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將他拉過來,柔聲道:“阿娘沒有病,阿娘是懷了小妹妹,所以才會這樣,當年阿娘懷著木木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所以木木彆怕,過一陣子就好了,你看現在阿娘不就好了?”
木木疑惑地端詳了九娘好一會兒,才姑且相信阿娘是好了。
楚王命人回府傳話,說今晚留在宮中不回來了。九娘給木木講了一會兒故事,又給他洗了澡,自己也沐浴了一番,娘倆便歇下了。
睡到半夜的時候,九娘突然聽到一陣異動。睜開眼睛,發現外屋和庭院裡的燈很亮,她叫了一聲來人,小翠擎著一盞燈匆匆走了進來,滿臉凝重之色。
九娘感覺到一種不詳感,不禁問道怎麼了。
小翠麵色猶豫,到底還是沒有瞞著九娘,說皇宮那裡好像出事了。
九娘心中一緊,就想坐起來,才發現一旁熟睡的兒子。遂,放輕動作,從榻上起了來,隨意披了件衣裳,便拉著小翠一同去了屏風外麵。
“到底怎麼回事?”
“奴婢也不知道,隻是聽下麵有人來報,說皇宮那邊似乎走水了,外麵街上有許多身穿各式鎧甲的官兵,往皇宮那邊湧了過去。消息是孫一總管命人報上來的,他說似乎有人想犯上作亂。”最後這句話,小翠說得有些遲疑。
犯上作亂?
九娘腦海裡白了一下,跟著就反應過來,這是有人想逼宮?她不用腦子就能想出是誰做下的,不是趙王就是成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兩人一起合謀,這大抵是狗急跳牆了吧。
她顧不得多想,讓小翠服侍她穿上衣裳,就往屋外走去。
出了房間,果然遠處的動靜更加明顯了,東北方向隱隱有火光傳來,再看天上,依稀可看到天空中飄蕩的濃煙。
夏日的夜空,宛若一匹最上等的黑藍色緞子,點綴著無數星芒,襯著遠處暗紅色的火光,更顯驚心動魄。
這麼高的火光和濃煙,定是極高處的屋宇起了火,大明宮位於整個長安城最高處的龍首原上,那麼著火的地方必然是皇宮無疑了。
殿下,殿下還在宮裡呢……
蓮芳幾個也都起來了,俱都神情緊張地站在九娘身邊,見她麵色凝重,小翠不禁安慰道:“娘娘您擔心,刑一和幾個侍衛隊長都在府裡呢,咱們府裡人多,侍衛也多。刑一和孫一總管已經安排下去了,所有門戶都已緊閉,護衛軍帳死士都已到位,不怕有人闖進來。”
九娘聽了這話,不禁想到早上穆謹亭離開之前的異常行舉。他沒有帶木木進宮,是不是早就知道今晚宮裡一定會發生一些事情?還有這麼周全的安排,這是不忍她擔心了?他到底想做什麼?他此時安全嗎?
不,他怎麼會安全呢?他既然想引蛇出洞,定然會以身犯險。
幾乎隻是一瞬間,九娘便洞悉了穆謹亭的所有想法,臉色頓時有些發白,心也不禁提到了半空中。
蓮芳急道:“娘娘哪裡是在擔心自己,你彆忘了殿下還在宮裡呢。”
是呀,殿下還在宮裡呢。
在場的人都不是傻子,既然皇宮那裡走了水,叛軍定然是攻進宮裡了……
一時間,幾個侍女都沉默了下來。
小翠強笑道:“娘娘您彆擔心,殿下素來算無遺漏,定然不會有事的。”
希望如此吧,如今九娘也隻能抱著這個希望,殿下上輩子都能安穩無恙的坐上那個位置,這輩子定然也一樣。
這時,一陣腳步聲匆匆而來。
正是孫一,他行色匆匆,身後還跟了幾個侍衛。
“娘娘,您沒事吧?府裡上下都已經安排好了。”
說話間,孫一偷偷抬眼瞅了瞅九娘的神色,又道:“您不用擔心,殿下早就知曉今天晚上會發生一些事,所以府裡的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他也隻知道這麼多,至於其他的也不太清楚。
九娘強撐出一抹笑,對他點了點頭:“我知道了,辛苦你們了。”
“不辛苦,不辛苦。”
確定正院這裡沒事後,孫一便退了出去。這裡畢竟是正院,他並不適宜呆在這裡。
夜風徐徐,拂起了九娘幾縷發絲,她麵色有些怔忪,呆呆地望著東北方向的夜空。
蓮枝道:“娘娘,咱們進屋去吧。”
九娘點了點頭,便轉身往屋裡去了。
沒有人能睡著,九娘回屋後,便命小燦去守著木木了,自己卻在貴妃榻上坐了下來。屋裡很安靜,府外的動靜離這裡似乎很遙遠,卻平添了一種讓人坐立難安的焦躁感。
九娘拿了一本書,靜靜的看著,可是上麵的字怎麼也看不進去。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急的腳步聲,九娘手一鬆,不禁站了起來。
蓮枝已經先一步出去了,隻聽得外麵有陣陣交談聲。不多時,蓮枝回到屋裡,有些猶豫對九娘道:“娘娘,安國公府那邊來人了。”
九娘一愣,不禁問:“他們來乾什麼?”
“來人說,宮裡那邊似乎有叛軍作亂,據說今日太子殿下和小皇孫都不在府裡,老夫人擔憂您的安慰,所以特意遣了府裡的侍衛前來接您回去,說是這樣一來混淆了目標,也免得有人拿您做筏子威脅到太子殿下。”
九娘眉頭一擰,問:“確定是安國公府的人?”
蓮枝搖了搖頭:“不知,下麵人沒說,要不然奴婢去看看?”
小翠急道:“娘娘,你該不會真要去安國公府吧?”
九娘失笑:“我又不傻,自己家裡不待,這種時候出去,那不是找死嗎!”說完,她麵色轉為凝重:“我在想他們到底想乾什麼,還有這些人,到底是不是安國公府裡的人。”
“那奴婢去看看吧。”蓮枝說。她是安國公府裡的老人,整個府裡的人就算認不全,也差不多了。
九娘點點頭。
蓮枝去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就回來了。回來後,說道:“是府裡的人,裡麵有幾個侍衛奴婢都認識。”
九娘眉頭皺得更緊了。
自打那次她在和鸞殿差點被蕭皇後害小產後,楚王府和蕭家的關係就徹底僵了,逢年過節的時候,九娘不光不再回娘家,連節禮都沒有。蕭家那邊也一直沒什麼動靜,一直到楚王被封太子後,蕭家那邊才又厚著臉皮貼了上來。
到底有孝道壓著,且九娘不想穆謹亭剛當上太子,就給他招來不好的名聲。麵對蕭家人的上門,九娘雖沒有表現出來有多麼熱情,到底也沒有做得太過難堪。且蕭家那邊人十分識趣,並沒有越過她去討好穆謹亭,而隻是就幾個家中的女眷偶爾會上門和九娘聯絡一下感情。
這其中又以崔氏和鄭氏為主力軍,雙方都是聰明人,也都明白彼此有隔閡未消,暫時也就是個麵上情,卻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蕭家竟會派人來接她回府避難。
到底是真的存了討好的心態,還是另有所謀?
以九娘兩輩子的經驗來看,她反倒覺得後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也不知蕭家人是怎麼想的,王府這裡再不濟,府中的防衛能力也比安國公府強許多,且蕭家的背後是成王,這次叛軍作亂雖暫時還沒弄清楚到底是誰乾下的,但左不過成王逃不了嫌疑。她是傻了,才會羊入虎口。
“去和來人說,本宮謝謝安國公府的好意,至於去安國公府避難,那就算了。”九娘道。
“是。”
前去傳話的人沒走過久,一名侍衛匆匆而來稟道:“有人闖府,刑一大人命屬下前來傳話,請娘娘下令讓正院裡的人不要隨意亂走,免得錯傷,另外也請娘娘和小主子不要離開正院。”
九娘點點頭,吩咐蓮枝:“傳話下去,正院所有的奴婢嚴禁亂走,都在屋裡呆著。”
蓮枝趕忙下去吩咐了。
不多時,負責去給安國公府傳話的那名小內侍也回來了。
“娘娘,那些人不走,說奉了老夫人的命,請娘娘一定要和他們回去。還說叛軍作亂,說不定便會生了想擒住娘娘威逼太子殿下的心思,王府裡太危險,請娘娘千萬彆糊塗。”
糊塗?她跟他們走,才是真糊塗吧。
她就說怎麼會這麼湊巧,前麵派人來接她,後麵就有人闖府,這是想威脅了?,隻是這些人未免也太小瞧了她的智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