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現代五(2 / 2)

計劃分兩步走,先走訪當地山民查詢更多石雕線索,或沿著發現石雕的河道慢慢回溯至其上遊。

前期準備立刻開展。

這一個月之內,研究組五人查閱當地文獻資料,儘可能在出發前掌握了解更多信息。

石雕之謎工作群建好,有新想法隨時聯係。

最後,梁導表示為了讓團隊成員相互熟悉,聚餐活動也要搞一搞。

他翻了翻日曆,今年端午節是半個月後的5月31日。正好,在網上聯絡半個月後,趁著端午出來搞一波活動,現實中交流後能更熟絡。

*

*

時間門說慢也快,半個月一晃而過。

對於石雕發現地的相關文獻記錄,其中有一條引起人注意。

清朝末年,地方誌記錄了淨河附近的一起疑似盜墓賊內鬥暴斃事件。

說是1859年,有一隊外鄉人入山,疑似來自湘西,他們買下了一條船渡河。不料,一夜過後十二人慘死河上,看屍體是相互砍殺而亡。

當地人在船上行李內找出洛陽鏟等物品,還有一些金銀珠寶。由此懷疑死者是盜墓賊團體,因為分贓不均引發地內鬥致死。

唯有一點詭異,十二人死亡時全部表情扭曲,像是承受了非一般的恐懼。

地方誌記載的盜墓賊死亡地點在發現惡虎石雕的河流上遊處。

理論上,石雕可能在盜墓賊內亂時落入水中,經過積年累月的泥沙流動被衝到了下遊位置。

但,石雕對的技術檢測沒能提供進一步發現。或是在河底浸泡太久,其來處的痕跡被衝刷得一乾二淨。

地方誌記錄的舊聞與惡虎石雕有沒有關聯?

湯瑋民作為清朝民俗研究者,沒有妄下論斷。

這段時間門去第三研究所近距離觀察了實物。他對石雕背部的「四」與「鬼」提出一些看法。

雍正排行在康熙朝排行第四,這個「四」或是與此相關。但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鬼」,可能是雍正中晚年對於生死便捷的某種探索?

正因疑惑,更要實地考察。

阮助理在拿到一堆批文後,已經聯絡了當地向導。

端午節,考察隊照計劃進行聚餐。

如今傳統節日氣氛濃鬱。五月初五,迎祥納福,辟邪除災。

這種時候聚餐,除了相互熱絡熟悉起來,也有為考察祈福的意思。

梁導不迷信,但在獲知盜墓賊暴斃舊聞後,他發現了一個巧合。

這回考察隊加上新請的向導,一共十二人,竟是一百多年前與死在淨河上的那群人的人數撞著了。

這多少有些不吉利。想著與投資方艾臻商量一下,再多請一個腳夫,把十二變成十三也是好的。

阮助理很快領悟了梁導的意思,特意買了端午辟邪香囊,等聚餐一人送一個。

攝影組也買了艾草、菖蒲、剪紙等等物品,把租借的聚餐民宿給布置了一番,求一求平安順遂。

但也沒必搞得氣氛緊張。

按照原計劃,大家分工自備食材,會包粽子的包粽子,會燒菜的也各燒幾個拿手菜。

比如艾臻捎來兩壇上好的雄黃酒,而武拂衣負責帶來清洗浸泡處理好的粽葉與棉線。

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今天就是大夥一起熱熱鬨鬨一番。

艾臻帶好了圍裙,今天他不包粽子,而是負責炒兩道菜。

開放式廚房,能夠看清裡外情況。

武拂衣手上動作不停,拿著粽葉熟練將調製好的糯米、肉、鹹蛋黃包了起來。

目光似不經意掃過艾臻側影,他身姿筆挺正專心致誌炒著菜,而令人食指大動的香味從灶台方向音隱隱約約飄了出來。

認真燒菜的男人很帥。

又不免想起了半個月前艾臻流鼻血後原地社死的呆貓樣,然後居然能一秒變臉重回冷靜鎮定。

武拂衣不由自主地眼底含笑。

這人真的很有趣,不愧是與她曾經產生靈魂羈絆的人。雖然那段記憶尚且封印,可不難推測兩人應該也是相處愉快吧?

也罷,不談過往,隻論現在。

為獎賞艾大廚燒製豐厚大餐,今天給他單獨額外準備的端午小禮物也是沒白費力氣。

是一隻鑰匙扣大小的布老虎。

《風俗通義》記載:“虎者,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端午節,嬰兒穿著“老虎肚...兜”,成年人佩戴艾虎飾品,那都是舊時習俗。如今,演變為布老虎掛件。

武拂衣想做就做,親自設計圖案縫製了一個布老虎。

它的外形並不威嚴,而是有些一本正經的大貓端坐狀。莫名覺得它與艾臻很貼合,嚴肅又不失可愛。

問題來了,這隻布老虎該怎麼送出去呢?太直接應該不會嚇到艾臻吧?

廚房內。

艾臻看似全神貫注燒菜,其實也在一心兩用。

他的口袋裡放了一個小禮盒,裝著端午節佩戴的五彩長命縷,能保佑平安順遂。

這個禮物說貴不貴,勝在是他親自編的。

問題來了,要怎麼送給武黎才不突兀呢?認真算來,這是兩人第二次麵對麵,單獨送禮會不會太冒失,顯得他很不沉穩?

想到此處,艾臻情不自禁回頭看向客廳某人。不料恰好四目相對,讓他心頭一跳。

這一刻,武拂衣正對上艾臻的目光,就見他若無其事地緩緩轉過頭去。

但怎麼說呢?她總覺得這人像極了一隻偷瞄被抓包,然後欲蓋彌彰移開視線的大貓。

艾臻深呼吸,重回鎮定,穩穩地掌勺。

鎮定個鬼!當下,覺得他的背部似有著火趨勢。武黎在看他,還在看他,這不是逼他說那句話「再看就把你吃掉」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