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當醫生開了外掛最新章節!
周六上午,陳滄為首的十多人聚集在討論室內。
心外科主任徐子明正在彙報情況。
“我們對第一期手術患者進行了療效、安全性等多種指標的分析,結果顯示……”
“我們團隊的手術平均時間消耗比起目前主流手術要節省了5分鐘左右,但是如果陳老師手術的話,可能還要節省更多時間,但是……這個不能用於我們臨床分析的結果。”
“我們從療效分析和安全性角度來看的話,療效依然是手術效果判定,這個我們已經達到了2019年世界大血管會議上麵彙報的水平。”
“安全性的話……主要還是兩個方麵,首先是死亡率,其次是並發症。因為我們的納入標準比較苛刻,所以,死亡率的研究我們暫時還沒有開始,主要進行的是並發症的探究。”
“並發症幾率因為我們在手術時間方麵的努力,已經低於了2019年的數據。”
徐子明的數據說出來之後,現場所有人都忍不住為之歡呼起來!
畢竟,他們的努力沒有白白浪費。
這個數據意味著他們已經可以進行臨床手術了。
他們已經達到了目前國家的平均水平了。
就連陳滄內心也是真的高興。
他忍不住開始鼓掌,把掌聲送給他們的團隊成員。
陳滄到現在為止,已經並不是每一台手術都事必躬親了。
相反,他在幫助他們的團隊成員,帶著他們一同手術。
因為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到現在為止,首批十二人的團隊裡,能完成手術的已經有五六人,其中就包括李寶山、徐子明、何誌謙、劉全等人。
他們是首批骨乾!
進步很快。
不過最讓陳滄好奇的是徐愛清,她是目前團隊裡最努力的,進步最快的。
為了孩子,徐愛清真的在拚命了。
大家都很開心,也很激動。
他們的成功意味著能拯救更多的患者。
但是……
第一期的患者手術結束,馬上意味著新階段的開始。
徐子明這個時候說道:“陳老師,接下來第二期病例,你計劃如何開展。”
房間裡這時候安靜下來了。
第一期的時候,他們按照嚴格的要求和納入標準進行,得到了療效顯著的結果。
第二期呢?
該如何發展?
陳滄沉吟片刻之後,淡淡說道:“第二期,放開納入標準,做死亡率研究吧!”
此話一出,頓時周圍都安靜下來了。
死亡率研究!
所有人內心不由得為之震動。
死亡率研究一直都是任何學科都不願意觸及的領域。
現在大家說的有效率其實並不是真實的有效率。
而且如何納入標準的有效率。
這是不準確的一個數據。
而真正放開樣本,把納入標準大幅度放開,這樣去研究病例其實才是真實的數據。
其實生活比起數據要殘酷的多。
就比如死亡率的研究,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