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感覺骨頭被踹斷了,心裡罵老五心狠手辣。
看老八這幅殘樣子,七個大男人也不敢說話。平日裡都不敢得罪老五,盛怒的老五更是不好惹。
李君心提的兩個方案七個男人好好商量,最後決定工位不要了,老人交給李君心。
成家立業拖家帶口的四個家境本就不好,得了這份工作本來是改善家境,但拖兩個老的卻不行。未成家也根本沒錢,他們還要存錢結婚成家。爸癱了,這手術費醫藥費貴護理也麻煩,不如放棄了日後輕鬆自己。
幾個人商量好了,李君心裡麵找到住隔壁單元一樓的工人代表,又請來居委會,一起做見證,擬定協議。
“小李,你這吃虧呀。”居委會主任提醒。
怎麼能讓幾個男人就這麼不管了?家裡七個大男人不養家,女兒養家,成何體統?!
法律上也說不通。
“交給那七個廢物我還擔心他們不善待爸媽。”李君心這話說的不留情麵。
七個男的臊得慌,卻也沒覺得不對。
能者多勞,誰讓李君心是他們中間最能乾的呢?就該她養爸媽。
協議簽好,原本幾個兄弟還商量著吃飯,然後李君心可不想花冤枉錢。
她進了屋,將白眼狼弟弟們的衣物、物件全給扔出來。說讓他們今天離開,一刻都不讓停留。
老六、老七、老八不服氣,三個聯合起來反抗老五準備大乾一場,結果被李君心揍得鼻青臉腫、屁滾尿流,趴在地上哭爹喊娘。
“老五,你就不能緩幾天?”老大幾個求情。
光天化日之下,樓上樓下圍觀,這三個弟弟被掃地出門,臉真的不要了。
“就今天滾!當我說著玩啊!”李君心給懟回去。
鄰居們圍觀不插嘴,不敢惹母老虎,三個混混不孝子也不值得同情。
老六、老七、老八收拾東西罵罵咧咧離開,就差向天喊一句:“我會回來的!”
李莎帶著小蘿卜頭回來,李家幾個大了也散了,就此各歸各處。
“媽媽?”李莎抱著李君心的腰,她不太清楚究竟發生什麼事,但家裡似乎有了大變化。
李君心摟著女兒的頭安撫,帶著她進了屋。
“莎莎,以後你和我來照顧外公、公婆。”李君心道。
“嗯。”李莎聽話點頭。
*
吵吵嚷嚷的人群散去,家裡安靜許多。
李老頭安心睡了,李老太開開心心地為女兒、外孫女做飯。
李君心帶著女兒打掃空出來的房間。
老兩口當初也是疼兒子的,最好的一間房,唯一能見到太陽的一間房給了兒子們,如今君心要騰出來給李老頭養病。
一邊整理打掃,君心一邊梳理整理原主的一生。
原著故事不是,而是一部紀實文學。
《國企改革三十年》,這是一本厚重的書。書中記錄了許許多多國企破產的經曆,還記錄三十個典型下崗女工在下崗前以及下崗後經曆的心酸苦楚。
原主李君心是被作者選中典型之一。她有七個兄弟卻獨自贍養兩個老人,離異獨立撫養女兒,她在國企改革的浪潮中熬了很久,最終還是下崗。
李君心並不是在國企改革最洶湧的時刻下崗的那一批女工。渝州印製三廠業務不錯,她又是廠裡維修組的組長,印刷業內數一數二優秀的機械修理工,還精通電工、鉗工、焊工技術。
國企改革,印製三廠與效益不好的印製二廠合並,剔除多餘的工人後,成立華彩包裝印務事業公司。公司一躍成了西南地區印刷包裝龍頭企業。
雖然公司看著前途光明,可李君心倒是有點想離開,她想出去闖一闖。可她是廠內骨乾技術工人,工廠說什麼都不會放。一個國企工人,不是你想離開就能離開,工會都不支持。而當時勞動法也不普及,自己維權更是聞所未聞。
留下來就好好乾。
然而,從印製三廠變成華彩印務這個龍頭企業後,公司效益卻在逐漸下滑。
經濟大發展,時代變化快,科技□□。
傳統印刷公司麵臨技術革新挑戰,華彩這種老牌傳統印刷廠跟不上節奏。
計算機、互聯網大進步推進工業數碼化。實體書、傳統媒體大發展的衰落引發印刷業衰退。而包裝行業也在各種政策的約束下越發難以維係。
李君心呼籲購買新型數碼印刷機,學習發展新技術。然而公司管理高層舍得花錢給自己買百萬的豪車,買富人區的豪宅,卻舍不得給公司更換新的印刷機。
這群高管的心思沒想著如何發展企業,隻想著如何從衰敗的老廠撈錢添補自己腰包。
靠著幾台幾十年年齡的老機器,苟延殘喘十多年。
李莎大學畢業,華彩印務這個西南地區的龍頭企業宣布破產,李君心下崗。
距離退休還有好幾年,工作還是要繼續。華彩破產,機器變賣,不夠年齡退休的李君心最後跟印刷機一起打包進了蜀州一家小印刷廠。
李君心是技術工人,倒是不愁沒工作,可工資怎麼都上不去。
電工、鉗工、悍工的收入都翻了好幾倍,但李君心有技術沒證件,以前是沒有時間考,現在確實年紀大了,沒臉跟著年輕人一起考。
跳槽?也不過是在同等水平印廠徘徊。好的廠子,他們新的印刷機,她都沒有摸過,更彆說修理。
時代,已經將她這樣傳統的印刷修理工人淘汰。
下崗時她已經快五十歲,隻能在勉強在小廠工作,而國家環保政策又下來了、限塑令、限酒令的下達,讓依賴給酒廠製作包裝的小公司產生危機。
熬了多年終於熬到退休,她隻是個普通的退休女工。她奉獻了大半生的工廠,如今卻成了網紅景點,年輕人趨之若鶩。
而他的兄弟們卻在經濟大發展的浪潮中致富,每人都有好多套房子,就李君心還守著曾經印製三廠的那套陰暗破爛的職工房。
從旁觀者角度看,這故事挺心酸的。但原主自己倒覺得還不錯。
她工作時辛苦,退休生活卻不錯。
工資充足,醫保有保障,女兒孝順。老來每天廣場舞鍛煉身體,時不時跟老姐妹去外地旅遊。
小市民的生活平凡而幸福又滿足。
不過,她稍微有點遺憾。
如果當初改革時,自己懂法。跳出這個大坑大著膽子去外麵闖一闖會是什麼結局?
作者有話要說:英雄媽媽,這裡不是指英雄烈士的媽媽,而是蘇聯二戰結束後對多生多育女性的一種嘉獎。國內並沒有在政策上鼓勵女性多生多育,但中蘇蜜月時期風氣還是形成了。
新的故事開始了~~
感謝在2019-11-1123:07:16~2019-11-1219:01:4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南北雜貨2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