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經典好文真的是能夠永流傳的,哪怕到現在這封檄書也不過時,當然實際上也沒過去多久。
駱時行:我特麼真是謝謝你啊。
好不容易大家都忽略了他是反賊之子這件事情,轉頭馮家又給他挑明了!
順便還用駱賓王罵他,駱時行當場氣得不行,挽袖子說道:“媽的,給他臉了我!”
程敬微聽後當場嚇了一跳,連國罵都出來了,小猞猁看來是真的被氣的不輕。
他連忙安撫駱時行說道:“不氣不氣,此等窮途末路之徒也就剩一張嘴了,我立刻帶兵去平了他們家。”
一旁的魏思溫也連忙說道:“沒事兒,沒事兒啊,我幫你罵他!”
馮家或許是讀了些書,也懂得站在道德製高點,但問題在於比起罵人來哪裡比得過禦史大夫呢?
隻不過這一次駱時行大概是真的氣死了,一揮手說道:“我自己來!”
魏思溫跟程敬微對視一眼,程敬微給他用了個眼色:讓他來,然後你潤色。
也不知道魏思溫是怎麼接收到這麼複雜的情感的,反正他都沒多說,點點頭就坐下了。
駱時行拽過一張紙就寫,因為是屬於罵貼,不是檄書,所以也不用特彆重視。
他直接將馮家的遮羞布給扯了下來,十分直白的指明:什麼撥亂反正?亂在哪兒?正又在哪兒?明明是你無視朝廷法度,刺殺朝廷命官,一朝東窗事發為了保命不惜拉其他人下水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你才是愚昧不堪,不仁不義,戰火紛起受苦的隻有百姓,正因我看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才更明白和平和朝局穩定的重要性。
而你為了一己私利而置百姓於水火之中,蒼天有眼先降雷劈死你這個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的玩意!
駱時行寫完之後可能還覺得不太夠,罵是罵爽了,但是不夠深刻。
他思前想後還是把張養浩那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改了改,改成了《山坡羊·南關懷古》為的就是貼合他自己的情況,而南關則是中原通往嶺南的一道重要關隘。
這封信他不僅給馮家發了過去,順便還傳揚天下,如果操作得當這一次或許他還能洗白反賊的身份。
當然洛陽那邊肯定也少不了,而且還是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給送過去的。
這是給太後看的,駱時行估摸著武曌這時候可能當場揚了馮家全家的心都有,所以他現在必須表態,不表態那就等著跟馮家一起涼吧。
此時的武曌其實反而沒有那麼憤怒,馮家這樣大張旗鼓的搞事情反而給了她便利,她能光明正大地派人圍剿,順便還能將嶺南清洗一番。
不過駱時行的書信送到洛陽之後她還是拿過來看了看,前麵罵人的地方她看了一眼便不由得挑眉,這封信……看來還真是那孩子寫的。
因為這封信的行文風格不是她了解的任何一個人,如今北帶縣有幾個人耍得起筆杆子,武曌心裡十分清楚,他們的行事作風她也很了解,畢竟六個宰相外加一個禦史大夫都是朝堂上比較重要的位置,不了解也不行。
不得不說,駱時行罵得十分酣暢淋漓,尤其是他還很聰明的扯了大義。
武曌覺得以後甚至有人再起兵的話完全可以把駱時行這封信給丟出去,讓那些起兵的人看看。
除此之外,最讓人拍案叫絕的大概就是下麵附的那一首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南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首詩是能夠傳承千年的經典詩,坐在武曌身邊的上官婉兒看了之後都忍不住說道:“不曾想駱無咎竟然還有此等文采。”
武曌笑了笑說道:“你難道不知駱賓王那份檄書當年就是他潤色之後才發出來的,那時候他不過年僅九歲。”
這些年來駱時行在嶺南隱姓埋名,除了第一開始到了嶺南為了引起阿勒真的重視寫過詩之外就再也沒寫過。
後來他更是沉迷賺錢,武曌都以為經過這些年的磋磨,駱時行當年的那份靈氣或許已經不再了。
隻是沒想到不是不在,而是被他隱藏起來了而已。
武曌直接讓人將這封信原原本本抄寫完畢之後貼在了告示欄上。
那首《南關懷古》就這麼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內裡所含的人文情懷才是最能打動人的,短短幾日之內幾乎整個洛陽的讀書人都知道了這首詞,甚至還有人為此譜曲!
一時之間駱時行名聲大噪,相對的則是馮家幾乎要被氣的吐血,然後意識到打嘴仗,他們一家子打起來可能都打不過對麵那個少年。
既然打不過那就乾脆不再試圖語言攻擊,直接派兵占領就行了。
隻是他們這邊還在謀劃,前方就傳來軍情:他們剛剛占領下來的縣城被人搶占走了。
馮家家主當即一驚:“是哪方兵馬?”
傳令兵搖頭說道:“暫且不知,隻看到一麵寫著發家致富的軍旗。”
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