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一更】429(1 / 2)

駱時行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曆史進程有的時候還是挺頑強的,至少在誣告這方麵還是跟以前一樣。

繼而他又發現一件事情,這一次多了一個狄仁傑,少了一個格輔元。

宰相是數目是固定的,狄仁傑因為駱時行提前解決了來俊臣的緣故沒有像曆史上一樣被誣陷貶官,如果按照正常曆史進程,那麼現在的狄仁傑還不是宰相,誣告也跟他沒關係。

然而現在武三思已經窮途末路陷入了瘋狗咬人的狀態,但凡是不同意的沒表態的他都要咬上一口,當然也可能是他知道狄仁傑曾經暗中奏對,不肯幫他說話。

駱時行看著這封信能夠感受到李旦的緊張,狄仁傑算是他跟李顯的一個保護傘,這個保護傘一旦消失,他們兩個接下來的日子必然不好過,女皇如果真的處理了這些人,就代表著武三思的勝利,那太子之位可能就是他的了。

可是駱時行知道武三思肯定是沒戲的,他想了想還是給李旦寫了一封信,很直截了當的告訴他武三思沒戲,武承嗣還沒動呢,哪兒有武三思什麼事情,如果真的想要安心,那就讓武承嗣去收拾武三思,你們就彆動手了。

當然駱時行沒說的是就算你們動手也沒用,你們現在的勢力鬥不過武三思,除非加上太平公主。

可太平公主未必願意卷進來,這件事情太危險,反正無論誰上位都不會對她不好,畢竟她是公主,沒有任何威脅。

要不是成為眾矢之的,駱時行都很想跟太平公主說要不然你去申請當皇太女吧。

女帝傳位給女兒有問題嗎?沒問題啊。

女兒姓氏問題?李旦到現在還叫武輪了,名字都沒改回來,改姓不就是一瞬間的事情嘛,隻要武曌同意,彆的都不是事兒。

不過,他敢這麼說,估計就要等著所有人的槍口都對準自己。

算了算了,保命要緊。

隻是狄仁傑不能不管,駱時行也不清楚最後結果,曆史上岑長倩等人的確是被誣告成功了,按照武曌對狄仁傑的器重,應該不會輕易降罪,但萬一呢?這也說不好啊。

如果真是那樣,駱時行這不是坑了狄仁傑嗎?

這麼一想,狄仁傑大小的被誣告一次,前麵躲過了後麵也躲不過。

他一邊想著一邊安排人進京送東西。

之前下南洋帶回來的那些奢侈品,比如說南洋珍珠之類的都已經送過了,這一次也隻能送點彆的東西。

比如說白糖,比如說棉花和棉布。

這兩樣對於武曌的生活而言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民生才有影響,尤其是棉花和棉布。

實際上他本來不想這麼早就把棉花拿出來的,他一開始想的是等冬天的時候直接送成品過去。

不過好在現在天氣也已經轉涼,提前送過去也行。

駱時行派來的人到了京城之後幾乎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這些人的身上。

陵定侯會得到消息的事情大家都不意外,畢竟他跟皇室關係密切,那幾位皇子公主直接給他寫信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可奇怪的是陵定侯沒有直接上奏疏為狄仁傑鳴冤,反而派人上京送東西,大家就有點看不懂了。

武曌之前已經收過一波東西,聽說還有些奇怪,不過到底是接見了派來的人。

駱時行派來的就是李遊道的那個族人,那孩子最後還是決定從廣州離開過來侍奉長輩,為了前途也是為了有個依靠。

他人品不錯,李遊道對他也算是讚不絕口,至於文采倒是看不出來,不過交州這個地方本來也不看看你文采好不好,隻看你有沒有本事。

因為李遊道喜歡他,他又在廣州曆練過許久,也是吃過苦的,駱時行乾脆就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帶著東西去了洛陽。

這位名為李辰的青年還沒來過洛陽更不要說麵聖,是以當天緊張的不行。

武曌已經習慣了大家在見他的時候緊張的手腳發木,身體僵硬的樣子。

這個時候她忽然發現了她為什麼喜歡駱時行,因為這孩子在見她的時候有恭謹有尊敬獨獨沒有畏懼。

武曌雖然已經過了會在乎彆人看法的年紀,但有的時候她也覺得自己並沒凶到一不高興就打殺的地步,這些人到底害怕什麼?

駱時行就不一樣了,他就特彆坦然,想什麼就說什麼,一片赤子之心。

因為看駱時行的麵子,武曌對李辰倒也寬容。

實際上也不需要李辰說什麼,駱時行是寫了信過來的,他提到了白糖這個東西,武曌便看了看托盤上那個透明的冰琉璃罐,一開始她以為裡麵放的是鹽,沒想到居然是糖?

武曌讓人打開,拿了一個小金勺過來稍微舀了一點嘗一嘗,甜甜的,又沒有蜂蜜那種獨特的味道,可是跟石蜜也不太一樣。

石蜜就是後世所說的紅糖,紅糖的味道本身跟白糖也不太一樣。

武曌輕笑一聲:“他倒是有閒心。”

這個時候還在折騰白糖,看來是沒受到影響了。

至於棉花,駱時行直接送來了一隻成熟的采摘下來的棉花和棉花製成的東西,並且在信裡說這種農作物種植成本不高,能夠織布同時還能做填充層,冬天比較保暖,建議朝廷廣泛種植。

嶺南雖然也算是南疆棉區,但駱時行總記得新疆棉花是很不錯的,現在那裡還屬於大周的地盤,人口稀少,經濟來源也不多,若是能夠推廣棉花的話,說不定還能給當地百姓找其他的路子。

百姓能夠種植農作物,不再繼續遊牧的話,朝廷也能收稅了啊,現在的情況就是想收稅都找不到人。

駱時行在信裡闡述了許多棉花的好處,當然甘蔗的種植也是需要的,不過這玩意需要在熱帶種植,也就是說暫時隻有嶺南這邊比較適合,所以他已經開始努力在種了,如果成功的話,嶺南就又多了一種經濟作物。

武曌看完之後笑罵一句:“這小滑頭,這麼重要的事情不寫奏疏寫什麼信!”

雖然這麼說,她還是將信放到了鎮紙下麵,而旁邊則是一摞的奏疏——不用說,沒有一件事情跟國家大事有關,都是跟立太子相關的。

當然,太子之位的歸屬也算是國家大事,但是滿朝文武該乾的事情不乾,天天就拽著這一件事情來回車軲轆,看得武曌都煩了。

武曌見過李辰之後依舊沒有表態,而李辰直接去了李家求庇佑,不見任何人,表麵上說是去拜見長輩,實際上就是為了避免被人堵住詢問駱時行的立場。

當然李家肯定也會問,但是李辰帶了李遊道的信啊,李遊道在心裡把自家小輩罵了個狗血淋頭,讓他們不要輕易摻合進這件事情,李家人雖然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但也明白了一些,於是行事越發低調。

駱時行的態度在眾人眼裡變得更加高深莫測起來,到現在誰都揣摩不清他的意思。

狄仁傑倒是知道,他甚至公開說過:“這件事情,與嶺南經略使無關,他不會參與的。”

然而許多人都不信,怎麼可能呢?嶺南經略使哪怕算不上權臣也是寵臣,在這種事情他能影響到武則天,當然要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勸說了,怎麼會不管?

狄仁傑在聽到這個論調的時候哼哼了一句:“一群蠢貨。”

嶺南經略使就算換了皇帝他都換不了,有本事再找一個能夠安穩住整個嶺南的人啊,怕不是前腳換了後腳就又有獠人生事。

人家不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何必非要卷進來?實際上狄仁傑也不希望駱時行會卷進來,要不是因為武三思盯著他,他都想給駱時行寫信讓他彆摻合這件事情,可惜不能寫,好在這隻小猞猁還挺聰明的。

挺好,現在需要有一個正直的人乾乾淨淨的站在旁邊,萬一皇帝真的有什麼動搖國本的決定他再下場不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