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畝產千斤的秘密(一)(2 / 2)

裴矩和李瑋豈能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他們也知道,自己這位陛下本來就重民生,這也是因為他真的將農桑一事放在了心上,才有這樣的表現。他們並不介意,反倒為大唐能夠擁有這樣的君主而感到驕傲。

“臣等定不負所托。”

秦朝。

扶蘇側身問贏政:“父皇,黑龍江是哪兒?根本沒有聽過,河南可是現在的河南地?”

大將蒙恬前段時間才擊敗匈奴,收複了河南地。

河南地其實就是後世的河套平原,在鄂爾多斯一帶,離河南省遠得很。

而自從贏政將扶蘇立為太子之後,偶爾自己處理政事的時候也會帶著他。

雖然偶爾也會有些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不適感,但他努力在讓自己適應這種局麵。畢竟,比起秦二世而亡所帶來的衝擊,這點小小的不適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

聽得扶蘇這樣問,他搖搖頭,淡淡道:"殷商才過去多少年,很多地貌和地名就已經與今時不同。更何況,大秦與後世相差了幾乾年。後世的糧倉在今時看來,未必就適合耕種。所以,記地名沒什麼意義。”

“兒臣懂了。”扶蘇點頭。

他深知自己的弱點,那就是沒有真正的接觸過政事,因此被贏政這樣否定也並沒有覺得垂頭喪氣。

始皇帝暗中觀察,總算在心裡輕微的頷首。

這表現,還算過得去。

“認真看,看完之後寫一篇策論呈上來。”

扶蘇心中叫苦,戰戰兢兢的應下:“唯。”

【單放這個數據聽著可能沒感覺,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古代的畝產,就知道能做到現在這樣,簡直是火箭一樣的跨越。】

【特彆特彆的不容易!】

【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秦朝時平均每畝地可以產出出大概65公斤的糧食,也就是相當於130 斤。漢朝可能高一點,但也高不到哪兒去。畝產130斤,去個殼可能就變成了一百斤。秦朝時期的主糧是粟,也就是我們經常用來熬粥喝的小米。現在的小米產量是多少呢,畝產大概在600-800斤。】O

【整整六七倍的差距!】

【我們司空見慣中的

農田如下。】

無人機從空中掠過,拍下一望無際的金色麥浪。

這是東北平原地區的水稻田,早已經實現了集中化耕作。田陌整齊,方正得讓強迫症都能覺得舒心。

農民們操縱著巨大的水稻收割機在稻田裡駛過,圓柱一樣的切割裝置滾過之處,水稻紛紛倒地,一氣嗬成。一會兒的功夫一畝地就收割完了。

鏡頭拉近,照在稻穗之上,緊湊密集的稻穀生長在稻杆之上,顆顆都顯得飽滿非常。

而這樣的稻穗顯然不是單例,放眼望去,這樣的稻穗比比皆是,共同組成了這代表著豐收的金色的麥浪。

【古代的農田,可能如下。】

路小柒放了幾張建國前的老照片,用來代替古代的農田景象。

可以看到,農田的裡的作物稀稀拉拉,而且看上去垂頭喪氣十分的沒有精神,顆粒也很不飽滿。

這幾張照片還是她費了很大功夫才找到到的。

和剛剛的現代農業相比,差距十分的明顯,一個天,一個地。

在後世的農田景象一出來之後,孫小羊和孫大牛兩兄弟就隻會直愣愣的張著嘴了。

看上去傻極了。

孫大牛這段時間割麥子割得手抽筋,如遊魂一般失神的說:“原來仙人是這樣割麥子的。”

收割機在他們看來像是怪獸一般,竟然可以讓人坐在其中,不用牛拉不用馬拉也能自己向前走。

直到旁邊的聲音將兩人驚醒。

鄰居中有人歇斯底裡,又哭又笑:"這是天上的仙田!這一定是天上仙人種的田!"

看那形狀,整體又漂亮,田地之間還有乾淨雪白的道路以及鬱鬱蔥蔥的樹木。世間哪有如此美麗的田地?

而且那田間種著的稻穗,顆粒那麼飽滿。聽仙人說,他們一畝地甚至可以產出千斤!

甚至比他們一百畝的地的產出加起來還多。

仙人們一定是每天能吃三餐,每餐都能吃飽的吧,說不定烙的餅裡麵都可以放個雞蛋。

孫小羊卻騰地站起來,激動的說:"夫子說了,這不是仙界也不是仙人!這就是我們的後世華戛,是我們的後世子孫!”

孫小羊是村中唯一讀過書

認識幾個字的農人,隻不過後來供不起了,讀了一年就沒再往下讀了。饒是如此,村裡的同齡人平時都要高看他一眼。

但此時聽得他這樣說,旁人卻哄堂大笑:"孫小羊,你怕是讀書讀傻了。這樣的糧食,這樣的田,我們的子孫怎麼種得出來!”

也不見他們比他們的先人會種地。

有人直接往臟汙的地上一躺,眼中帶著無限向往:"不知道我死了後能不能去到仙界,摸一摸這些穀子。說不定我還能跟著種出這麼好的穀子,以後就不愁吃不飽了。”

他說著說著又嚎啕大哭起來,雙手錘地:“阿母啊,阿翁啊,你們是不是也去仙界了啊?!”

沒人笑他。

大家都知道,這家在前幾年鬨天災糧食產量減半的時候,他阿翁阿母為了把口糧省出來給他,竟然活生生的把自己給餓死了。

孫小羊急了:“這就是後世的人!夫子說了,隻要我們能學習到裡麵種地的方法,就也能收更多的糧食!”

村民們無人理會他,隻覺得他在癡人做夢。

凡人怎麼能和仙人比。

隻有他哥哥孫大牛,悄悄的問:“夫子真的這麼說了?”

孫小羊點點頭:“哥,我們待會兒一定要好好看,把仙人所說的話都記下來。一定有法子,一定有法子……"

他說到後麵已經是喃喃的自言自語,眼睛裡閃著光彩。

【這麼低的產量,得來這麼艱辛,難怪唐朝詩人李紳寫了一首《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們現代的人尤其很多是城市裡的小孩子都沒見過糧食長在土裡是什麼樣子,對於糧食是如何得來不易的也已經沒有這麼深的體會了,說不定還覺得擁有一個農場是很酷很悠閒自在的事情,或許現在種田的確沒那麼苦了,但放在古代,糧食是真的得來很不易啊!】

正午,烈日當空,蟬在樹上發出鳴叫,熱浪一陣一陣的襲來。

但是在農田裡,背著鋤頭的農民依然在辛勤的耕作,汗珠從他們的額頭和下巴上像水珠一樣滴落下來,滴在了剛被翻出來的土壤裡。

不一會兒,背上就已經全部被汗打濕。

看到這一幕,各朝各代的農人們無

不歎息。

也有人眼中泛著淚光。

沒想到竟然有人為他們也寫了首詩。

尤其是唐朝之前的農人,一下子就記住了這首朗朗上口的詩,自己勞作的景象一下子就浮上了心頭。

誰不想在盛夏的正午好好休息休息呢?

甚至他們還知道有人在烈日下勞累過度一下子就倒下了,從此再也沒起來過。

但是,他們依然還是要去。

不去的話,一家人的口糧從哪裡來?

這首詩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顆糧食都是被他們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都來得很辛苦。

寫在了他們的心上。

【我們上一期講士農工商。農,僅僅排在士的後麵,看上去似乎地位很高很受重視的樣子,但實際上古代的農民,除非是大地主階級,其他的都活得很辛苦。除了土地兼並、賦稅過重這些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在沒有專業科學指導的情況下,農田的產出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當然了,浸長幾千年的歲月,畝產也並不是一直停留在一百來斤,據史學家們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和推測,到了明朝的巔峰時期,糧食的畝產量可以達到四百多斤。】

【那,我們先來聊一下,從一百斤到四百斤的初期階段,我們聰明的老祖宗們做對了什麼。】

【第一,古代的發明家,發明和改良了很多農具,改進了耕種的效率。】

天幕上出現了輪流變化的農具模樣。

先是簡易的石器,再是青銅製成的農具,然後是鐵器,最後開始出現了木頭和鐵一起製成的大型農具。

泗水亭的劉邦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

漢武帝時期的孫小羊睜大了眼睛。

裴矩和李瑋聚精會神。

而在各朝各代的宮室之中,負責記錄的內侍和宮人還有筆吏,都握緊了自己手中的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