生母,可容太後畢竟是登在冊的太後,那名義上就是並肩王的母親,此舉為天下不容。
十月並肩王率軍回京,準備之後的一切事宜,比如登基、改年號等等諸多事宜,此時的並肩王都想好了,這次誰再敢攔,通通都殺了好了。
天河路遠,不亞於是極南的昭州位置。
消息閉塞,就算是快馬加鞭回報戰事,一去也是一個半多月,天河的並肩王帶著大軍路上走的慢,消息還停留在曆無病帶了兩萬人馬去豐州了。
不亞於是找死。彼時並肩王並未放在心上。
豐州都是他的心腹大將,根本沒想過會歸順十四,那邊還是四萬守軍,對付十四怎麼也不會落於下風,不管哪個方麵,並肩王都是輕蔑的。
更彆提如今並肩王滿目仇恨隻有手刃天順帝,以報趙家一家滅門之仇,報並肩王嫡長子中毒而亡之仇。
之後一切塵埃落定,大軍走的慢了些。
十月,戎州蕃國發出議和投降,一退再退。而茴國更是自顧不暇——他們的王被曆無病殺了,整個王庭大亂,開始爭奪王權。
天順帝被逆賊曆瑉殺害消息傳遍了大曆。
曆瑉乃二皇子名諱。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容燁親自寫了檄文,告天下百姓,叛軍逆賊曆瑉十大罪狀。檄文一出,大曆百姓文人嘩然,自是紛紛寫文上書支持曆將軍正義之師,將逆賊伏誅。
曆無病不負所托,率軍堵住了並肩王回京的路。
這一戰勢在必得。
十一月,逆臣曆瑉伏誅,曆無病攜大軍班師回朝——
十二月,京裡下了大雪,積雪寸尺厚,也遮蓋不住那些門閥世家貴族們的血跡……
昭州,黎府。
顧兆幾次下筆,刪刪修修的,黎周周在旁看著,說:“相公,你若是不想辭退,便不用,我看小容不是那般的人。”
“還是辭官吧。”顧兆在下半年幾乎是天天在大後方做火器,也不用他搓東西,就是整日的炸天響,前方血流成河,他在後方聽忠七回報消息,幾乎是十天半月一個變。
節奏太快了——全是他的‘功勞’。
到了如今炸聲沒了,又像是回歸安寧,顧兆便有些害怕,他看出來了,曆無病和容四就是天生一對的料,一個善武一個善文鬥心眼,這大曆的皇位早晚都是曆無病坐著。
他還是早早退吧。
昭州鐵礦瞞而不報,還有這火藥——
現在是功臣,可人心不可測,尤其是有了權勢。沒看曆史上,狡兔死走狗烹,飛鳥儘良弓藏——
他就是那一把良弓,還是自己藏著吧。
如今還能全身而退——顧兆對此時的容四和曆無病還有點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