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記入史冊的求援公文 多了也煩惱(2 / 2)

荊州緊急公文的消息飛快地傳遍了洛陽,好些官員臉色大變,遙望南方。

有官員冷冷地道:“衛瓘的後手終於來了。”就知道衛瓘一定在蜀地有驚天動地的後手,就是不知道是什麼。

有官員淡淡地笑:“遲了,天下已經大定,荊州又有地利,難道還怕了蜀地不成?”荊州卡住了蜀地水路出蜀的道路,胡問靜又一直死死地盯著蜀地,周渝早有準備,量蜀地也鬨不出花樣來。

另一個官員張大了嘴巴:“不對啊!若是緊急軍情當稟告軍部,何以稟告戶部?”

一群官員滿臉通紅,瞬間反應過來:“不好!是荊州大災!”看戶部官員臉色大變,片刻不敢耽誤,一定是荊州發了超級大水,眼看要收獲的莊稼儘數完蛋,百萬百姓流離失所嗷嗷待哺。

有官員長歎:“怪不得戶部失態啊。”一直作為天下糧倉的中原地區不是成了無人區就是戰火方熄,荊州神奇的成為了大楚朝的糧倉,若是荊州出現了大災,這天下隻怕都要不穩了。

皇宮中,胡問靜看著緊急公文,臉色大變,慘叫出聲。

賈午同樣搖搖欲墜,慘叫著:“不!不!不!”

……

荊州。

周渝剛剛從洛陽回到江陵,府衙的椅子都沒有坐熱,周言公孫攢沈芊檸就帶著眾人找上了門。

周渝看到眾人臉色陰沉,瞬間就懂了:“蜀地大軍殺過來了,還是有人作亂?”荊州地處長江以南,這北方胡人是極其少的,但是荊州多山多水,有很多的原住部落或者村落,保持著特有的習慣,與中原或者說華夏大部分地區的習慣完全不同,時而有些衝突。比如住在北大武山的排灣族執行的是長嗣繼承製,第一個孩子不論男女繼承家產,若是長女就會出現女娶男的情況。這獨特的習俗與其餘地區的百姓格格不入,因此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

周渝冷冷地道:“是石喻言忍耐不住了嗎?”石喻言是排灣族如今的頭領,是個女子,堅決的維護排灣族的習俗,荊州府衙派人溝通了幾次了,希望她約束族人不要與其餘百姓起衝突,但是石喻言賦稅照出,徭役照服,約束族人的事情就休想。這讓荊州府衙很是頭疼。

周言等人古怪地看著周渝,道:“荊州的芋頭快要成熟了。”

周渝見不是兵事也不是糾紛,心中一寬,然後莫名其妙,為什麼你們的臉色這麼沉重?

沈芊檸看看一群說不出口的同僚,大聲地道:“各地預估,今年的芋頭產量大概在九億斤。”

周渝大喜:“好!好!去年不過是三百萬斤芋頭,今年有九億斤,我大楚朝今年是大豐收啊,再也不愁沒有飯吃了……等等!”

周渝看著一群死死地盯著她的同僚,陡然醒悟過來,惡狠狠地道:“為什麼有九億斤!”

沈芊檸等人要哭了,這還用問!當然是被各地打仗嚇住了!

去年關中胡人大亂,陳倉百姓被胡人吃光了,長安的糧倉被燒了,荊州運輸了大量的糧食到關中;今年初冀州幽州胡人吃人,大縉第三大城鄴城三四十萬百姓被胡人吃光了,胡問靜發動大軍征討胡人,動用糧草軍馬無數,又是荊州出的糧食;胡問靜發動幽州冀州百姓吃胡人。

荊州官員和百姓驚恐無比,這是糧草短缺到要吃人了?

這打仗會不會越打越多?荊州的糧食會不會繼續被征調?司州、豫州、雍州、幽州、冀州、兗州的百姓是不是要全部靠荊州百姓養活?

這一個個問題讓荊州各級官員嚇破了膽,難道要以荊州一州之地奉養全天下?荊州隻有三百萬不到的人口,其中還有不少百姓以族群、以村落為單位遁入深山不服王化,真實掌控人口遠遠不到三百萬,這如何能夠奉養全天下?

荊州各級官員不約而同地瘋狂開發荒田,但凡水利充足的田地儘數種了產量巨大的芋頭。若是天下缺糧,這放久了不好吃的芋頭就是救命糧啊。

荊州各地農莊百姓在管事們的解釋和宣傳之下,在完成了稻米的種子計劃之後,人人自覺自願地玩命種芋頭,芋頭放久之後再不好吃也比野菜好吃,更比觀音土好吃一萬倍,說什麼都要大規模種上。以前種過芋頭的老農更是成了熱餑餑,在荊州各地的農莊之內巡回講解種植技巧,縣令老爺見了他們也客客氣氣的。

如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到了今天秋季,所有人驚喜地發現毫無人性地吃胡人的大楚朝皇帝胡問靜竟然沒有繼續打仗,天下太平了!不等荊州官員和百姓歡呼多久,眾人驚恐地發現今年的芋頭收成竟然達到了令人頭暈目眩的九億斤!

哪怕按照荊州三百萬人計算,每個人至少需要吃三百斤芋頭!考慮到隻有十天最佳口味期,過了十天之後就難以下咽,這是表示荊州百姓要在十天之內吃下兩百餘斤,每天吃二十幾斤芋頭?

想到當年的三百萬斤芋頭地獄,荊州的官員一致認為這九億斤芋頭是無論如何都吃不完的!芋頭稅也沒用!誰能十天消滅三百斤芋頭?

周渝呆呆地看著一群死魚眼的官員,隻覺這件事真是狗屎到了極點,如今的選擇隻有吃到撐死或者浪費糧食兩條路了?

作為經曆了荊州水災,靠著野菜粥野菜饅頭活下來的周渝絕對不允許發生浪費糧食。

“隻能求援了。”周渝尷尬極了,有史以來第一封豐收之後竟然要向朝廷求援的公文竟然出自她的手。

……

賈南風與一群官員鄙夷地看著胡問靜和賈午,看到地方糧食豐收竟然慘叫,出息!

賈午瞅賈南風,等你連續十天隻能吃芋頭之後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胡問靜看著九億斤芋頭的“噩耗”,與周渝一樣舍不得浪費了。但是九億斤怎麼消化?

胡問靜獰笑道:“朕是皇帝!朕要全天下的人都吃芋頭!”

……

“當當當!”

司州的某個城池中,衙役用力地敲著鑼鼓:“陛下登基,荊州出現祥瑞!”

一群無知百姓大喜:“祥瑞啊,好兆頭!”

一群機靈的人冷笑,造假而已。

衙役大聲地叫著:“荊州有一食物名曰芋頭,香糯可口,帶有甜味,對口瘡、癰腫療瘡有神效,常吃芋頭可延年益壽。此物個頭巨大,小的有半斤,大的有三五斤。”

百姓中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芋頭是什麼東西,附近沒有種植芋頭的人,他們從來沒有吃過芋頭。

衙役大聲地道:“今年荊州產芋頭九億斤!此為大大的祥瑞!”

一群百姓一齊驚呼:“果然是祥瑞!”九億斤啊,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大了,很多百姓腦海中都無法理解這究竟是多少。

有百姓喃喃地道:“這不是有一座山這麼高?”無數百姓點頭,九億斤的芋頭堆起來一定有一座山這麼高。

衙役繼續道:“陛下體恤百姓,與百姓共享祥瑞,大家分享芋頭,延年益壽!”

無數百姓大喜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百姓很是懷疑:“皇帝真的有這麼好?”胡問靜的名聲可不怎麼好,幾乎沒有聽見過她對百姓好的傳言,登基之後會分給百姓好東西?

有百姓大笑:“我知道!我知道!因為汙妖王的魂魄到了長公主的身體之中!陛下身體之內的邪念儘數不見,剩下的自然是真善美了。”

有百姓大聲地附和:“對!對!陛下是皇帝了,有龍氣加持,是天子,身懷天意,自然會仁慈善良。”

依然有百姓半信半疑,官府從來隻知道占百姓便宜,什麼時候給百姓好處了?

有衙役冷笑道:“一群賤人!陛下與你們分享祥瑞,你們卻不信,那也由得你們。”

忽然有百姓跑過來道:“官道上有運輸芋頭的馬車!”

無數百姓急急忙忙出城,果然看到官道上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打頭的馬車上插著一麵大旗:“荊州護送祥瑞進京!”

無數百姓看著車隊載著芋頭直奔京城方向,心中的懷疑立刻少了一大半。

運輸芋頭的士卒厲聲嗬斥:“滾開!休要耽誤了我等向洛陽送祥瑞!”

百姓們理解,洛陽的皇帝和皇親國戚還有一大群官員肯定要先吃好東西的。

有百姓安慰大家道:“明天應該就是我們的了。”無數百姓點頭,皇帝也吃的好東西啊,他們一定要嘗嘗。

第二日,又是無數車隊向北而去,卻不曾停留。

運輸芋頭的士卒厲聲嗬斥百姓們:“這是送給洛陽百姓吃的,滾開!”

第三日,第四日,依然輪不到當地百姓,當地百姓立馬不願意了,有百姓大叫:“為什麼是送給京城人而不是送給我們的?”無數百姓立刻擔憂和憤怒了,我們就不是司州人了?我們就不是陛下的子民了?憑什麼京城的百姓有的吃,我們就沒有?

眾人不敢動手搶芋頭,急急忙忙回了縣衙,對著縣令哭訴:“若是京城的百姓吃飽了芋頭,延年益壽了,我們是不是就沒了?”

縣令沒辦法,道:“本官去想想辦法。”

無數百姓看到縣令攔住了一支運輸芋頭的車隊,又是鞠躬,又是送銀子,終於看到那支車隊調頭進了縣城,無數百姓歡呼:“祥瑞!吃祥瑞!”

當天用餐時間,百姓們捧著香香糯糯的芋頭,大口咬下,無數人立刻幸福無比:“真的是甜的!”“好吃!”“從來沒有吃過這麼香糯的東西。”

縣衙內,幾個農莊的管事恭恭敬敬地聽著縣令的命令:“今日是第一日,大家吃得香甜,明日也能繼續,但是後日必須停止,給他們吃一些野菜粥!第四日之後再吃芋頭。”

一群農莊管事心領神會,不如此就比較不出芋頭的美味。

縣令提醒道:“記住,陛下是為了節省糧食,莫要反而浪費了。”

一群農莊管事笑道:“我等知道。”連續吃十日芋頭就能節省十日的小米大米,吃完之後估計也能吃幾日野菜饅頭換口味,節省下來的糧食就不少了,若是明年是荒年多了一些底氣。

揚州。

數條大船順流而下,無數人跑上去飛快地卸貨,大船又急急忙忙地逆流回荊州。

卸貨的農莊百姓這才有空打量貨物,有人笑道:“這不是芋頭嗎?”有人卻不認識,問道:“有何用?”

識貨的百姓笑道:“芋頭是吃的,可好吃了,又香又糯,甜的很。”

其餘百姓羨慕極了,真想吃啊。

農莊的管事跑過來大聲地道:“這是荊州獻給陛下的祥瑞,陛下仁厚,與天下百姓共享。”

一群百姓大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豫州。

一艘艘船隻裝滿了芋頭,順流而下。河並不大,也不長,延綿隻有百十裡地,但每過十幾裡地就有農莊管事帶著百姓等候在岸邊。

“立刻拿回農莊。”管事們大聲叫著,這些芋頭最佳口味時期極其短,必須儘快吃了。

洛陽。

無數百姓看著大隊進入城內的馬車,歡呼出聲,好些百姓淚流滿麵,該死的皇帝要大家夥迎接祥瑞,命令全城一日不得食,洛陽城內幾十萬百姓誰敢在殺頭皇帝麵前放肆?老老實實餓了一整天,身為高貴的洛陽人好些人從來沒有挨過餓,睡在床上都是蜷縮著身體,一晚上迷迷糊糊的。

有官員大聲地下令:“所有人回家,各保甲按照戶口發放祥瑞。”

無數百姓歡呼,終於有飯吃了。

半個時辰之後,洛陽城中無數百姓捧著香糯的芋頭大口的吃著:“好吃!好吃!真好吃!吃多少我都不會吃膩!”

皇宮中,賈南風文雅地吃著芋頭,笑道:“味道很是不錯啊。”她吃過芋頭,但那是煲湯吃的,像如今這般整個抱著芋頭啃倒是第一次,動作不雅是必然的,味道卻好像更好吃了。

胡問靜輕輕地抹掉小問竹嘴角的芋頭末,用力點頭:“南風你喜歡吃,那就多吃點。”

賈午縮在角落,挑了一個最小的芋頭慢慢啃,第一日還能湊合,吃十天一定生不如死。

胡問靜忽然拍案幾:“來人,給洛陽的官員們每人送五百斤!告訴他們這是朕禦賜的芋頭,誰敢浪費扔了就砍死誰!”

賈南風大笑,昏君。

侍衛正要去傳令,胡問靜道:“算了,朕鬨著玩的。”

胡問靜需要的節約糧食,而不是無數官員假裝吃了,其實吐了扔了。

她淡淡地道:“大楚兩千萬人總是有的,想要解決吃飯問題,真是難啊,隻是這糧食安全線萬萬破不得。”荊州這次在糧食種植上出了差錯,但是既然沒有耽誤稻米的產量就無妨,糧食再多也不嫌棄,芋頭過了十日最佳口味期依然可以吃的,怎麼都比餓死人要好。

“十日後朕帶頭吃難吃的芋頭,看誰敢不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