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開了外掛最新章節!
規陪學員宿舍內,大家也在相互討論著。
“哎,我跟的老師是個本科生,剛來急診三年,我估計水平還沒我高呢!”一個男子歎了口氣,“估計就是讓我寫病曆!”
“國家讓規培是提高咱們的素質,可是現在看來,我覺得有些大夫水平還不如咱們呢!”另外一個男子笑著說道。
對他們來說,出來規培無非是為了混個規培證,可以順利的被評選職稱。
很多年紀都不小了,三十多歲的很多,四十多歲得也有。
“小徐,你跟的那個大夫,我聽說也就是個本科生,你都是研究生了,說不定還能教教他。”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笑著說道。
徐冬冬聽在耳中,不過笑了笑,沒說啥,他看得出來,陳滄的知識儲備遠在自己之上。
“人家臨床經驗比我豐富多了,能學到的東西挺多的。”徐冬冬笑了笑,也沒有狡辯什麼,但是讓他損陳滄,他還是覺得沒必要的。
整個屋子裡四個人,都在急診,年紀也都在三十歲左右,徐冬冬學曆最高,但是年紀最小。
“嗬嗬,小徐啊,你就是太年輕了,我告訴你,省級醫院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能力的,很多都是靠著關係後門進來的!”一開始說的男子故作成熟的說到。
徐冬冬覺得和他們爭辯這些也沒有什麼意義,隻是點了點頭,笑了笑。
到嵐縣人民醫院兩個月,徐冬冬發現大醫院和小醫院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彆,就是在小醫院時間長了以後,人變得不愛學習了,或者說沒有一種良性的競爭的氛圍,或許是安逸了,或許是……
基本上就是把醫療當成一份工作來做,而不是一份事業來做,競爭不是在醫療技術和學術上,而是在關係網上。
很多在他們看起來的成熟和世故,其實隻是麻痹自己進步的理由罷了,在徐冬冬看來,真正的人情世故和成熟其實就是在於自己如何去提高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工作能力、業務能力、以及適應這個環境的能力。
當然,這也不是說所有人都那樣,徐冬冬隻是感覺很多人都有這個心態。
徐冬冬忽然回想起自己簽了嵐縣人民醫院的時候,研究生老師語重心長的說了句:“小徐,下去以後,不要太過安逸,不要忘記學習,也不要太過人雲亦雲。”
現在,他對這句話理解的更加深刻了幾分。
省二院怎麼樣,暫且不評價,但是來了這裡一天,徐冬冬卻看到這裡的大夫,不論年輕年長,學曆高低,基本上有時間坐在那兒甚至都會討論和思考一些問題,不論是臨床還是學術,一有空大家就看看書。
這不是裝出來做樣子的,這是一種習慣!
這個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屋子裡三個中年男子,回來以後聊了聊天,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在那兒刷起了小視頻,徐冬冬打開手機裡的手術視頻看了起來。
畢竟這是他的專業,還是應該提高一些的。
……
……
東大一院心外科辦公室內。
孟熙坐在板凳上,翹著二郎腿,把白大褂扣子鬆開一個,雙手盤於胸前。
心裡想著一些事情:陳滄這段時間怎麼沒來啊?
是不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好?
難道是自己平時太嚴格了?
或者是自己對陳滄關心不夠?
孟熙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從來沒做過老師的她,忽然陳滄不來,以為是自己哪兒做的不好!
說實話,孟熙對陳滄還是很滿意的。
踏實,勤奮,努力,上進!
最關鍵的是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