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熱帶經濟作物產區。那邊的土壤肥沃,水稻一年三熟,是世界上的主要“糧倉”之一。】
橡膠林、椰子等一片一片的叢林出現在天幕上。
金黃色的稻田一望無際,碩大而飽滿的稻粒掛在稻穗之上,稻穗都被壓彎了腰。
一派物產豐富、祥和富饒之景。
【歐洲的那幾位海上霸主國家,從這些國家掠奪走了無數資源,充裕和武裝起了自己的國家,然後又憑借這些資源,侵略更多的國家。這裡麵就包括了我們華夏,也導致了華夏黑暗屈辱的近代史!】
......
鄭和來到皇宮,對朱棣行禮:“參見聖上!”
卻
見自己的君王猛然轉身,眼光炯炯的盯著自己:“愛卿,這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是否真如仙畫所說,礦產豐富?”
他雙眼通紅,卻興奮不已。
鄭和之前下西洋的確是帶回了很多的好東西。比如香料,胡椒等,在大明境內都價值千金,但是在原產地卻十分的便宜。朱棣甚至一度用胡椒來充當官員和藩王們的俸祿!
還有各種名貴的木頭和寶石、珊瑚等。
但這些,又比得上真正的黃金礦、白銀礦、銅礦還有鐵礦石來得重要?!
這幾項,甚至可以說是國之根本。
如今大明境內對白銀的需求日漸旺盛,甚至需要大量的從倭國進口,聽聞菲律賓有東南亞最大的白銀礦,黃金儲量甚至全球第三!
這怎能不讓朱棣激動?
而鐵礦,可以用來製作武器和農具。
這些礦場向來都屬於朝廷管製,派重兵把守,十分的上心。
因此一聽到那邊的礦場儲量居然如此豐富,朱棣一下子就理解了仙畫所說的歐洲海上霸主們的發展路線——若這些物產都歸於大明,那大明該有多麼的富庶?又能發展到多麼強大的地步?
而且,這些東西都是屬於朝廷管製,僅靠貿易很難大量獲得。的確是要將它們捏在自己的手裡才能安心呐!
自己之前的手段,與之相比,的確是過於“虛”了一些。
鄭和已經兩下西洋,對自己的路線了若指掌,他對著仙畫的地圖回憶道:“臣曾到過滿刺加,應該就是仙畫所說的馬來西亞......”
他將自己去過的地方與仙畫一一對照:“這些地方的國家國力極弱,文明衰微,很多百姓甚至生活如野人。但他們的貴族卻能拿出大量的寶石。至於礦石......請聖上恕罪,臣暫時還沒發現蹤跡。”
他跪下請罪,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朱棣卻親自將他扶起來,溫言道:“愛卿請起。朕之前讓你出使的確隻是為了揚我大明天威,你自然也沒有閒暇和心思去收集這些消息。”
他話鋒一轉,語氣嚴肅:“鄭和!朕有意命你再下西洋!這次,朕想要得到西洋諸地的詳細礦產資料和輿圖,你有信心做到嗎?”
> 鄭和之前隻需要在港口停留與人貿易,最多也就是去個小國的國都,但現在這樣的要求卻需要他深入那些島嶼與大陸的腹地,甚至可能還會起兵事。
但朱棣相信他,鄭和跟他多年,領兵打戰的功夫不弱。
鄭和大聲領命:“臣一定做到!”
他同樣是雄心勃勃。
而在唐朝。
魏征看著仙畫給出的資源圖,激動之餘差點揪斷了自己的幾根胡子。
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啊!
而且仙畫說這些地方的礦產儲量都排在世界前列——他們現在對於“世界”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善和成熟的概念,所以知道“世界前列”這四個字蘊含的含金量。
而且,那邊的水稻居然是一年三熟!他知道位於大唐疆域最南端的交趾土地肥沃,可以做到水稻一年三熟。若是整個東南亞都像越南一樣,那可以養活多少大唐子民!
魏征找到了說服自己的理由。
“陛下,這蠻夷之地,正需我中原教化才行!”他義正詞嚴,“若讓他們落於歐洲那些不知禮儀的霸主之手,恐遭其迫害。”
所以我們要儘快的將他們納入到大唐的疆域之中。這是對他們的保護!
李世民也很激動:“魏愛卿說得對!”
李靖等武將對魏征投去視線,心中驚歎,嘖嘖,這些文臣果然麵善心黑,真臟~~~
眾位淩煙閣老臣們議論紛紛,恨不得大唐立刻也和後世明朝一樣也建造出如此寶船。但他們也有理智,知道以此時唐朝的國力,不能貿然大興土木來建造海上艦隊,還需要徐徐圖之才好。
“此事不急在一時,但卻也宜早不宜遲。”李世民悠悠道,“大唐的王旗總有一日能飄蕩在遠洋艦船之上。朕這一世若看不到,朕的兒子也終會看到。朕的兒子要是也看不到,朕的孫子也終將會看到!”
大唐,華夏一定要加入這海上霸權的爭奪之中!
......
【所以,指南針同樣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歐洲人將其列為四大發明,也理所當然。】
【對,四大發明的概念其實是一位歐洲學者提出來的。他叫李約瑟,是劍橋大學的教授,也
是著名的漢學家和中國文化研究者。他在研究之餘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之前我說要放到後續來討論的。】
【那就是學術界所說的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難題的討論內容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
路小柒的聲音帶著女生的清脆,並不覺得威嚴,有時候甚至還帶著一些活潑感。
但當她將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天上雷聲滾滾,一字一句像是驚雷一般砸落在每一位觀看仙畫的帝王、良臣、名將以及大賢的腦袋上。
振聾發聵。
也砸落在了他們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