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那些人最後還是從彆人嘴裡知道的這件事情,商會會長當然覺得冤枉,然而這次他喊冤也沒用。
彆的罪名或許還能查一查,這種以下犯上的罪名基本沒救。
程敬微一出手就直接將商會一網打儘,搞得前任商會會長嚇得心驚膽顫,本來以為自己也要被清算,但是等了許久都沒等來刺史府的動靜,最後一咬牙一跺腳,將自己半副身家都拿出來,買了一些古董之類比較雅致的東西,戰戰兢兢送了過去。
他倒是十分乾脆,投誠地也很及時,他不僅是送了東西,甚至將這些年來商會那些不法之事的證據都給送了過去。
程敬微看到之後感慨說道“這是個聰明人。”
要都是這樣的聰明人他多省心啊,誰要跟這些人死磕?他不要人乾活的嗎?偏偏一個兩個都覺得他可以欺負一樣,不撞南牆不回頭,隻可惜程敬微也不可能給他們回頭的機會。
前任商會會長在得知廣州刺史收下了自己的東西之後,終於是鬆了口氣。
隻要收了東西就意味著不會追究了,這是大家都默認的規則。
而有了他開頭,其他一些擔心被清算但還沒被清算的人立刻也都聞風而動,除了送東西之外,甚至還興起了一股告密之風。
為了自己能夠活下來,出賣親友的人都不少。
程敬微這一天天跟看戲似的,最後實在是不堪其擾,把司法等人推出去管這些事情,而他就天天盯著國公府的建設進度。
廣州商業的地震其實並沒有影響到百姓,因為程敬微在出手穩定物價和糧價,但凡發現有人要坐地起價就直接抓起來嚴判,兩三次下來也就沒人敢這麼做了。
遠在交州的駱時行對於廣州的動向了解得還是比較清楚的,沒辦法,程敬微恨不得天天給他寫信描繪國公府的建設進度,要不是知道交州這邊也在大規模的搞基建,他可能都要跟駱時行借人了。
駱時行對此也是哭笑不得,感覺程敬微似乎比他還著急的樣子。
可問題是就算程敬微那裡的工程隊伍爆種能夠在短時間內把國公府搞好,他一時半會也過不去啊。
吐蕃那邊不暫時安穩下來,他肯定不放心走的。
而戰事到了這個程度,吐蕃填進去的人命實在是太多,都鬆芒布吉終於是知道怕了,吐蕃的百姓的確不知道什麼叫做反抗,那邊就算出現分裂一般也都是大家族爭權導致的,從來沒有草根上位。
可人口過少的話對於吐蕃來講不是什麼好事,就連朝中大臣都頗有微詞,都鬆芒布吉不是欽陵,沒有那麼高的威望,隻好決定跟大周和談。
當然對內的說法是和談,但在大周這邊相當於吐蕃投降。
既然是投降那麼賠款割地是一定要的。
都鬆芒布吉剛剛親政就吃了這麼大一個虧,氣得要死,可他又不敢繼續打下去。
他沒有欽陵的魄力,再加上也不太能指揮得動人,更何況下麵人心浮動,他不把吐蕃內部穩定下來的話,就算打贏了這一場戰爭也沒什麼用,說不定還會有人趁機把他給趕下台。
做出這個決定之後,都鬆芒布吉也沒什麼心理負擔,他想得很開,反正當初跟大周打仗是欽陵一力促成的,他作為吐蕃讚普一直都不讚同,這個時候及時止損才是正確的。
而他手下那些被大周武力嚇得害怕他們打上高原的大臣們也紛紛表示的確是這樣。
都鬆芒布吉倒是想要投降了,可武曌不想放棄這麼好的機會,不一次把吐蕃打疼,過個十年二十年,說不定還會被對方搶走安西四鎮。
隻是這一次就連狄仁傑都有些不讚同,誰都知道打下吐蕃肯定有好處,可問題是大周的財政撐不住了啊。
武曌將天堂和萬象神宮又重新裝修了一遍,為的就是配得上電燈,整個皇城如今也用上了電燈,還有發電站的建設以及通往發電站的路——他們這裡沒有條件建立水電站,洛水從各方麵來講都不夠格,隻能建立火電站。
火電站就需要運煤過去,修路又是一筆錢。
當然電燈的普及肯定是有好處的,至少在晚上看書的時候眼睛舒服許多,可花費的錢也多啊。
狄仁傑跟武曌算了一筆賬之後,坦白說道“現在除非募捐軍費,否則很難支撐下去,而且吐蕃與西域不同,大周士兵未必能夠適應高原氣候。”
武曌最後也隻能無奈說道“那暫時和談吧,反正已經快要過年,等越國公入京再看。”
狄仁傑忍不住說了句“越國公對戰事並不精通。”
武曌卻說道“不需要他精通戰事,萬一他再弄出一些新的武器來呢?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啟程。”
駱時行此時還真啟程了,這大概是他第一次十分積極的去洛陽,因為他會跟程敬微一起過去,他們倆這一年的時間裡都升了爵位,還等著過去補手續呢,倒是其他三州刺史被留了下來。
駱時行說到做到,這一次就是帶著蕭善詩姐弟去了洛陽。
而等他們到洛陽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吐蕃使節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