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扶弟、哥、叔、伯、爺、姑、全家魔?(2 / 2)

唐鐵柱帶著十幾人趕到,手裡的刀子在陽光下閃著光,厲聲道:“誰敢搶奪胡老爺的田地?”倒要見識見識誰不想要腦袋了。

胡老七毫不畏懼的站出來,指著唐鐵柱厲聲道:“老子……老夫是胡問靜的七爺爺,你是誰?”他認真回憶地主老爺家的管事的模樣,努力挺胸凸肚。

唐鐵柱一怔,陡然明白了,仰天大笑:“原來你以為自己是胡老大的七爺爺,所以就想霸占胡老大的田地?”四周胡問靜的手下和一群佃農瞬間都懂了,轟然大笑。

有人指著胡老七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白癡,你沒聽說胡霸天殺了全家嗎?你一個七爺爺算老幾?”

眾人笑得氣都喘不過來了,在譙縣,不,在譙郡竟然有人以為是胡霸天的長輩就能搶了胡霸天的田地,這是剛從哪個深山老林出來嗎?

唐鐵柱已經不想砍人了,麵對一群白癡何必動武呢,送到衙門關起來,等胡老大自己處理好了,不過十有(八)九是被胡老大砍死。他看著胡老七男女老少一堆人,下令道:“抓起來,交給陳縣令,在老大回信之前千萬彆人這些人死了。”

一群胡問靜的手下應著,有人笑道:“胡老大的族人真是有種啊。”一群人點頭,換成自己遇到了一個殺全家的人早就乾乾脆脆地斷了親戚,老死不相往來,哪裡敢謀奪對方的家產。

胡老七看著一群人搖晃著刀劍逼近,退了幾步,指著兩個十來歲的孩子道:“這兩個是胡問靜的親弟弟,你們敢動他們一根毫毛,小心被胡問靜砍成肉片!”

眾人再一次大笑,唐鐵柱開心極了:“沒想到這個人是來講笑話的,看把我樂得。”誰不知道胡問靜隻有兩姐妹,哪來的弟弟。

胡老七大聲地道:“這兩個是我胡家過繼給胡問靜的親爹的。”

眾人一齊呆住,過繼?

胡老七看著愣住的眾人,又一次大聲地道:“這兩個孩子過繼到了胡問靜的親爹名下,自然就是胡問靜的親弟弟,胡問靜的錢當然就是他們的錢!”

一群人死死地盯著那兩個十歲左有的男孩子,這就是胡問靜的弟弟?唐鐵柱硬著頭皮道:“你說過繼就過繼啊,誰不知道胡問靜的爹爹死了,你有什麼證據?”

胡老七得意地笑,笑得唐鐵柱的心都涼了。他從懷裡取出一個油紙包,小心地打開,取出一份族譜,高高地舉過頭頂,道:“這是我胡家的族譜,看清楚了,這兩個孩子過繼到了胡問靜的爹爹的名下,他們就是胡問靜的親兄弟!”

唐鐵柱仔細地盯著族譜,馬蛋啊,老子不識字!但是看那胡老七的模樣不像是假的,他回頭看了一眼其他胡問靜的手下,眾人的眼神都是一個意思,惹不起。

“走!”唐鐵柱沉聲道,他想過了,他隻要找人給胡問靜捎個信,這是真是假交給胡老大自己確定好了,反正這佃租起碼要到今年秋後,現在何必著急。

胡老七趾高氣昂地笑:“走?哪裡走?把胡問靜的田契交出來!”

……

陳縣令趕到胡問靜在譙縣的老宅時,街上已經擠滿了人,看到下令的馬車也沒人讓開。

有人墊著腳大聲地叫著:“真的有人打上了胡霸天家?”又是一個人叫道:“胡霸天真的被打死了?”

陳縣令一陣恍惚,謠言傳成了什麼樣子了!一群衙役推開眾人,終於有了一條通道,陳縣令大步到了胡家前,隻見幾個男子用力的砸胡家的門,而裡麵卻悄無聲息。

一個男子大聲地叫著:“開門!這是我家的房子!”另一個男子得意地轉頭看四周的人:“這房子是我兒子的!這譙縣的上萬畝田地也是我兒子的!”

敲門的那個男子急忙停住了手,大聲地道:“也是我兒子的!”

胡老七兩個兒子在祭祖宴後飛快地想清楚了一件事情,胡問靜有上萬畝田地,何必一個人獨吞呢?他們各自有三個兒子,大家都把一個孩子過繼給胡問靜的爹,讓胡問靜有兩個兄弟豈不是好,何必打死打活呢,萬一讓其他胡家的人得知了消息,也來分一杯羹,這又是何苦呢。

兩個十歲左右的小孩子看著四周,大聲道:“這是我家,你們快開門!”

胡老七和兩個兒子歡喜地點頭,看著胡問靜的巨大宅院眼中放光。他們早就想來譙縣接收胡問靜的財產了,可是他們一不認識路,二沒有盤纏,三也有很多事情要提前處理,這元宵節之前根本找不到願意出遠門的人,最終拖延了一個月才到達了譙縣。

陳縣令走過去,厲聲道:“你們是什麼人!”

胡老七一家看到了陳縣令,急忙跪下磕頭,賠笑道:“官老爺,這兩個孩子是胡問靜的兄弟,我們是來拿回房子和田契的。”一把將兩個孩子推到了身前,又嫻熟地將族譜舉過了頭頂。

一個衙役過去接過了族譜,掃了一眼就皺起了眉頭,交給了陳縣令。

胡家的大門忽然打開了,唐鐵柱跑了出來,緊張地看著陳縣令。陳縣令仔細地看了胡氏族譜,沒有找到胡問靜的名字,才想起女子不入族譜,又回憶了胡問靜的父親的名字,果然在他的名下有兩個墨跡嶄新的名字。

胡老七大聲地道:“胡小七無後,以後沒人祭祀,太過可憐了,所以家族將這兩個孩子過繼給了胡小七,也算是讓胡小七有個後,能夠享受香火祭祀。”

周圍好些百姓點頭,為了能夠讓無後者逢年過節能享受香火祭祀,能夠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這過繼子女是常有的事情,大縉朝皇帝司馬炎的親兄弟司馬攸不是被過繼給了司馬師嗎?胡家給絕後的胡小七過繼了兩個兒子,絕對是一件大善事。

有百姓點頭:“老胡家有情有義。”

有百姓笑道:“胡霸天終究是要出嫁的,以後誰給她爹繼承香火?這有了兩個兄弟了,以後也算是娘家有了依靠。”

好些人點頭,出嫁的女子沒有一個有力的娘家支持,日子會過得淒慘無比的。

那胡老七大聲地道:“這兩個孩子已經是胡問靜的親兄弟……”

好些圍觀群眾點頭,既然已經過激給了胡問靜的老子,那就是胡問靜的親兄弟了。

胡老七繼續道:“……那麼這胡家的財產就該是這兩個孩子的。”

他掩飾著臉上的得意,大聲道:“胡問靜還沒有嫁人,所有財產都是胡家的,自然該交給兩個親兄弟,以後胡問靜嫁人了,這胡家的財產依然是老胡家的,兩個親兄弟也絕對不會虧待了胡問靜,這譙縣嫁女兒的陪嫁銀子是多少?三兩?五兩?胡問靜這兩個親兄弟出五十兩!一定讓胡問靜嫁得風風光光的。”

陳縣令冷冷地看著胡老七,若是沒有兩個過繼的孩子,這個吞了胡問靜的財產,還大恩大德地給五十兩銀子陪嫁銀子的王八蛋死定了。但是有了這兩個過繼的孩子……

陳縣令就算用P股想也知道這兩個孩子一定是這個老家夥的親孫子,若是敢動這個老家夥一根毫毛,這兩個孩子一定記仇,被胡問靜的親弟弟惦記上可不是什麼好事。

作為朝廷命官,陳縣令不知道胡問靜會不會做皇帝,洛陽距離他太遠了,他不知道洛陽的內(幕),不敢妄猜,但是胡問靜已經是大縉朝的權臣了,胡問靜的弟弟會不會也成為權臣?

整個豫州都在努力或者假裝努力推行農莊製,隻有譙縣和沛國毫無動靜,繼續保持著原樣。農莊製要沒收所有的田地,誰敢沒收胡問靜和賈充的私產?胡問靜與譙縣的門閥的關係千絲萬縷,誰敢把譙縣的門閥送去農莊種地?

陳縣令緩緩地深呼吸,大過年的就讓他不痛快!

胡老七見陳縣令不吭聲,膽子大了,大聲地指揮兩個小孩子,道:“問蘭,問菊,去把你們的家奪回來,誰敢擋路就打誰!”【注1】

胡老七的兩個孫子怎麼會有這麼高雅的名字,這是他匆匆忙忙找算命先生取的,胡家不是有規矩的人家,這取名一向是亂取的,沒什麼排輩分,但他刻意將兩個孫子的名字都取了“問”字打頭,一看就知道是胡問靜的兄弟。取名的算命先生得知了“問靜問竹”兩個名字,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問蘭問菊”兩個名字,“梅蘭竹菊”都是花中四君子,一聽就是一夥的。

唐鐵柱厲聲喝道:“這是胡霸天的房子,誰敢搶就殺了誰!”所有人都看著唐鐵柱,這是完美的釋放了什麼叫做色厲內荏啊。

胡問蘭和胡問菊衝向了胡家,一群胡問靜的手下來不及關門,隻能擋在了兩個孩子的身前,任由兩個孩子踢打,完全不敢還手。這兩個孩子就是胡問靜的親弟弟了,打了胡問靜的親弟弟誰知道會不會被胡問靜千刀萬剮。

唐鐵柱死死地盯著陳縣令,聲音比杜鵑啼血還要淒慘:“陳縣令!”

陳縣令有個P的辦法,胡問靜的手下不敢動胡問靜的“親弟弟”一根毫毛,他就敢了?但陳縣令很清楚若是縱容胡問靜的“親弟弟”奪了家產會有什麼下場。

他厲聲喝道:“你說你是胡家的人就是胡家的人?來人,先把他們抓回去,等本官調查清楚了再說。”

一群衙役悲傷極了,怎麼抓?隻能擠出最凶狠的眼神,厲聲道:“你的事犯了!”

胡老七幾十年來對衙役老爺官老爺充滿了敬畏,見了衙役完全不敢反抗,隻是大聲地叫:“我們真的是胡家的人,有族譜作證!”沒了胡老七的指揮,其餘胡家的人更不敢反抗了,乖乖地跟在衙役背後去了衙門。

周圍好些人指指點點:“沒想到胡霸天竟然有了兄弟。”“老天沒眼啊,胡霸天竟然沒有絕後。”

陳縣令將胡老七等人抓回了衙門,沒敢關進陰暗潮濕的大牢,客客氣氣的送進了客房,然後立馬派人去固鎮調查胡老七,到底是不是胡問靜的族人,到底有沒有資格給胡問靜已經過世的爹過繼兒子,到底有沒有參與當年吸胡問靜的爹的血、賣胡問靜的娘親的案子,以及那兩個問蘭問菊與胡老七的關係。

陳縣令想了想,又道:“把譙縣的門閥都給我找來!”既然這些門閥打著與胡問靜有關係的旗幟享受好處,就沒道理在胡問靜家中出了大事的時候作壁上觀。

譙縣的門閥幾乎眨眼就到了,第一句話就是:“我們不知道胡問靜會怎麼處理。”

譙縣的門閥與胡問靜有很深的交道,尤其是王家柳家趙家,這三家是壯陽藥膳館的出資人,幾乎參與了胡問靜在譙縣崛起的所有事件。

可是縱然是柳家和趙家的人也不敢確定胡問靜會怎麼做。

柳家的閥主認真地道:“若是隻有胡家的族人奪產,不用陳縣令下令,我家第一個就殺了那些人。胡問靜的產業都是用鮮血換來的,難道還會因為對方是家族長輩就任由彆人奪自己產業?絕不可能。”

一群人憤怒地看柳家閥主,這個時候還要說廢話,拉出去鞭屍!

柳家閥主繼續道:“可是那兩個孩子既然過繼給了胡問靜死去的爹娘,這事情就不好說了。胡問靜雖然心狠手辣,但那是環境逼出來的,沒有這份狠辣,胡問靜姐妹二人早已橫屍街頭了。”

“可是,這胸狠手辣的胡問靜就不愛她的爹娘嗎?”

“隻怕是愛的,不然怎麼會因為爹被吸乾了血,娘被親爺爺賣了就殺光了親爺爺全家?這是因為愛極了父母才會對害死他們的人下手啊。”

眾人緩緩點頭,這個邏輯雖然有些狗血,但是毫無問題。

柳家閥主歎氣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胡問靜是我這輩子聽說過的最厲害的人,我認識的男子中沒有一個比得上她的萬一……”眾人點頭,各個門閥努力了幾代人都沒有能夠有人當官,胡問靜竟然是朝廷的大官了。

柳家閥主繼續道:“……可是胡問靜姐妹二人終究是要嫁人的,不能繼承胡家的香火的,胡問靜會不會很高興有個人繼承了她爹娘的香火,讓爹娘有人祭拜呢?這真的有些不好說。”

一群門閥閥主都重重地點頭,胡問靜對親人是極好的,對小問竹有求必應,不論去哪裡都帶著小問竹,若是忽然多了兩個“親弟弟”,會不會當做了寶呢?這世上扶弟魔多得是,誰知道胡問靜是不是隱藏的扶弟魔呢?

陳縣令鄙夷地看著譙縣的門閥眾人:“這種擔憂需要你們說?我隻問你們,到底胡問靜會怎麼處理這兩個親弟弟?”

一群門閥眾人一齊搖頭,這種大事哪裡敢亂開口。

陳縣令無奈極了,作為權臣家鄉的基層官員真是很難說是肥差還是火爐,還沒有享受到權臣的照顧,就要為了權臣的家事被架到火爐上烤了。

他唯有寫加急公文給胡問靜:“……胡刺史親弟奪親姐案……如何處理?”

陳縣令隻在信中寫了“奪產案”,但他需要胡問靜親自處理的事情絕不僅僅是胡問蘭和胡問菊兩個人。他在基層多年,看多了奪產案,很是確定胡問蘭和胡問菊若是繼承了“胡家的財產”,那麼這胡老七家就會成為胡問蘭胡問菊兄弟的財產代理人,而胡家其餘親戚都會攀著胡老七家這根線爬上了枝頭,這胡問靜的財產多半不會隻落到了兩個“親弟弟”的手中,很有可能要被全族瓜分了。

陳縣令很想問清楚究竟該怎麼麵對胡家的族人?老實說,作為權臣的族人在這個時候才跳出來,已經是很讓人意外了。曹家、司馬家的族人不是早早地就跳出來了嗎?

陳縣令很是懷疑胡問靜的態度,所謂環境改變人,胡問靜孤苦無依的時候自然是恨死了拋棄她的家族,但是如今當了大官了,會不會想著胡家的人好歹是血脈至親,在無人可用的時候至少放心呢?司馬家可以一口氣封了兩百個王侯,胡奸臣為什麼就不能一口氣封三百個縣令呢?

胡問靜會不會成為扶弟、哥、叔、伯、爺、姑、全家魔?陳縣令捉摸不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