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既然喜歡讀書,那她為什麼要阻止?
反正這孩子也幫不了什麼,最多就是撿柴摘野菜,還不如去多學一點,說不定他們李家這一輩還真要出個秀才。
就算是成不了秀才當個賬房先生,也是可以的。
開始隻有小江在下午上課。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書,這一個村子裡出了一個天生愛讀書的孩子便已經是稀奇事情了。
可是慢慢的,下午來上課的人越來越多。
不隻是這兒上課的學生,還有村民,天氣熱的時候沒事做,就都跑過來聽故事。
雖然人變多了,但是牛新章也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教學。
每天按部就班先把要教的論語部分寫下來,讓學生反複讀幾遍,然後再根據這一段講小故事。
那些村民也起哄一起讀,《論語》之中,許多故事都是教誨人的。
村民們聽多了,思想境界也得到了提高,平日裡說話也偶爾會用一點兒典故了。雖然經常張冠李戴,但是不可否認,這樣的風氣很好。
秋天的時候,薑如去鎮上送荷包的時候,聽說今年多加了一場院試。
心裡便思索著,要不要讓牛新章去試一試。
按照她的觀察,牛新章把那些書都倒背如流,而且故事張口即來。
考秀才考的大多是記憶類的,所以牛新章隻要不出意外,是可以考上的。
考了秀才以後,很多事情都要方便許多。
就比如牛新章現在做的教書工作,其實是名不正言不順的。
在這個時代,開私塾的一般都是秀才以上。
院試過了幾場的童生都隻能在家裡帶幾個孩子,給孩子啟蒙。
這有點像約定俗成的規矩,基本上沒有人違背。
牛新章這樣一個連童生都不是的人,教一整個村子乃至周邊幾個村子的人,相當於是違反了這個規定的。
若是有秀才不高興了,把他告給了父母官,就算法律上沒規定普通人不能辦學堂,父母官看在秀才的麵子上,也會處置牛新章的。
“娘,你不是開玩笑吧?讓我去考秀才?”牛新章聽了薑如的話,瞪大了雙眼。
他可不認為自己能考上,之前私塾裡讀書的時候,有好幾個同學成績每次甲上,都沒有考上呢。
薑如鼓勵道:“新章你儘力考便是,娘相信你一定會考上的。”
牛新章見她這麼篤定,心裡猜測她是不是用了鬼神之力,所以才這麼有自信。
如果真是這樣,去考一考倒是無妨。
真考上了,那可是秀才,見官不跪的那種。
之後,薑如就帶著牛新章去私塾裡找人作保,因為關係一般,花了十兩銀子,兩條肉,才找人作保成功。
之後,薑如又買了一些往年的考試的題集給牛新章,光是這麼一本題集,就花費了十五兩銀子。
把薑如存的錢耗費了大半。
鄉試要去縣裡考,薑如怕出問題,所以親自跟著牛新章一起去。
走之前特地讓大嫂段張氏過來照顧段小梅。
段小梅在門口望著牛新章和薑如遠去的背影,滿心不舍。
“新章是去考試,最多一個月就回來了,你不用這麼不舍。”段張氏勸說道。
“娘,我知道。隻是我和夫君還有娘,好久沒有分開這麼久了。他們乍一離開,我心裡空落落的。”段小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