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追糙漢
房梁裡,都是錢財。
原來地主真的留了不少東西,好多都是銀子。
如果隻有銀子還好辦,問題是,穗子發現了個小冊子。
打開,裡麵都是月本國的字,穗子隻看了幾頁就憤怒了。
這是個名單。
記錄了月本國在戰爭時期,強擄本地壯年勞動力做工,致其死亡的名單。
想必這家主人,原本也是跟月本勾搭,發了同胞的苦難財。
這是對曆史最好的見證,穗子看到後感覺血液都要凝固了。
她突然有了個不一樣的思路。
也許地主的後裔過來,並不隻是為了找錢。
或許是為了找這個本子。
這個記載了北方大地曾經受苦難史的同胞,曾經有過怎樣悲慘的本子。
“寫的啥玩意?”於敬亭看不懂,問穗子。
“我們該教育孩子,讓他們不要忘記曆史,牢記曆史,感恩先烈,奮發圖強。”
“......”
“報警,這些東西,得上交給國家。”
穗子覺得,這個本子,應該去它該去的地方。
比如,博物館。
於敬亭夫妻再次出了名,這次是因為他們倆上交了一箱子銀子。
發現這玩意後馬上報警,三間房的房梁裡都有東西,其中不乏一些珍貴的資料。
穗子一個銅板都沒拿。
她雖然愛錢,但這種刻著曆史和同胞苦難的錢,她一個子都不會動。
老於家娘仨也都覺得穗子做的好,北方人國恨家仇都是刻在dna裡,大義麵前,個人得失微不足道。
更何況自家也沒有虧,上麵除了給予他們錦旗獎勵,還對這個事跡進行了報道。
姣姣激動極了。
連續寫了一學期“我的好哥哥”作文,可算是能換個人歌頌了,改寫“我那心懷大義的嫂子”。
房子修到一半,出了這樣的差池,這房子是不能繼續住了,廠裡為了表彰於敬亭拾金不昧的覺悟,重新給了他兩套房聯排瓦房。
住房麵積一下增加了。
於敬亭打算把院子拆了,合並成一個大院,兩棟房子間的牆推掉,改成五間房。
這樣全家人的住房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姣姣終於可以有獨立的房間,不再跟王翠花擠了。
將來倆小娃長大了,也能有各自的房間。
隻是這樣改造工程就增加了,之前整的院子算是白忙活了,搭進去的人工和地磚也都打了水漂。
家裡需要買更多的磚和牆紙來裝修,房間多了,家具的需求也增加了,總不能空蕩蕩的住進去。
穗子扒拉著小算盤一通狂算,最後得出個結論。
如果要一步到位,她家這段時間奮鬥出來的小金庫,至少要下去一大半。
這就有點傷筋動骨了。
賣珍珠,賣金條,倒是能解決問題。
可是穗子覺得,這些都是家庭硬通膨儲蓄,非到萬不得已堅決不能動。
日子一下緊巴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