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院士的公布在國內引起了太多關注。
但是,真正有眼力勁兒的,往往都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徐子明的院士怎麼來的?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就連徐子明自己,也是心裡清楚的很!
但是作為國內心臟瓣膜病領域的帶頭人,徐子明也感受到了壓力和挑戰。
有時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處在了那個位置,你思考問題的想法和角度也會發生一些改變。
如果說,在院士競選之前,他徐子明的想法可能最多的是自己的運氣真好,跟著陳教授能成為院士得話。
但是,現在,他才意識到,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從來都不是在開玩笑的!
成為院士以後的徐子明,看到身邊人的優秀,一種壓力由內而外產生。
這可能就是職位帶來的自我要求!
徐子明也不想被人看扁。
如果說徐子明是徹徹底底的躺贏。
那麼陳滄則是周宏光這輩子最有分量的貴人!
從內刊《肝移植與膽道重建技術》的創建和發布,到帕金森手術的治療成功,全都是陳滄幫忙造就的!
因此!
看見陳滄成為兩人的導師。
那些專家教授乃至院士都是忍不住感慨一聲,這一聲老師,叫的一點不冤枉!
而陳滄的地位,卻被眾人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考量。
真的是時代不一樣了!
當初老院士的評選是需要學生來發力!
畢竟這些青壯年正處於四五十歲的人生巔峰,推老師上位。
可是……
現如今,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自己還不是院士,就推上去了兩個院士學生!
陳滄!
這一次也被很多人認真去審視起來!
當然了。
陳滄現在最吸引人的並不是他能幫助人成為院士!
而是此時,陳滄正在進行的有關帕金森的研究。
這才是大頭!
說句實話,就是十個院士的重要性也比不上攻克帕金森!
院士名單的公布,生活卻從來沒有改變!
醫生可不會因為你當了院士就可以不上班。
恰恰相反,你做了院士以後,你的工作壓力隻會增大。
陳滄坐在辦公室內。
認真看著胡傳邦、吳輝、趙福潤等人從各大網站收集來的資料。
在【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作用下,陳滄可以遊刃有餘的把這些資料放在自己腦海中。
但是,現在對於丘腦腹中間核的研究還是缺乏進一步的研究。
陳滄現在開始思考起來。
是用大樣本的動物實驗來研究?
還是……應該如何?
想要證明立體定向技術向丘腦腹中間核進行射頻毀損可以有效的治療帕金森多種症狀的話,絕對不能僅僅用臨床病例進行報告。
因為一個成熟的技術突破。
不僅需要手術效果作為表達形式。
尚且需要理論依據!
這就如同中醫醫藥治療疾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