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祐的消息送到洛陽之後,所有人都懷疑蒙舍詔的那對父子是不是跟這位小縣令八字不合,並且還是被克製的那一方。
要不然怎麼會這麼慘,爹被抓完兒子被抓。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他們剛把邏盛送回去,盛邏皮要怎麼處理?
這對父子明顯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把盛邏皮送回去,那他就是個死。
雖然留著也沒啥太大用,但感覺好不容易抓到的,送回去還有點不甘心呢。
武曌也有些無奈,這對父子什麼毛病,動不動就往北帶縣跑,是覺得北帶縣安全嗎?
當然,說起來倒也的確是安全的,至少他們到了北帶縣之後還能留下一條命,換成彆的地方那可就是生死不知了。
最後武曌下令先留下盛邏皮,然後觀察蒙舍詔的立場。
之前邏盛就曾經倒戈向吐蕃,而如今盛邏皮似乎知道自己的價值不大,承諾若是能夠回到蒙舍詔,必然會對大唐俯首稱臣。
要知道當初邏盛也隻是表示一定會更加親近大唐,畢竟邏盛很清楚大唐把他送回去就是為了攪亂蒙舍詔,削弱蒙舍詔的實力能夠跟進一步的控製他們罷了。
所以讓他稱臣是不可能的,當時朝廷也沒在意,隻要邏盛不倒向吐蕃就行。
如果盛邏皮能夠做到他所承諾的,那的確是比邏盛更加有用一些。
現在大唐就是將消息放出去,然後按兵不動,看邏盛是什麼反應。
邏盛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當場就差點掀了桌子,心中暗罵這個逆子太過廢物,往哪兒跑不好非要跑去北帶縣,北帶縣看上去柔弱可欺,然而真到了那裡就會發現人家全副武裝到了牙,想欺負他們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本來他就在努力跟邆睒詔議和,不想繼續打下去,現在又給他添麻煩!
邏盛思前想後決定也不動,先按下邆睒詔再說其他。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較量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什麼結果。
反正現在朝廷中對駱時行這個人可以說是印象深刻,一提起來就是:哦,那個俘虜了南詔王父子的少年縣令。
不過在武曌眼裡,她更看重另外一方麵——劉延祐在奏疏裡寫明北帶縣的糧食稅收是全州之最。
有稅收代表那邊糧食產量充足,對比一下之前交州的稅收情況,很明顯駱時行當了縣令之後,不,應該是在當縣令之前就在努力發展農耕。
這才是武曌最想看到的,至於大唐跟周邊國家的摩擦,除了一個吐蕃,其他也不足為據。
武曌仔仔細細看完奏疏之後便輕笑道:“他跟他父親竟是完全不同。”
駱賓王有才學,但卻不會做官,尤其是親民官,否則但凡他有點能力也不至於蹉跎半生,最後被李敬業拉上了謀反的大船。
駱時行據說也是神童,文采不比他父親差什麼,但是顯然做官方麵比他父親要強一些。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官員是需要獎勵的,武曌也需要樹立一個標杆,讓大家知道老老實實做事情能受到嘉獎,不管你出身如何,官位幾品。
於是她將奏疏放到一旁隻說了一個字:“賞!”
這道命令下去的時候,朝中十分安靜,然而暗中卻都在揣測太後的心思。
一位小小的縣令,短短幾個月之內受到了兩次來自太後的嘉賞,但凡這位年齡再大一點,怕不是要一飛衝天?
如今朝廷升官也是看年齡資曆的,駱時行能當縣令本來就是機緣巧合,再加上阿勒真主動推讓,饒是如此他也用自己的年齡刷新了大唐縣令年齡的最低記錄。
隻不過駱時行並不關心在遙遠的洛陽大家怎麼議論他,他現在隻盼著下雨。
雨季過去了,但是他們還有一季水稻要種啊。
因為之前缺水,導致水稻減產,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新研製出來的品種也比普通品種的水稻產量高。
按照今年的收成加加減減下來,其實縣衙也沒有補貼太多。
可是老天爺一直這麼不給麵子也不行啊,萬一明年氣候還不好……劉延祐還在發瘋,那不就涼了嗎?
他們的水利設施已經將大部分河水引到自己這裡來了,不能再過分了,要不然下遊沒辦法活,怕是要出事情。
之前阿勒真曾經建議駱時行去祈雨,畢竟他是甌雒族的大祭司嘛,再加上身負神力,正合適啊。
然而駱時行卻以自己是火神祭司為由拒絕了,水火不相容嘛。
最主要的是不祈雨大家心裡還有個盼頭,萬一他祈雨都沒下雨的話,到時候對於百姓信心的打擊怕是毀滅性的。
隻不過乾旱的時間越長,駱時行就越是動搖,他都忍不住快要從科學少年變成玄學少年了,要不……真的去祈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