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團圓
今個八月十五,村子都有節日的氣氛了,家家戶戶掛著紅燈籠,喜氣洋洋的。村裡大祠堂都貼著大紅紙,一早就開了祠堂放鞭炮敲鑼鼓,下午每家每戶就要過來祭拜祖宗。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忙活,準備著下午祭拜祖宗的東西還有晚上拜月亮娘娘的禮品,一大早煙囪開始燒個不停,空氣中都能聞到豬鵝鴨各種鹵味。
平日再怎麼節儉這一天都不能太寒酸,尤其這次是全村都要去祠堂拜祭,所以東西都放在桌麵被人看得清清楚楚,誰都不想被人說也不想輸給彆人。
私底下暗暗較勁著呢!
就算最差的怎麼也得一塊豬肉或一條魚一腿雞鴨鵝肉,總之這一天基本都有肉吃。
往年她們村子最有看點的就是豬肉三家還有孫喇叭家,還有王梅子家,三家拜祭的東西都豐富得緊,誰都不落下風。
也不知今年誰會奪得村子頭籌。
例如今年李翠雲家的因為娶了媳婦,想著來年抱上孫子,直接一頭豬下去,這會正在大鐵鍋裡鹵著香呢,那香味傳遍村子上下每個角落。
至於孫喇叭今年家裡也會辦喜事,女兒和兒子的婚事都有了著落再過不久兩個月就要辦好事。她也從李翠雲那兒訂了一大頭豬,不過她並沒有鹵著而是夾在火堆裡烤著,陳春花給她提供了一些食材刷料,那味道也夠嗆,聞到的人幾乎都要流口水。
雖然三人成了媒人鐵三角關係好著,但也不甘落了下風。王梅子也從親家李翠雲那兒定了一頭豬,也不想跟其餘兩家一樣,她呀是整隻紅燒,那配料也是從春花那兒討教過來的。
她們陳家今年也是好事連連加上掙了銀子,也是弄了一頭豬,考慮到每個人的意見直接蒸熟然後抹上紅喜慶點,到時想吃的時候就蘸著醬吃,也是很好的一種吃法。
祭拜需要準備的東西都交由段氏還有她奶去料理,
至於晚上拜月娘的東西則交由她去鎮上置辦,每個人都有事做。
光是他們村裡就有好幾頭豬,各種香味交織著,可把其戶人家給饞死。
雖說沒有她們幾家那麼有錢,但大多數也準備得豐盛。再有點銀子的人家就準備鵝,差不多的就準備鴨總之都有肉吃,足以說明他們村子的生活提高不少。
平日在外打工的也這一天都趕著回來團圓,就連躲在娘家的薑氏也回來了,這大中秋的要是還不回來到時脊梁骨得被人戳斷,加上薑家已經不比從前多一張嘴多一碗飯,饒是她老娘孟翠萍也話裡有話,有叫她回去的意思。
薑氏住了那麼久在家白吃白喝也會不好意思,但她又怕回來挨揍,還是嚴珠珠去鎮上找的陳大寶,讓他記得護著她娘的安全。
陳大寶對嚴珠珠還是很尊敬的,她說的話自然也聽進去,加上這些日子他在外麵打拚,不再像以前那麼懦弱有點男子漢的樣子。
就說去接人的時候,陳大寶用自己這些天掙的銀子買了禮品回去孝順孟翠萍,懂得不少為人處事的道理。
陳大寶去接人之前也叫上陳二寶,他們倆一個從鎮上乾活回來一個從學堂回來,畢竟這麼大的日子,幾乎全都回家團圓了,他們也想回家。
許久沒回家,一回家母子三都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薑氏一看到蔣氏,萎靡叫了一聲聲音小得跟蜜蜂似的,“娘,我回來了。”
蔣氏也沒想說她什麼,或者說是忙著沒空,她隻說了句,“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