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2)

一般認為吏部、戶部、兵部更受朝廷重視。

康熙提出讓四阿哥從刑部轉職去戶部,明麵上無疑是展現了對胤禛的看中。

武拂衣卻不為所動。管錢有什麼好的,賬麵上錢多不能進自己的口袋,賬麵上錢少還要設法去討賬。

“回汗阿瑪的話,兒臣以為還是該留在刑部。今年春天才剛入刑部,還沒核查幾件案子就離開,豈不是半途而廢。”

“你想得也不錯,那就留在刑部好好做下去。”

康熙沒有堅持,或該說從一開始就不是真心實意要調四阿哥入戶部。僅是因為剛剛說起了算數的話題,而展開了一些聯想。

現在確定老四就是單純想鍛煉一下十四的學習數學能力,並非謀奪其他權力,這樣非常好。

此時,不免聯係到老大與太子。隨著這兩人的年齡漸長,隱約有了爭鋒之勢。

前些日子,索額圖添油加醋將四貝勒驍勇殺狼的事情宣傳出去,為的就是挫挫胤禔在大勝噶爾丹之後的銳氣。

自從明珠被罷相,索額圖的做派越發有結黨營私之態。

這人偏偏又是太子的親戚。如今看來必須要敲打一番,不能讓壞心性的索額圖帶偏了太子。

這下,康熙沒有心情繼續在永和宮逗留。再稍稍聊了幾句,主要讓四阿哥多注重身體,不要工作起來就不顧休息。

或是因剛剛無端試探而產生了些許愧疚,或是因將幾個兒子做了對比發現四阿哥才是麵冷心熱的孩子,這會話裡多了好些真心實意,也默默決定要給些賞賜。

送一個京城莊子,以及一堆上好的藥材。

康熙轉念間就大手一揮將價值連城的東西送出,絲毫不吝嗇錢財,甚至還覺得少了些。

回溯過去的一個月,四阿哥是最苦的那個人。不隻身體受傷,還被兄弟暗中謀算針對,而自己也有過幾番試探,是有點苦了他。

下次吧。

下次對胤禛好一些。

康熙心思變快很快,臉上卻不露分毫,說著還有政務要處理就離開了。

武拂衣也沒多停留,以還要向皇祖母請安為理由也告辭了。

留下來做什麼,這裡又不是好玩的地方。也聽取昨天胤禛的建議,不想留下來卷入了十四阿哥要選誰做福晉的話題中。

德妃抿抿嘴,到底沒有多留大兒子。

叮囑幾句注意身體,喚來馮嬤嬤去取一盒人參補品讓四阿哥帶走。

馮嬤嬤取了人參送到了永和宮門口,卻沒有馬上離開。

看了看四周,除了一丈開外的蘇培盛沒有旁人。她壓低聲音以隨口一提的口吻說,“聽說馬齊家的孩子今年也選秀。”

馬齊?

武拂衣立刻想起胤禛小抄的批注。

「富察·馬齊,官宦子弟,朝廷重臣。滿洲鑲黃旗,祖父哈什屯被追封為一等承恩公,皇太極與順治兩朝重臣。

父親米思翰,康熙朝戶部尚書,兼任議政大臣、太子太保、內務府總管。病逝時,皇上深感痛惜。

馬齊本人不逞多讓,一路升遷,從工部員外郎到工部閬中。後來外放,從山西政使升為山西巡撫。再被調回京城,從左都禦史變為兼任理藩院尚書、兵部尚書。如今又從戶部尚書升職為武英殿大學士,是正兒八經的正一品大員。」

武拂衣腦中迅速冒出這樣一長串的背景信息,馬齊的女兒今年十四歲。

馮嬤嬤提到馬齊的女兒要來選秀,潛台詞就是說德妃相中了富察氏的女孩,希望她成為十四阿哥福晉。

想得挺美。

女方的家世足夠顯赫,但德妃該有自知之明,以胤禎的身份能不能配得上那樣一位福晉。

武拂衣微微頷首,沒有多評價半個字,而提了另一件事。

“汗阿瑪南巡時,曾經給武柱國提過詩詞。武國柱如今做著知州,他的女兒這次也要選秀。”

馮嬤嬤眼神微微一愣,這個暗藏的意思就是希望武氏入四貝勒府。

真沒想到四爺會主動提起哪家秀女,讓人差點沒忍住,抬頭看一眼天空。是不是天上下紅雨了,才會有破天荒頭一回的事情發生。

武拂衣麵不改色,馮嬤嬤驚訝吧?

還有更加勁爆的秘密卻不可說的秘密,誰想到是胤禛自己出主意把他自己往四貝勒府裡送。

“奴婢知道了。”

馮嬤嬤很快恢複平靜。既然四爺提了,她就會打點妥當,不著痕跡地讓德妃娘娘將武氏指給四貝勒。

武家並非權貴,將從五品知州的女兒指入皇子府,比起馬齊家的女兒操作起來容易得多。

何況,此次依照德妃願意本就是打算給四貝勒府添人。

說來四阿哥府裡的人不多,宋氏與李氏是四福晉入門前納的,而後八年就添了一個海格格。今年十四阿哥要選福晉,德妃表現得一碗水端平,也會給四阿哥府裡指人。

誰也沒有多話,在永和宮門口稀鬆平常地分開了。

武拂衣希望接下去的一段日子能平靜,畢竟有堆積如山的刑部卷宗等著閱覽。倒也不怕枯燥,暴富的方法都寫在刑律裡,更能借此全麵認識如今的社會情況。

至於胤禎會不會再鬨幺蛾子?

她決定把胤禛書房裡的那堆數理題集翻出來,參考這個時代的數學水平與用詞。

覺得煩悶了就出數學題排解,然後儘情欣賞被題冊弄昏頭的倒黴蛋。這感覺和很早以前送人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做禮物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