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自己從農科所拿到的這些矮杆水稻是不是真的能抗倒伏。
到了晚上的時候,風雨交加。
一束束手電筒和煤氣燈的光亮了起來,農民們都擔心自己田裡的莊稼,寧可冒著暴雨也要來查看一下才放心。
微弱的光線裡,可以看到種了矮杆水稻的田裡麵,雖然也稍微有些淩亂,但整體是沒問題的,大部分水稻都好好的。而旁邊還是種著原先水稻的田裡麵,卻倒了一大半。
矮杆水稻,果然抗倒伏!
大部分的農民臉上露出笑容,而少數幾個唉聲歎氣之餘也都下定決心:“下半年還是要去農科所搞一點矮的稻種!"詞一點秘的相種!
李世民沉默了。
>他到現在都還不太習慣後世人用的各種計量單位。
無論是什麼,都動輒以億計!
聽聽,十二億斤!三千三百六十億公斤!
這是什麼概念?!
即使隻是增產的部分,也可以養活整個大唐一大半的人了。
育種!必須立刻馬上開始育種!
大唐也要有自己的良種!
……
【大家知道,在90年代以前,咱們國家買糧食是需要糧票的吧?計劃經濟,每個人吃多少糧都是有計劃有規定的。而九十年代後,糧票作廢,糧食也可以自由流通了。你想買多少糧食就買多少糧食,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原本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情啊,對吧?老百姓們高高興興的,拿著錢去買糧。但有人就是要給咱們添堵。】
街上的喇叭不停的播放著:“本店收現金,本店收現金,無需糧票。”
米店裡大家高高興興的排著隊,拿著鈔票買上自己家裡需要的稻穀、麵粉和大豆等糧食。
一派熱熱鬨鬨,充滿活力的場景。
【90年代中期的時候,一個叫布朗的漂亮國人發表了一篇類似智庫報告的文章,題目很驚悚,叫做《誰來養活中國》,轟動一時。這個布朗的意思呢,是中國人口那麼多,而且你們現在還放開糧食購買,中國的糧食根本不夠你們吃的,到時候隻能向全世界來購買糧食,勢必就會引發全世界的糧食危機!】
“誰來養活中國?”
天幕下的百姓們陷入到迷茫中,誰還能靠彆人養活不成?
肯定是自己養活自己啊。再不濟,不種地的話花錢去買糧。難不成,還指望彆人能養活你嗎?
而且,漂亮國是哪個國?為什麼要來關心他們國家的事情?
劉徹在心裡琢磨了一下,目前路小染提到的其他國家已經有好幾個了,但這種口吻裡明顯帶著不爽和鄙視情緒的之前有一個倭國,現在有一個漂亮國。
他記得,倭國就像是匈奴,來侵犯過華夏。
那這漂亮國也是?
劉徹冷哼一聲,不知道這名字很奇怪的漂亮國為什麼會忽然關心中國,就好像匈奴有一天忽然發出感慨,說,誰來養活大漢的百姓?
關他們什麼事情呢?
br />失心瘋吧!
用腳想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懷好意!
【就漂亮國呢,一如既往的多管閒事,而且還在文章裡各種暗戳翟劃的輸出威脅論,但是呢,他關於糧食危機的部分還是引發了像是黃耀祥院士這樣的農學界泰鬥的擔憂。於是,幾位大牛聯合起來向政府提出,咱們必須還是要大力發展研究高產水稻,不然真的得從國外進口糧食才能養得活那麼多人。萬一,國際環境變惡劣,人家不賣糧給你,那就危險了。】
【於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咱們國家上馬了一個“超級稻育種計劃”,決意研發超級高產水稻,而這個項目的主持者就交給了當時剛被評選為院士不久,被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穿著端莊的新聞主播坐在台前,用標準而親切的普通話播報:
“今天,由農業部主導的超級雜交水稻培育計劃正式開展工作。本計劃意在培育更加高產的水稻,以滿足廣大人群眾的糧食需求,捍衛我國的糧食安全。本計劃分為兩期,第一期為1996年到200 0年,一季產最指標為每畝700公斤;第二期為2001年到2005年,產量指標為每畝800公斤。該計劃的主要負責人為有著'雜交水稻之父'美譽的我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之前不是有人已經研究出了雜交水稻了嗎?”為什麼說他才是雜交水稻之父?
扶蘇心裡閃過這個念頭。
不過還不待他說出來,想明白,仙畫自己就提出來了——
【大家看到這裡或許會有個疑問,之前不是說丁穎院士是第一個研究出雜交水稻的人嗎?然後還有黃耀祥院士,那為什麼是袁老被稱之為"雜交水稻之父"呢?】
【這裡麵其實涉及到的是很複雜的學術。UP主不是學農的,隻能向你們解釋一下大概。】
【得先從水稻這種東西的繁殖方式說起。大家都知道,植物是靠授粉來完成繁殖的。而水稻這玩意兒呢就長得很奇怪,他的雌蕊和雄蕊都是長在同一株上麵,也就是說它根本不需要第二株水稻,自己就可以完成繁殖,這種方式呢,被稱之為自交。但大家也都知道遺傳學裡麵的規律,那就是近親繁殖就會產生很多毛病。比如兩個有血緣關係的人結婚生下來的小孩,就有很大概率是傻子或者是畸形。所以現在國家都不允許近親結婚。】
r />天幕上出現了一顆水稻的標本,然後鏡頭不斷的放大。
先是稻穗,然後再到稻穗上的穀子排列,再到他抽出來的稻花,再到稻花上的雄蕊和雌蕊。
一直到顯微鏡的級彆。
這是現代影像技術裡麵很典型也很常用的手法,但卻震到了第一次看到的古人。
但他們顧不得去驚訝水稻上的花居然是長成這個樣子,全部的心神都被這路小柒所透露出來的另一個消息占據了———
“什麼!近親結婚生下來的小孩是傻子?!”
“說的是有可能。”
“不隻是傻子,也有可能是畸形?”
“那表哥表妹算不算是近親結婚?”
“算吧,親戚來的。”
“彆說,我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之前我娘家的村子裡,就是表哥娶了表妹,結果生下來的小孩真的是個傻子!三歲多的時候掉進水潭裡淹死了。"
“三歲多淹死?怕不是故意的吧?”
“啐!那可不能亂說。總之,就蠻慘的。”
“你這麼一說,我也想起來……”
民間開始議論紛紛。
皇帝們和朝臣們瞠目結舌。
這年頭,為了更好的鞏固利益和門第,很多世家和豪門都會選擇親上加親,表哥表妹是最常見的組合。但現在一聽近親結婚會導致下一輩的子嗣出現問題,一下子就作鍋了。
為了拉攏館陶,娶了陳阿嬌的劉徹麵色淡淡。
他和阿嬌沒有子嗣,但可能沒有子嗣,或許才是問題的症結。
為了拉攏舊隋勢力,娶了自己的表妹,隋煬帝女兒楊氏為妃的李世民則要痛苦得多。
他和楊氏有兩個兒子。
吳王李恪,文武雙全,他一向頗為疼愛。但蜀王李惜四五歲還不會說話,直到現在都有點癡傻模樣,蠢得不像是自己的兒子。
“原來竟然是因為這個嗎?”
“陛下,此事關係重大。”魏征出列道,“微臣覺得可以讓各地做一個統計,看看是否如仙畫所說。如果確實,那必須要向民間陳清利害,加以勸阻。”
李世民沉重的點點頭:“的確該如此。”
大
唐的子民可不能一代比一代傻。
【那水稻就是這樣,一直自己繁殖,近得不能再近,留下來的後代無論是產量還是飽滿度就越來越不咋地。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是現在的稻種,也都建議每隔三年換種子的原因。而當時,科學家們的思路呢,那就是用人工授粉的方式給它帶來不同株和不同品種的基因,這就是雜交!】
【這種方式,就叫做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有多難呢?或者說給水稻人工授粉有多難呢?一株水稻上有幾十個穗,一個穗裡麵有150-300多顆穀子,然後呢它的雄蕊和雌蕊是長在一起的,非常難分。這一株上麵的幾千根雌蕊都需要人工授粉,一根都不能遺漏,否則就前功儘棄。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隻能完成一到兩株水稻的雜交授粉工作。那你想想,成乾上萬株水稻的授粉,需要多少人工才能做到?!】
【順便在這裡提一嘴,當時丁穎教授在30年代做育種的時候,工人的工資都是從他自己的薪酬裡掏的哦。來,讓我們日常唾罵民國政府一萬遍。】
工人們全副武裝,在中午的大太陽下戴著鬥笠,帶著手套,小心翼翼的剪去稻穗上沒開花的穀粒,然後給開了花的穀粒剪去三分之一,然後套上紙袋。
科研人員同樣挽起褲腿在乾活,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他們戴著厚厚的眼鏡。
有記者前去采訪,問他們:“現在三十九度,你們不熱嗎?為什麼不能等到下午三四點之後再來乾活呢?”
他們熟厚的笑了笑:“水稻就中午開花,它就喜歡這個溫度,那我們沒辦法,隻能跟著喜歡。”
“三年換一次稻種……”
孫小羊也正在觀看這一期的仙畫,聽到這裡他驚叫起來:“原來如此!”
他向父親和大哥說道:“水稻是這樣,那或許麥子也是這樣。難怪咱們之前的麥子越種就覺得越不好,原因或許就是在這裡!”
要三年換一次種子才行!
而賈思勰已經倏地從榻上坐了起來,手舞足蹈:“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雜交!人工授粉!
自己怎麼就沒有想到呢?!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
他是經常去野外尋找稻子種類和麥子種類的人,很明白不同的稻種表現出來的特性也是不一樣的。有的高一
點,有的矮一點,有的壯一點,有的就瘦弱一點。
但他從來沒有想到過,可以把這些不同品種的稻子結合起來!
賈思勰簡直心癢難耐,若不是現在是晚上,他就要立刻去到田地裡看一下是否可行。
而他並不是唯一對此感到欣喜若狂的古代農學家。
宋應星也看得如癡如醉。
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發現了“土脈曆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種子和種子之間也是有不同的,而且和水土有關係。此時聽到了後世的見解,簡直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所以丁老和黃老當時的雜交育種水稻,隻有第一代是雜交稻,當種子種下去之後,長出來的水稻就恢複成了自交,收獲的第二代種子就成為了常規稻,然後不斷的迭代,最終形成了帶有一定優良基因的穩定的常規稻種。所以嚴格的來說,他們的水稻應該被稱之為雜交育種水稻。】
【而且為了遺傳的穩定呢,他們隻能放棄很多其他基因方麵的優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隻要想一下要向全國推廣,用純人工雜交授粉的方法來收獲稻種的話,除非稻作所的工人上百萬上千萬才行!】
“對啊,這個要怎麼辦?”
原本還在狂熱中的農學家們冷靜了下來,發現雜交育種的這個工作其實也不是那麼的簡單。
尤其是民間的農學家,立刻明白過來,若非自己豪富,必須是要朝廷要言府支持才能做到。
……
【而袁老就解決了這個世紀大難題!】
【60年代,黃院士的抗倒伏矮杆水稻已經被研究出來並且開始醞釀推廣到全國的時候,袁老正在農業學校當老師,但同時他也開啟了自己的雜交水稻研究之路。】
【1964年,他在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水稻。】
【天然雄性不育,言下之意就是這株水稻是個太監!它的雄蕊天然就沒有繁殖的欲望,它根本不會主動向自己的雌蕊授粉,那也就是說隻要種其他品種的水稻在它的旁邊,無需人工就可以自動完成授粉的工作!】
【同學們,朋友們,這簡直就是雜交育種工作裡的神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