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農業大學之旅(六)(2 / 2)

【可以說,一座磨坊就是一座糧食加工廠。還有一個說法是水磨起源於唐朝,因為最早的文獻記載就是唐朝的甘肅水磨。唐朝的時候磨坊已經被發展成為了一個生意,你們想想,長安城鼎盛時期人口上百萬,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糧食?這個糧食加工的生意是穩賺不賠的,很多大戶和權貴們都喜歡投資磨坊。還因為水源的問題經常和農民起衝突。】

【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不細說。我們繼續回到麥子上來。正是因為有了水力磨坊的出現,麥子才一躍成為了最重要的主糧之一。“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的這首詩就可以說明在唐朝的時候,關中地區已經普遍種植小麥。但小麥取代粟,要到宋朝,

那時候小麥的產量已經上升到了一畝地150-200斤左右。】

長安城郊。

一群農民拿著鋤頭氣勢洶洶的來到一座占地極廣的水磨坊麵前。

“你們挖了渠把河裡的水敵了道往這邊走,那我們的田怎麼辦?”

“沒水灌溉了今年要絕收了!”

一個管事模樣的男人站了出來,厲聲喝道:“在這兒鬨什麼鬨,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嗎?”

“我們管你這是什麼地方,趕緊把你們挖的渠給填了!不然我們就去官府告你們。”

管事怒極反笑,雙手環胸:"去告吧,也不打聽打聽這座磨坊的主人是誰?那可是天子身邊的紅人,高力士高大人!你們快去告啊!"

農人們不敢置信又沮喪之極的走了。

管事往地上啐了一口,不屑的道:"一群刁民!"

李世民臉色黑如鍋底,手在案幾上重重的拍了一下。

“這高力士是何許人物,居然如此囂張!”

他一直都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更明白了百姓能迸發的力量,在這些事上更是十分看重。此時若高力士就在他麵前,一定會立刻將他下獄嚴懲!

“陛下,長安城郊這段時間的確是出現了不少的水磨坊。”魏征皺眉道,“不知這其中可有此等與百姓搶占水源的事情。”

農乃立國之本,豈能因為自己的私利而搶走百姓的灌溉水源?

“查!給朕速查!若有此事,絕不姑息!”

有的臣子目光閃爍,決定回家後趕緊提醒一下家人,若有這樣的事情趕緊把水渠的道給改回去,可彆撞在陛下的槍口上。

“陛下,臣以為水磨坊與民生關係重大,應該由工部在各州城池興建官營廳,以免地方大戶和豪強們坐地起價。"房玄齡道,"另,若有人想要興建私人磨坊,需向當地的官府報備留檔,不能想怎麼建就怎麼建。”

李世民頷首:“房卿家言之有理,就這麼辦!”

直接寫在唐律中,這樣即使後世有人動了小心思,也有律法作為最後的底線。

西漢。

桑弘羊卻從這裡麵受到了啟發。

r />

現在他正愁著怎麼為打匈奴而籌措軍費。鹽和鐵這種高利潤的行當他已經伸過手了,想要再找到一個穩賺不賠的行當太難了。

或許這水磨坊可以試一試。

"陛下,微臣建議這水磨坊收歸為朝廷經營,既可以遏製惡意的價格哄抬,也可以貼補國庫!"

其餘剛動了心思的臣子和權貴們向他投去死亡的注視。

桑弘羊追然不動。

民間能開得起水磨坊的家庭肯定是地方豪強和大戶,與他們爭利他心安理得。

劉徹眼睛一亮,這可真是瞌睡就遇上了人送枕頭,大手一揮:“準了,此事交給桑愛卿一並統管!”

由此,西漢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興建水磨坊的風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