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朝中重臣皆是黃老學說的擁護者,如果不是祖母忽然親自出手教訓了他一下,那重臣們的反應是什麼還真說不定。自己這皇位是否還能踏實坐下去,也難說。
劉徹心緒複雜。
最後,他徹飲了一杯酒。
而在洛陽。
武則天讓宮人取來筆墨,親自書寫那句詩: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龍飛鳳舞,一筆到底。
“好詩!”她將毛筆擲在桌上,很是喜歡,準備把這詩掛在自己的寢殿內。
【但均田製在唐朝中後期開始走向沒落,實行不下去了。因為他的核心是不觸及地主階級原有的土地,而是收歸荒地,開拓更多的田地來分給百姓。但是當唐朝中期之後的土地兼並嚴重,人口越來越多,荒地越來越少,朝廷也就無田可均了。】
【於是,到了宋朝。】
【啊,與眾不同的宋朝,連土地政策都如此的與眾不同。】
【宋朝開國的時候,大量的土地都已經被世家豪族們占了,趙匡胤大概是想著反正均田製也搞不下去了,那不如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土地兼並製止不了,那就不製止了嘛,土地製度不好搞,那我就不搞了嘛。】
天幕上出現了趙匡胤的Q版小人。
小人的頭頂上冒出可愛文字:"啊,朕真是一個小機靈鬼。"
……
贏政:……
劉徹……
嘴巴裡沒吞進去的酒一下子就嗆住了,一時之間咳個不停。
趙匡胤原本就黑的臉簡直如碳一樣:……
仙畫,你想乾嘛???
天幕下的百姓們哈哈大笑起來。
【所以,宋朝的土地製度就是"田製不立"以及"不抑兼並"。國家層麵,不設立土地製度,另外,也不抑製土地兼並。實行土地買賣自由,你們隻要有
錢,愛買多少買多少。官府自己也買田,被稱之為盲田。彆說,在這樣的搞法下,宋朝的土地兼並問題雖然也很嚴重,到了後期的時候,"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並冒偽,習已成俗,重禁不能止”,也引發過一些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但是呢,都不怎麼成氣候。而且這些起義軍大多都會最後選擇招安,說明他們對朝廷的認同度還是挺高的。】
聽到這裡,趙匡胤點點頭。
嗯,看來這方麵,他大宋做得還不錯的。
但一想,這大宋的皇帝早就變成他弟弟趙光義的後代了!
趙光義現在還被他關在慎刑司呢。
啐,晦氣!
等他遷都洛陽,以後的大宋肯定隻會比這個大宋要好。
而其他的帝王們,尤其是宋朝之前的帝王們都冒出一排排問號:???
土地政策還能這樣玩?
難道真的是管多錯多?
仙畫很快給了他們答案。
【可以說,土地兼並並不是當時的內部主要矛盾,重稅才是。】
【這還真就奇怪了,難道朝廷不管不顧,放任自由,反倒效果還要更好?】
【其實不是的,宋朝的社會情況與前朝不一樣。】
【首先,因為各種農學經驗和良種的累積,宋朝的畝產已經比前麵的朝代提高很多了,熟田的麵積也更多,農業相對發達不少。一畝地養活的人更多。還有就是,宋朝不抑商,民間商業和小手工業發達。就像是我們之前所說的,宋朝的儒生們去趕考,都得帶上幾船貨物順便賣一賣。農民可以養活自己的手段更多,不種地還能去開個家庭小作坊,做個小買賣什麼的,對土地的依賴性也就更低。】
汴梁的碼頭,因為來往的商船太多,都將寬闊的河道堵塞了。
碼頭上的力工正在來來往往的將船上的活物卸下來,商人和書生們從客船上下來,又有不少的貨郎穿梭其中。
而沐梁城中,沿著河道有開店營業的,也有在街邊支了攤子賣吃食賣菜等,更有各種的街頭雜耍。
的確是商業繁華之盛景。
【而且朝廷也並不是全無作為,趙匡胤鼓勵全國開荒,有賦稅減免措施;另外如果你從其他行業轉過來成為農民,那還有獎勵。另外,官府的官田也會出租給農
民耕種。】
【另外,宋朝與金還有蒙古之間的外部矛盾更尖銳,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自己國內矛盾。宋理宗時期,有大臣上疏”“豪強兼並之患,至今日而極”,“弱之肉,強之食,兼並寖監,民無以遂其生。”可見土地兼並已經導致了民不聊生。如果不是蒙古攻來,或許再過一些年,大宋也會和明朝一樣,葬送在自己內部的農民起義浪潮中。】
魏征搖頭道:"看來這大宋的土地製度也不是全然的好。"
在商業發達、社會繁華的時候,自然能夠掩蓋很多的問題。但隻要萬一商貿之業兼條,大量的農民又回不去田地,那就會是大問題!
李世民好奇的問:“不知道後世的土地製度是什麼樣的?”
看仙畫中之前提到的,後世的農業應該極為發達。
其他的帝王和群臣們也都在心頭浮現起這樣的疑問。
西周的井田製走不通,秦漢的授田製也貌似不行,均田製也被曆史否決,而後世朝代更開放更自由的土地製度好像也有問題…
那路小染生活的後世,他們又是怎麼管理這偌大的耕地和農民的?
【明清延續宋元的土地製度,明朝後期同樣因為土地兼並嚴重,皇族外戚們齊上陣,士人階級不納稅,原本就貧困的農民們不得不負擔沉重的賦稅,然後還要被權貴奪去自己的土地,導致民間□□不斷。李自成振臂一呼,天下農民紛紛響應,最終攻入了北京城。】
【明朝最後一位君主崇禎吊死在歪脖子樹上。】
廝殺之聲響遍整個北京城。
一抹血色殘陽下,崇禎在太監王承恩的幫助下,將自己的冠冕取下,頭發淩亂。
一根白綾被掛在了煤山上的歪脖子樹上。
崇禎最後看了一眼煤山腳下的紫禁城,留下絕筆:
“朕涼德藐躬,上乾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寇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④
明朝。
朱元璋重重的哼一聲,狠狠的道:“窩襄廢!”
他開局一個碗就能打下這偌大的天下。
他的子孫後代們有著那麼高的起點,卻最終將這大好江山給丟了。
叫他如何不生氣
!
朱元璋平複了一下心情,緩緩道:“還知道和江山共存亡,也不算太窩襄。”
【對,他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算是有骨氣。但我原本以為,他是抵抗清朝軍隊的入侵,其實當時攻入北京城的是闖王軍隊,這支隊伍的主力都是由被壓榨被剝削的農民組成,那,就算他活該吧。因為本來,這也是他所代表的的皇室和官僚階級給逼出來的。】
【華夏古代的農民階級,可以說是承受了最多的苦難!】
路小柒是標準的00後,在她出生的年代,國家安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如火如荼,脫貧攻堅也都完成了階段性的目標。
她去過的農村說實話搞得都還不錯。
路小槳為了這個視頻查閱了很多資料,她很難想象,古代農民們的生活居然是這樣的。
因此,她的聲音變得無比憤慨———
【之前說的唐朝詩人李紳還有一首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死。”】
【他們種出了無數的糧食,開墾了四海之內的荒地閒田,但自己依然被餓死。】
【要糧食,讓農民去種地。】
【要修建各種工程,讓農民們去服徭役。】
【要打仗,從農民當中征兵。】
【要賦稅,讓農民們出。】
【我都想替他們問一句,他們欠你們的嗎?】
【就這樣,權貴們最後還要奪走他們的田地,讓他們失去唯一的依靠。】
【上位者們在高處俯瞰,猶如老虎看向一隻小小的螞蟻,但他們可能不知道,一隻螞蟻的力量的確很微小,千萬隻上億隻螞蟻組成的軍團卻可以讓一頭老虎在短短時間內變成一堆白骨。】
【哎,要是古代的那些皇帝們言僚們能看到我這個視頻的話,我隻想說一聲——】
【好好的做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