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 / 2)

戲骨之子 青律 7347 字 3個月前

這件事最終被戚鼎知道, 然後以突發肺炎為借口壓了下來。

而那個男主角的位子, 已經立刻被人頂上,這幾天聽說都快拍完了。

戚麟從劇組回了時都,直接被帶去SPF公司裡,開了個小型會議。

會議就三個人, 戚總、範叔,還有他自己。

“爸?你不是在國外開會麼?”戚麟拉開凳子坐下,隨口問道。

“那邊提前結束, 剛好過來看看你。”戚鼎撐著下巴道:“過年都沒見著人, 也是夠忙的。”

範叔在旁邊,表情略有些忐忑。

他是真不太清楚該怎麼辦。

“這樣,我來說下大概的情況吧。”他想了想還是起身,在投影儀上展示最近的趨勢數據。

戚麟今年明確表示了,儘量不頻繁趕場著去那些綜藝節目, 也大概不會去拍電視劇。

因為到了四月底,光正式參加白導新片子的試鏡就得過四輪, 還不一定能最後留下。

一旦通過,六月開拍, 又起碼得在綠幕棚和劇組裡呆六七個月,然後再輾轉著去其他國家出外景。

這樣一來,等於又至少有大半年是無曝光的狀態。

雖然白憑很大度,允許演員們中途出去接代言或者拍廣告, 可大度的背後是入不了戲就全組陪著他找感覺, 回到人物裡了再接著拍。

這顯然不現實。

“過去那個時代, 老演員們專心拍戲,電影結束了也很少公開露麵,確實很低調。”範叔給他們看戚麟在一眾流量小生中不斷跌落的數據,表情也頗為為難:“但你真的打算放棄這些東西嗎?”

在去時戲院讀書之前,戚麟平均每年四個綜藝,十個代言,而且還會頻繁去各種品牌方晚宴或者時尚雜誌露麵。

雖然他是靠音樂成名,而且確實之前兩張專輯都做的很好,但更多人喜歡他的原因,一個是跟風,第二個就是為了顏。

喜歡他的創作能力和嗓音,其實都是附加的。

如果戚麟沒有這張臉,或者刷路人緣的頻率沒有這麼高,其實是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個狀態的。

流量明星之所以粉絲龐大,就是因為要不斷地營造出‘他又帥又優秀’、‘特彆多人都在喜歡他,你如果還不知道他就落伍了’這樣的陣勢。

不明所以的大部分跟風者會為了尋求群體認同感加入進來,然後再像大家庭一樣齊心協力的為他打榜打投。

這是一個新人迭起的時代,每年都會出幾個爆紅人物,想要過氣實在是太容易了。

“你可以做電影咖,也可以長長久久的隻專心拍電影。”

範叔歎了口氣,揉著太陽穴道:“問題在於,一旦這個人氣值不斷走低,流量明星這個標簽真的摘下去,你可能就……再也上不來了。”

有一個人走下台階,都會有幾百個人爭搶著想擠上去。

公司每年不斷地把‘戚麟’這兩個字刷儘存在感,真放下來的話,經濟損失且不說,再重來一遍這個造星過程,可能也回不到現在的巔峰狀態了。

“我今天來,不是勸你如何的。”戚鼎給兒子倒了杯水,也看了眼屏幕。

“必須要說的是,電影的受眾,遠遠要比那些綜藝和電視劇來的少。”

“而非爆米花電影的受眾,更是少之又少。”

這個社會是個金子塔狀的結構。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審美品位的人,不無腦跟風的人,一直是金字塔中上層的少數派。

更多的人,是在金字塔底端,享受著簡單的小樂子,以及各種低端消費的。

不得不說的是,這些選擇,和這些人的實際位置,也是相輔相成的。

——去電影院還用花錢,為什麼不去看盜版或者看點電視劇?

抄襲怎麼了?盜版怎麼了?我連都看盜版的懶得花錢,電影憑什麼還要買票?

還有,有些電影拍的那麼費腦子乾啥,就不能談談戀愛啥的大家都開心一點嗎?

戚麟的這個身份,一直是為了取悅中端和底端的龐大數量而存在的。

一旦真的轉型成了電影咖,潛心數月去拍慢熱的電影,不再參與任何快餐式人氣消費,會真的慢慢淡出很多人的視線。

“像你這次推掉的片約——是,我們都知道是垃圾,”範叔看著他的眼睛,聲音平和:“可有很多人就是買這個賬。”

這種粗製濫造的快餐式電影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好多大明星都來了、劇情簡單無腦。

兩個月都能拍完,票房動輒一兩億,主演實際來拍攝的時間甚至都不到十天——這賺的就是快錢。

“而慢工出細活的電影,不管是哪個導演拍的,都不一定能火。”

畢竟有很多電影,它本身就不是為了商業利潤而拍的。

每接一個這樣的片約,都等於在豪賭。

用時間、人氣、流量圈不斷下降的地位,在進行一場豪賭。

賭贏了,可能連片酬都沒有廣告代言來的多,獎杯還不一定混的上。

你真的願意賭嗎?

範叔講完這些話,看戚麟一直沒有吭聲,又跟戚總對視了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先離開了會議室。

父子兩個人相對而坐,一時間頗有些安靜。

“我知道範叔在說什麼。”

戚麟扶著額頭,眼睛注視著光滑的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