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十
幾十年前,東西坪兩村家裡是青磚大瓦房是五根手指頭都能數出來,那會誰家蓋這個,在村裡那是這個——豎大拇指的。
主人家在村裡溜達下田,走出去腰杆子都是直的,村裡人露在外頭的產業就倆,田地莊稼、屋舍院子,誰家院子地夯實有院牆,誰家屋子蓋的多,誰家田肥莊稼收成好,這都是能看在眼底的。
這兩樣,閒了沒事誰家誰家都能聊一下午。
哪家的院子蓋的周正,那青磚可真是漂亮,瓦疊的屋簷也好看,院子大敞快地夯實實的,收成時曬麥子稻穀那多好啊。
青磚瓦房有了,地位就有了。在兩村,尤其是西坪村,第一個例子就是黎大家。
“剛分出來的時候,黎大窮的喲,那一間茅草屋還是村裡人看不下去幫忙給砌出來的,那會有個啥院子,長得荒草都比黎周周高,分出去了,鍋碗瓢盆都湊不齊數。”
“正主家就是他爹娘住的院子,那會多敞快,好幾間屋,給黎三還有個書房,說是專門看書寫字用的,你說說,黎大那會和周周住的是啥,黎三那房是屋子多的住不開。”
村裡人說起這個可不困,很是有精神頭,不管說幾次那都高興。聽的小娃娃們也高興,哪怕知道後頭啥情況,每次大人磕牙說嘴聊起來,小娃娃們都興致勃勃往跟前紮著聽。
跟聽故事似得,多有意思啊。
“那會黎三還沒去府縣,我記得分家後在村裡住了幾年,黎大日子過得緊巴可憐,說句難聽的,那會黎大在村裡真是這個。”比劃了小拇指。
一個鰥夫,帶著個小哥兒,又窮又沒個男丁,地裡幾畝薄田,以後日子能過的哪兒?沒好日子,那苦日子一看就到頭了。加上還有黎三黎二兩家作對比。
那會黎大在村裡有啥地位?那是村裡半大小子見了也不咋叫人的,打心眼裡看輕了黎大,就沒把黎大當輩分高的。
“後來呢?後來是不是要招官老爺了?”小娃娃迫不及待提前說禿嚕了嘴,這前頭苦日子聽久了就愛聽後頭氣派威風的。
誰知大人卻說:“那還早呢。是黎大家蓋青磚瓦房大院子,這是黎大自己本事,掙來的家底。”
那是黎大在村裡第一次‘出風頭’,之前在村裡就沒人把黎大當個‘人’看,不是說欺負黎大,黎大那個頭力氣誰敢欺負,就是不在意、沒人聽你的話、村裡辦紅白喜事要跑腿辦事的,誰都想不起黎大來。
彆看是給主人家幫忙跑腿的事,能攬下這個事,說明此人在村裡那是得人看得起,是有幾分體麵和地位的。
但黎大就跟隱形人一樣,過去那幾年,過的苦哈哈,灰頭土臉衣裳破舊打著補丁,村裡剛開始對黎大和黎周周有同情,可同情久了,那就是瞧不起瞧不上了。
黎大說蓋青磚瓦房,請村裡叔伯幫忙,消息一出就炸了圈。
那時候村長驚了眼,說:“蓋啥?青磚瓦房?真蓋啊。”
“真蓋。”
“蓋幾間?擱我說,不然就是開了院子,屋頂換瓦片,多蓋幾年……”
黎大定定說:“都蓋,後頭正大三間,左右灶屋和放糧食的,都蓋。”
這可讓村裡人好一頓驚,這麼蓋可費不了銀子,算下來得二十三四兩了吧?這次之後,村裡人像是第一次才認識黎大一般,沒成想一聲不吭,窮了這麼多年,一出手就是個響亮的。
院子蓋好了,黎大自此後在村裡就有名有姓了。
“你們現在這些娃娃,好日子過慣了,不知道攢磚瓦房的辛苦,一生下來就蓋好了,睡在磚瓦房裡多好啊。”
“磚瓦房有了,才能踅摸個好媳婦。”村人說。
小娃娃就害臊,也有向往的。
那時候黎大院子剛蓋個一半,就有媒婆踅摸過去找黎大說親。說你鰥夫這麼多年了,帶個哥兒辛辛苦苦的,家裡總是要有個女人給你洗衣做飯暖被窩的,我這兒有個好的,還是黃花大閨女就是家裡窮了些……
不過黎大沒答應,哪怕後來院子都蓋起來了,家裡門檻能讓媒婆踩踏了,是介紹什麼的都有,還有介紹哥兒的——因為黎大把先前介紹姑娘的都給拒了,媒婆就琢磨了下,想著黎大前頭那位是個哥兒,肯定愛好這個,那就踅摸哥兒吧。
結果還是給拒了。
那時誰都不知道黎大咋想的,你說苦了小半輩子,如今屋子也蓋了,黎周周也大了,這會不就是享福了,再娶一個好好過日子。誰都沒想到,黎大是院子蓋好出了一回風頭,之後又是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的,一乾幾年,在之後又出了回風頭。
給黎周周招婿。
十八兩銀子呢。
“能蓋三間大瓦房,擱在那會那可太多了。”
村裡小子聽得津津有味,對青磚大瓦房也是肅然起敬,沒成想以前那時候有這個房子是這麼厲害的。
“如今村裡家家戶戶都是青磚瓦房,還有水泥房呢。”村裡小子說道。
長輩笑的樂嗬,“日子好了呀,以前誰敢想家家戶戶都能蓋的起青磚瓦房的……”
不提後頭招婿的事,光是黎大憑本事先蓋那麼氣派的青磚瓦房就是這個——大拇指。
可能是村裡人念叨說得多了,五月初時,黎大一家竟是回來了。
其實黎大那輩走的差不多了,更彆提比黎大還高的輩分,村裡如今都是黎周周那個輩分的多,成了老人。如今的小輩年輕人自是不知道黎家那些事——太久遠了,可村裡盤著那麼個氣派的黎家大院,小輩們見了心生羨慕,回去就問家裡人。
長輩知道了就說,就學,小輩們對黎大家的事,那是知道的清清的。
兩村變化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