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 / 2)

聽了朝夕說的話, 玉衡對原敏行這個人, 更感興趣了, 但同時也有些遺憾,因為這麼多年的時間過去了, 那個人早已死去。不過沒關係, 還有一個認識他的人。於是玉衡看著朝夕,對他說道, “朝夕朝夕,你給我說說他的事吧,你不是他的朋友嗎,應該在一起玩的吧?”

她既然問出口,朝夕就不會拒絕她,輕輕點頭應下,‘嗯’一聲, 而後垂下眉眼, 用一貫淡漠的聲音說了起來。

……

朝夕上一次來到現世,是數千年前的事了, 與他一起的還有玉,或者說是他被玉拉著一起出來玩的比較準確一些。

之前他們一直四處遊走,漂泊無定, 在高山之巔看過日出,在江中泛過舟, 在繁華的城池之中,亭台樓閣頂上, 枕著皎潔的月光入眠,也曾在深山野林裡跟小動物捉迷藏……

直到那次到了黎水城附近,玉偶然聽聞原家女兒出嫁,去湊熱鬨,遇見了原敏行後,他們才第一次在一個地方停留那麼長的時間。

而他們停留的地方,自然就是原家大宅,也會在黎水城中以及周邊四處走走,比如郊外的桃花林。

也因為在原家待的時間太長,幾乎大宅的每一個角落,朝夕和玉都曾去過,理所當然的,就發現了囚牢的所在。

那是原家關押妖魔鬼怪的地方,背靠著連綿的大山,入口是一個山洞,筆直的一條路通往深處,走了一段後,漸漸開始往下,道路也變得複雜起來,再之後分成十八條岔路,每一條路通往一個單獨的囚牢。

“古老的故事裡,世間存在六道輪回,人死後靈魂將去往地府,渡過三途川,走過奈何橋,喝下孟婆湯,去往新的輪回。而作了惡的人,將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受儘痛苦與折磨,償還生前作的孽……”

“多麼美好的故事,善惡到頭終有報。可惜玄門的先輩們,最終發現,根本沒有地府,也沒有輪回,無論善與惡,人死後的第七天,靈魂恢複記憶後,很快將會消散,徹徹底底從這個世間消失,什麼都不會剩下。”

“原家的先祖不敢於此,參照故事裡描述的,建了這座囚牢,將所有的犯人以及妖魔鬼怪,按照它們所犯下的罪行,投進相應的牢獄之中。”

原敏行帶著朝夕與玉,去了囚牢裡,一邊走,一邊向他們介紹。

按他所說,原家先祖建立囚牢的初衷是沒問題,但是當他們真正進入到其中,卻發現根本不像是說的那樣。

那時的律法跟現代社會的不一樣,玄門中人斬妖除魔,若是發現與妖魔勾結之人,亦可一並斬殺。如此一來,時日久了,難免會出現錯漏。

在出了幾次嚴重的失誤後,玄門中人便也學著官府那樣,將犯人與妖魔一並帶回,進行審問,若有冤假錯案,也好及時糾正。可惜想法是好的,卻沒能真正實施起來,因為一些很複雜的因素,那些被抓回去的疑犯與妖魔,幾乎都是有進無出。

朝夕他們去囚牢那次,正好遇見看守囚牢的人,在處決一隻妖魔,用的是最殘忍的刑罰——淩遲處死。那隻妖魔已經餓得皮包骨,幾乎割不下來肉來,印刻了特殊咒令的刀子,一刀一刀刮在它的骨頭上,整個山洞裡,回響著它淒厲痛苦的叫聲。

問及所犯罪行,看著的人回答說是它吃了人。

這一點是很容易查證的,因為殺過人的妖魔,跟沒殺人的妖魔,氣息是不一樣的,但凡是有修為的人,都很容易分辨出來,甚至厲害一點的人,可以分辨得出妖魔身上沾了多少人命。

原敏行當時確定了一下,那隻妖魔身上,的確是沾了人命。

玉跟朝夕站在一起,那個時候她伸手指戳了戳他,又指向那隻受刑的妖魔,大概是想問‘你不救他嗎?’

朝夕淡淡瞥了一眼,正好與那隻妖魔的目光對上,那是一種飽含痛苦與絕望的眼神,大概是承受不了這樣的折磨,隻想求一死,但眼底又似乎又夾雜了一絲不甘。

朝夕抬起手,想成全它。

然而在他魔氣凝成的刀刃終結那隻妖魔的生命之前,被另一道力量所攔下。

那是玉的力量。

朝夕垂下眼與看她,“怎麼了?”

玉的視線落在那隻妖魔身上,用清冷的聲音說道,“它是在這裡麵吃人的。”

朝夕聞言,便知道她剛才是看了那隻妖魔的過去,也因為她說的內容,他微微皺起眉頭,因為這很不合理。

玉說的話,必然是真的。

但問題是,整座囚牢,被一個由無數小的法陣組成的大法陣所籠罩,對妖魔的力量,有著很強的壓製,而除此之外,所有被抓進來的妖魔,還會被戴上刻印了特殊咒令的枷鎖,不止是如此,就連牢籠的大門與牆壁,都刻印了壓製的陣法,在這樣的多重保障之下,被抓進來的妖魔,根本沒有一點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