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五十八章(1 / 2)

東瀛,元祿十五年,中秋月祭。

江戶城各處水塘岸邊,聚集了許多賞月人。一會遙望天邊月,一會欣賞水中圓月倒影。

今年的夜空更添絢爛,漫天煙花璀璨。更有著名的歌舞伎相繼登台,還有月見團子的甘甜綿密在口中留有餘香。

然而,堪稱驚鴻一瞥的另有他物。

山町會社舉辦了一場好物展示會,壓軸的宛如天外來物,一扇玻璃浮雕屏風——「月凝秋海」。

恰如其名,玻璃浮雕的海水深藍淺藍,浪濤翻湧,十五夜的明月懸於夜空,灑落朦朧月光。玻璃通透,當天上明月映照在屏風上,光影浮動,似一場鏡花水月般的幻夢。

據說這扇玻璃屏風來自大清,是被山町會社競價拍得,接下去會送往江戶寺院。往後人們去拜佛時,仍有機會一觀「月凝秋海」參禪悟道。

圍觀者絡繹不絕,但沒有看到的人更多。幸虧日後有機會去寺廟再參拜,否則就真是萬分遺憾了。

口耳相傳間,真相失了真。

將一扇玻璃浮雕屏風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就是飄渺仙物,各種吟誦俳句層出不窮。

竟然還有傳言說玻璃是從月宮請來的仙術所製作,如果能感應到光影流動間的冥冥之力,是能獲得起死回生的本領。

起死回生?

這是不是謠傳得太荒誕了?

山町良野表示一點都不誇張,這個說法就是與他的親生經曆有關,根本不是謠言。

七月下旬,他偷跑去長崎出海坐船玩,如果沒有遇見甄家兄弟,已經被海怪級章魚給殺死了。

甄家兄弟攜玻璃渡海而來,來得如此及時,在茫茫大海上伸出援手,可不就是得了冥冥之中神力的指引。

山町良野將一生銘記那個黃昏。

他所乘坐船隻差點被巨型章魚傾覆,那一道乘風破浪而來的身影出現在絢爛夕陽中,也出現在了他生命最重要的時刻。

然後就是一場猶如潑墨般的戰鬥。

甄君手持長劍,似得天叢雲劍的劍靈庇佑,攜手下英勇智鬥海怪章魚。

狂風巨浪,在甄君眼中不過是輕風拂麵。

甄君與甄君的劍,將邪惡的章魚怪斬斃於海中。

巨型章魚斷成了幾節,深藍色的血液沒入大海,將海水染成了一團濃到似乎化不開的墨。

從一刻開始,注定了長崎港上將流傳起一則新的神話傳說。

殘陽如血,中土甄君,劍斃海怪,海似墨黑。

劍遠去,血消散,狂風驟浪不知不覺停歇,海麵又是碧波粼粼,升起一輪圓月。

被淺金色月光照耀的人們都會得海神庇佑,此生不被海怪攻擊。問誰是海神?那個男人,中土甄君就是海神的一縷化身。

武拂衣作為傳說的主角,非常堅定地三連否認。

山町良野可能是在海水裡泡得久了,在生死關頭對於外界感知無限誇大了。

真實情況是大清考察隊在七月末靠近長崎。

這一路還算平穩。她正想著是不是能安全靠岸,就在隻剩一天的航程時,海浪突然翻湧,攪得船隻搖擺不穩。

很快發現,船從下方被巨型章魚攻擊了,章魚想要把船隻拖入水下。

被攻擊的不隻一艘船,目力範圍內的一艘東瀛船也搖擺不定。

巨型章魚為什麼攻擊漁船?哪個品種的章魚能適應淺海生存?這些都等控製住船體再議。

要殺死巨型章魚不容易,這玩意攤開觸須堪比半艘海船大小。它們成對出現,竟然還能相互合作。

即便她真能一個人除掉章魚,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去單挑。

船上多是康熙派的精銳護衛,在他們麵前表現得過於強悍,不就是說明曾經敗給直郡王的戰績可疑。更不提海戰與陸戰不同,四阿哥怎麼可能有機會演練海戰本領?

自爆馬甲的事情不能做。

因此,接下去成功斬殺章魚,是齊心協作的結果。

武拂衣比彆人就多做了一步。

把山町良野從海裡麵給撈了出來,也許那是讓對方腦補太多的起因。

腦補就腦補吧。

這個人是山盯商會社長的三兒子,也不糾正他感恩度爆表的想法,能更便於東瀛考察之行。

東瀛進入元祿時代,民間工商業逐漸興起。

鎖國令之下,東瀛島內商貿不停,也就給了各個商會出頭的機會,漸漸地也能掌握部分話語權。

山町商會在江戶城占有一席之地。順手把山町良野撈上岸,這個決定很正確,讓考察隊多了一條門路。

不僅接觸原本與索額圖合作的石田棋,又是有了新的售賣玻璃製品渠道。兩者競爭,更利於玻璃品抬價。

生意是一方麵,能深入東瀛走訪一圈更重要。

山町良野給作保,帶著甄家兄弟北上江戶。想吃想喝想玩什麼,他都可以做向導。

甄家兄弟,當然是武拂衣起的化名。之前就自稱甄偲,現在給胤禟按上了甄久的假名。

與山町良野寒暄客套一番,順勢答應了他的提議。這一路假借北上江戶城旅遊的名義,是要觀察東瀛社會的實況。

由於山町良野能帶入境的人數有限,也就兵分兩路。

武拂衣令其餘兩艘海船在裝滿貨款後就返航,落袋為安,先把賣掉玻璃屏風的大筆白銀捎回去。

她與胤禟在結束江戶之行後,回從東京灣入太平洋。

沿著東瀛靠太平洋一側的海岸線往南走,約等於環島半圈,過九州島就原路返回大清。

隨後三個月,一路收獲不少。除了沒去見過德川幕府的掌權者,是把想見的人都瞧了一眼,推測出了東瀛如今的政局情況。

總得來說,東瀛想要自成一體。

這從東瀛對曆法上的觀念轉變就可見一斑。

自唐朝以來,東瀛一直使用中華曆法,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

直到德川幕府入駐江戶城,卻是要著手編撰自己的曆法。儘管這套曆法多有參考元朝曆法改編,但也被說成是東瀛第一套本土曆法《貞亨曆》。

曆法非常重要。

它不僅僅講述了春耕秋收四時更替。觀象授時是天授皇權的一種體現,曆法也就成了帝王權力的象征。

東瀛自編曆法,或多或少反應出它已經不再一味認同中華文明,而想要創建自己的獨立體係。

除去曆法,有一件事值得引起思考。

德川幕府大權在握後,將東瀛島上重要的礦山都納入直接管轄範圍內,這進一步推動了東瀛統一鑄造與發行貨幣的目標。

在慶長年間,幕府對於銀錠的外形、大小、純銀率都有了統一規製。緊隨其後,是對於銅錢的規範管理。

自兩百五六十年前起,大量從明朝來的永樂錢在東瀛境內流通,外加東瀛地方私鑄的銅幣,使得銅幣市場混亂。

德川幕府上台後,先後發行了慶長通寶、元和通寶、寬永通寶等新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