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禦史(1 / 2)

狗官修煉手冊 黍寧 7909 字 10個月前

盧仲夏的回答十分實誠:在下不知,簡姑娘何出此問?

簡娣:兩位大人使我想起了曾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最重要的男人。

盧仲夏:對姑娘而言,十分重要嗎?

簡娣:沒有他們,就沒有今日的我。

簡姑娘說話有時著實古怪,盧仲夏心想。

簡娣沒有學過四書五經,麵對兩位大人要求做的文章兩眼一抹黑。

正當盧仲夏指導簡娣如何寫文章的時候,從庶常館門外忽然走進了一個小吏。

隻見小吏步履匆匆,步子未停,一路走到吏部薛大人麵前,行了一個禮,頂著一副便秘的表情,一副想說又不敢說的模樣。

薛大人顯然是認得他的,把眉頭一皺,“發生何事,你行色如此惶急?”

小吏深吸一口氣,戰戰兢兢道:“稟侍郎的話,宋大人他們一行人在吏部打起來了。”

饒是簡娣,握筆的手在此刻也不禁一頓,默默豎起了耳朵。

不知何方神聖敢在吏部打架,膽子夠大的。

不止她一人,其他庶吉士們也全都悄咪咪地在圍觀。

盧仲夏驚詫:宋兄他們?

簡娣:宋兄他們怎麼了?

聽聞小吏的話,薛大人和王大人齊齊一愣。

薛大人道:“你慢慢說。”

小吏咽了口唾液道:“宋大人一行不願改授王府長史,便來吏部堂中理論,誰知在吏部吵了起來,剛好碰上江大人,江大人一生氣,就……”

薛侍郎:“……”

王大人捋須微笑,“薛兄去吏部看看吧,此地的進士們交給我便可。”

薛侍郎一臉尷尬地拱手,“麻煩王兄了。”

“你我同僚之誼,何來麻煩一說。”

薛侍郎走後,王大人笑眯眯地看向吃瓜的庶吉士們。

“看我做甚麼,繼續寫。”

雖說如此,依然攔不住進士們熊熊燃燒的一顆八卦之心。

好在沒過一會兒孔學士突然來找王大人,幾位教習一同離開了庶常館。

幾位教習一走,大家夥就坐在一起吃瓜。

“宋仁德他們實在魯莽,長史為正五品,不比現在的從七品品秩要高上許多?”

“說得輕巧,又誰願意輕易外放的,即便有才學,氣運不好一輩子也隻能終滯下僚,更何況是去做豫王府的長史。”

簡娣聽得似懂非懂,輕輕召喚盧仲夏,請他好好扒一扒。

“簡姑娘有所不知,”盧仲夏輕歎,“宋兄他們本要授翰林院檢討,但不知怎地卻改授了王府長史。如今進士們樂內惡外,更何況日後豫王去了封地,便再無施展拳腳抱負的機會,便去吏部堂上論辯。”

“那豫王?”

盧仲夏搖搖頭,卻不打算說了,“天家之事,並非我等能隨意置喙的。”

簡娣也沒勉強他,哦了一聲,沒有再繼續問。

倒是快到下午的時候,翰林院裡突然傳來的消息,過會兒張首輔要來。

說是因為沒打過宋仁德幾個,左副都禦史江儲氣哄哄地告到皇帝那兒去了。

皇帝心想,翰林院的崽子基本都是內閣養的,宋仁德幾個沒上沒下,便讓如今的內閣首輔來一趟翰林院,好好教育他們一番。

這些還都是俞瑉告訴簡娣的。

“那宋仁德他們幾個?”

新晉的狀元郎謝朗露出牙齒,森森一笑,“聽說聖上很生氣,為首的戍邊,其餘的充吏。”

擱她是皇帝她也生氣,畢竟正五品的官不要,還挑三揀四的。

謝朗看向簡娣道,“盧大人便在刑部清選司,想來知道的比我等更多些。”

謝朗那雙桃花眼一瞥她,簡娣便暈頭轉向,但她依然保留了理智,“具體如何處置,恐怕隻能等明日再知曉了。”

見識翰林院的第一天,簡娣由衷地發出一聲感慨。

“官場真是凶惡啊。”

到晚點的時候,果然如俞瑉所言,張首輔來了。

雖有個司禮監的大太監馬俊把持朝政,但在如今的皇帝繼位後,馬俊的好日子也到了頭,隻待好好清算他一番。皇帝信任張首輔,現在的張首輔可謂除馬俊外,站在權力頂峰的男人,並且,在馬俊倒台後,很有可能繼續屹立。

聽說張首輔來了,呼啦啦地一片,庶吉士們都奔去圍觀張首輔。

張首輔,本名張孟野,年紀不過三十五六,算得上大慶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輔,可謂是無數進士心目中的夢中男神,奮鬥榜樣,張首輔奮鬥的心靈雞湯在坊間無比盛行。

而張首輔本人也沒有辜負男神的稱號,生得儀範清冷,風神軒舉,偏又沒給人高嶺之花般難以接近,待人溫和,一舉一動瞧上去十分好相處。

同張首輔在一起的,還有一人。

和張孟野的輕便不同,另外一人身後呼啦啦地跟著一隊人,各個打扮得人模狗樣,穿戴整整齊齊,一絲不苟,衣服上連個褶子都沒有,麵容和領頭的男人如出一轍的嚴肅,走起路來,整齊劃一,氣勢十足。

出現了!素有杠遍天下無敵手的千年杠精之稱的江禦史江大人!

俞瑉激動地狠狠拍了拍簡娣的肩。

謝朗看著為首的男人,低聲道:“那便是都察院的江禦史他們人等。”

大慶朝的都察院,戰鬥力凶殘,其院風院績堪比五軍都督府,走哪兒杠哪兒,毫不留情,所到之處,官員哀鴻遍野。

“不過,江禦史怎麼到翰林院來了?”俞瑉突然才想起來這個事實,轉頭問簡娣。

簡娣卻沒有回答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