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智囊越王(修)(1 / 2)

大齡皇後 故箏 6250 字 3個月前

第十七章

蕭正廷不得不再進宮了。

他趕到永安宮時,太後正氣得摔打手邊的瓷碗,上好的祭紅瓷飛撞在桌角,碎裂的瓷片彈起來反倒劃傷了她的手指。

她疼得喊叫起來,永安宮內一時間變得更亂了。

蕭正廷不著痕跡地皺了下眉,但等邁進門後,他麵上表情又趨於柔和了,若仔細看,還能發現其中夾雜著點點憂色。

“母後。”蕭正廷疾步走上前,深深拜了一拜。

太後坐在椅子上,看也不看他,隻滿眼怒氣地盯著跟前的宮女。那宮女跪在太後腳邊,正顫抖著給太後的傷口上藥。

蕭正廷倒也耐心,又喚了一聲:“母後。”

太後這才冷聲道:“越王來做什麼?”

太後已順風順水太久,早忘記了上次吃憋悶是什麼時候了。近來發生的事,偏偏又件件樁樁都不合她的意。讓她退一步尚可,讓她退兩步三步,她就忍不了了。蕭正廷一張嘴,想必又是勸她的話……不聽也罷!

蕭正廷又上前幾步,盯著太後劃傷的手看了會兒,道:“母後生氣,怎麼反折騰起自己了?兒臣最近恰巧得了一盒藥膏,購自句麗國,塗抹於患處,待修複後不留一點疤痕。”蕭正廷歎了口氣,道:“待回府後,兒臣便讓人送進宮來。”

見蕭正廷並未提起滿朝爭論的事,太後方才覺得胸口那股氣順了。她轉頭正眼瞧了瞧蕭正廷,見他眼底含著擔憂之色,不似作偽,太後那口氣徹底地順了。

左右還有個蕭正廷與她站在一塊兒呢。她拿捏著他的權勢地位,再如何,他都不會背叛她。

太後臉上終於見了點溫和之色,她道:“越王有心了。”

“兒臣本分。”蕭正廷躬身道,並不邀功。

太後揮退了麵前的宮女,將蕭正廷叫到跟前來,先恨恨發泄了一通,將那群大臣從頭到腳罵了一遍。

“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會兒倒是會來教訓哀家了……想在小皇帝跟前賣好嗎?早些時候做什麼去了?”她罵完了大臣,又接著罵那個送去養心殿的女人:“果然是鄉下丫頭,行為粗鄙,麵醜心惡!竟然為哀家招來這樣大的麻煩,反倒讓這些狗東西將罪責都算在哀家的頭上了!”

蕭正廷口吻平靜地道:“此事並非母後之過,不管那丫頭聰明還是蠢笨,討喜還是引人厭惡,若有人要借題發揮,最後還是這樣的結果。”

太後眉心皺緊,問:“哀家這就讓人去將那丫頭帶回來……”說到這裡,太後緊緊咬了咬牙:“沒本事的東西!死了都是便宜她!”

蕭正廷道:“得有個藉口。”

太後皺眉道:“還要什麼藉口?就以冒犯皇上為名,處死即可。一個鄉下丫頭,難道還有人為她鳴冤不成?”

“那母後也得向祖宗請罪。”

太後眉毛一揚,不滿道:“哀家請什麼罪?你不也說了,這並非哀家的過錯,不過是彆有用心的人,刻意利用此事來指責哀家嗎?”

“這是個明虧,您得吃。”蕭正廷說到這裡,話又一轉,道:“不然,就得改個藉口。”

“改成什麼?”

“將她傳到永安宮,以她舉止粗鄙、惡形惡狀、不尊太後為藉口,再行處死。”

太後雖然對朝堂局勢看不分明,又因手握後宮大權過分自負,不過經由蕭正廷這樣一提醒,她倒也明白過來二者的區彆了。

拿冒犯皇上作藉口,便是將這條人命算在了小皇帝的頭上。不僅不能解決麻煩,反成仇怨。到了那些大臣的嘴裡,興許還要說她急於撇清關係呢。

但若是換成因冒犯她而被處死,便是將人命攬在自個兒身上了,隻要處理得乾淨果斷些。旁人倒也無從置噱。大臣們也不好再大肆宣揚,說一個丫頭冒犯了皇權,將皇上的臉麵踩在底下……隻能就此息事寧人了。

太後是不怕背人命的。想來想去這個法子對她都是沒妨礙的。

太後這才終於露出了笑來,她看著蕭正廷,低聲道:“越王實在宮裡貼心第一人,真乃哀家的智囊也。”

蕭正廷忙又笑起來,道:“兒臣說過了,這是兒臣的本分,兒臣還想著對母後關係不夠呢。”

一番話說下來,解了麻煩的太後已是眉開眼笑。

等蕭正廷離去時,太後自然又賞了他不少東西。

瞧著蕭正廷的背影,太後還道了一句:“哀家的娘家……倒是比不上一個越王。出了事,隻會讓哀家收斂、忍著,規矩行事!除此外,彆的辦法都拿不出來……要來何用?”

一旁的大宮女笑了笑,附和起來誇道:“倒也不是娘娘的娘家不好,隻是越王殿下太過出色,有他關心娘娘,為娘娘出主意,彆的自然都靠邊站了。”

太後聞言,心下更覺高興。

大宮女一番話,又誇了越王,又奉承了她。

幾個小宮女也跟著道:“是呀娘娘,越王聰穎,年少有為,比旁的人強多了。這樣的人,對娘娘關心得緊,娘娘該高興才是,何必為那些小人生氣。”

“是啊,越王英姿,宮裡宮外不少人羨慕嫉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