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說,陳滄為什麼查房不查彆人的,因為他不能查!
但凡住過院的人都會清楚一件事兒,你和隔壁床的病友不是一個主管大夫,那麼你的大夫查房的時候,對於彆的患者基本不會太過過問,說話也十分謹慎小心,基本上都很籠統。
為什麼會這樣?
首先你對人家不夠了解,在沒有十分了解患者情況,冒然下結論很容易出事兒。
其次,不同大夫有自己的治療理念和方案,很多患者生病了十分擔心啊,誰也想打聽一下,想要這也問問,那也問問,到了最後導致對自己醫生的不信任,引起治療效果不佳,甚至導致醫患糾紛的出現。
最後就是容易引起兩個醫生彼此之間的芥蒂。
所以這個東西十分複雜。
人心也很複雜。
急診內科和急診外科隻有在遇到搶救的時候才會共同協作,平素裡都是各自管好各自的病人。
……
……
患者在醫院衛生間出了問題,到底是誰的責任?
三個女兒,一個男孩兒,遇到這個事情之後,悲痛無比。
不過馬上,男子站了出來,希望得到一個解釋。
為什麼醫護人員沒有及時發現?
常麗娜的解釋很清楚,一級護理的患者,護士每個小時需要去兩次探訪。
而住院期間,需要家屬的陪護……
這一套工作十分成熟。
患者在住院的時候,家屬感覺患者問題不大,在普通的留觀室病房就行了,拒絕進入icu,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陪護等同意書,並且都一一簽字。
要知道,在icu一天一兩千塊,很貴的。
普通的一級護理也就幾十塊錢,差距很大很大。
在icu內,患者都是24小時有護士觀察的,護士就在觀察室的房間內,隨時隨刻的可以了解到這些情況。
一級護理相對二級護理比較嚴格一些,但是也沒有那麼苛刻。
當初是患者的大女兒和兒子一起來給老人辦的住院,並且陪護承諾人是大女兒和兒子兩個人。
監控很快被調了出來,常麗娜的確是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了兩次查房工作,工作很儘心儘責。
而家屬卻在簽署了告家屬知情同意書之後,卻沒有做好陪護義務。
事發突然,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男子原本覺得父親應該沒事,就回家了。
可是……
應該……應該……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應該?
一時間,一家人沉默了。
一夜無話……
第二天,針對這次的事情已經陸陸續續的開始解決。
醫務科介入處理,這次的事情最終責任還是在患者家屬。
家屬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帶著患者的屍體離開了。
……
……
急診死了人不算什麼大事兒,但是如果是醫療糾紛,就算是大事兒了。
或許有個數據大家不太清楚,每年急診能搶救過來的人……很少很少!
急救醫學,是當今社會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這個東西,無關地域,也無關國家。
交班之後,陳滄還沒有離開,畢竟有患者死亡,死亡討論、死亡記錄都需要討論。
一切按照流程進行。
到了十點鐘的時候,忽然一個消息在急診科傳開了。
“嚴明辭職了!”
眾人微微一愣。
隨後沉默了。
走了就走了吧!
常麗娜沒好氣的說了句:“走就走了吧,留著也沒啥用。”
急診外的人沒有做太多的評價。
而陳滄卻是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