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明的後續影響(2 / 2)

璋揉了揉太陽穴,心裡重重的哼了一聲。海禁都被後世給罵了個半死,就差說他是華夏民族的罪人了,還能咋搞?

當然是開啊!

但讓他承認自己之前做錯了,那還是有點抹不開麵子的。

於是他隻能對那幾名臣子實行了死亡瞪視,看他們的臉變得越來越蒼白,這才不爽的開口: “自然是開!而且民間若有人發現了新的作物,獻種者必定給予厚厚嘉獎!隻是,一定要沿海諸地防範亂軍和海盜!"

朝臣們在私底下交換眼色。

開海禁好啊,海運最賺錢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朱元璋打算在各州縣興建新式的官學,教導科學思維,招五歲以上十歲以下的小少年,學堂裡還可提供免費的食宿。

這個主意一出,就像是在油鍋裡滴入了一滴水,一下子就炸開鍋了。

現在的大明,程朱理學還沒有占主流,但總體還是以儒學為主的。這還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

有朝臣出列,苦著臉: “陛下,這科學思維為何物?到底如何教導?尚未形成定論,又如何教導?"

這不是免不免費要花多少錢的問題!是關乎於天下“道統”的問題!

一下子被皇帝這樣拋了出來,朝臣們表示有點慌,他們還沒想好。

朱元璋不在意的擺擺手: “又不是讓你們明天就建出來,急甚?”

按照他們辦事的這個節奏,今天提出來的東西,在第二年可以實現就不錯了,他還得誇獎一句神速。

他繼續接著說: “況且,仙畫裡麵不是給出了一部分答案了嗎?!各種技術和工具的發明、農業大學……光是這裡就可以有兩個科目了!你們天天晚上看是看到狗肚子裡去了嗎?!朕要你們有何用?"

“哼,彆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在心裡想些什麼!不就是怕被彆人動了你們這些讀書人碗裡的飯菜嗎?肚子裡那些彎彎繞繞以為朕不知道?成天和老鴉子一樣隻隻知道嘰嘰喳喳,還是說你們還真想讓我老朱家變得和仙畫裡說的那樣,後世子孫隻能吊死在歪脖子樹上?"

"朕告訴你們,要是這樣,那大家都彆想要好好的吃飯了!"

不讓他好好吃飯,老子一把就把桌子給掀了,看誰能吃成?朱元璋破

口大罵,罵了整整一刻鐘才停下來。

待到他罵完,雙眼一瞪: “還有誰有意見?掌了朝廷的食祿,不尋思著好好乾活的,趁早給我滾回家去!"

朝臣們被罵得狗血淋頭,臉色也有些頗為難看。不過知道皇帝剛經曆喪子之痛,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來惹惱他,隻能在心中腹誹,這位陛下獨斷專行,發明詔令就是自己一宣布了事,廢除了左右丞相,取消了中書省,一個人乾了整個內閣的活兒,從此之後朝堂上就是他的一言堂,他也從來不管朝臣們是否反對。

難怪之前有臣子罵他是“獨夫”!

不過,這個獨夫可不是隻敢罵,手段也暴烈得很。他是真敢殺啊!

他還乾出過“剝皮填草”這樣的事啊!甚至, “皮場廟”這樣的地兒還不止一處!想起來都忍不住要兩股戰戰、瑟瑟發抖。

不過,這罵也不是白挨的,在這會兒功夫裡,有識之士覺得改革的確迫在眉睫,陛下雖然急了點但是趁著仙畫之威快刀斬亂麻也可以。而聰明人在也想通了,學堂建起來之後他們可以往裡麵加一點私貨嘛,比如讓那些小童一定要學習一下聖賢言論什麼的,這樣一想似乎也不是那麼的難以讓人接受。

何必現在冒出來反對?

於是到了最後,大部分的朝臣們都通過了這項決議,並且表示會繼續細化,到時候再把文書呈上來。

朱元璋的臉色好看了點,鼻子裡噴氣:"等到下一期仙畫結束後,在場的都給朕交一份觀後的心得文書上來。朕倒要你看看,你們都從裡麵看出了什麼道道。"

被布置了家庭作業的朝臣: "..…臣等遵旨!"能怎麼辦呢?寫唄。

通過了這項大事,其餘的諸如設立試驗田,搜羅全天下會種田的人來當農官什麼的都已經算是小事了,連一點波瀾都引不起。

還有大臣啟奏: “陛下,按照仙畫的紀年法,如今的歐洲正好是處於變革之中,大明也該派遣使者前往西方,探究一二。"

建立邦交什麼先放一邊,但卻不能當個睜眼瞎。知道了世界這麼大而且外國在之後還會影響華夏之後,怎麼也該出去看一看的。

朱元璋沉吟一下,隨即道: "準奏。"

這些朝廷的新令在民間尤其是士林中引

發的風暴其實並不算大,完全沒有想象中的天翻地覆。現在士林中分為兩派,改革派和守舊派,或者說是激進派和溫和派。

是的,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改革派,隻是“鴿”和“鷹”的區彆——

如果說仙畫對這些大明的精英衝擊最大的是什麼,除了後期儒家的變異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天朝上國”的心態被粉碎一空。因為怎麼算,歐洲發生變革然後迎頭趕上的時間點就發生在他們大明!

也就是說,大明竟然是華夏的半個罪人!

這怎麼可以?

現在才明初,士子們還是有著一腔熱忱的,不像明中後期那樣的畸形扭曲,所以在經曆過一開始的大辯論之後,民間的士林已經形成共識,必須要變。

可以說,如果朱元璋或者是朝堂不對仙畫做出反應的話,等到太子的喪事一過,各地的官學和太學生們就要聯合上疏了。

有貧苦的百姓人家原本想要咬緊牙關送自己家的聰慧小童去私塾拜師,但聽到新式學堂即將營建的消息後卻打消了這個主意。

"還是等等看吧,那邊可包食宿呢。"

“到時候哪還有我們的份?肯定被那些上頭有人的給搶走了。”

有聰明人指點他們: "不如再等等看,說不定到時候學堂開得多,也有機會呢?而且過幾年之後,科舉是什麼樣子還說不準,是喜歡舊的那些還是喜歡新的這些,那可不好說。如果要學,不妨先送去認認字就好。"

那人一思索: "的確是這麼個理。"新學來勢洶洶,未來會變成什麼樣還難說呢。

隻能說,如今海禁一開,各種新消息一傳,雖然是在沉悶的太子喪期,但整個大明的民間卻像是吹進了一股新鮮的風,似乎有什麼東西都變得不一樣了。

原本在浙江、福建和嶺南一帶就偷偷活躍著的海商,一下子就揚眉吐氣了,立刻把在外島藏著的海船都給叫了回來。無數的熱錢也都從全國各地湧到了各個港口。

漁民們涕淚四流的在海灘上對著天幕朝拜。

如果不開海禁,以他們的收成是完全沒辦法生存下去的,或許到時候也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心一橫去外島當海盜了。

也有商人反其道而行,組織了商隊打算往西邊走。

"聽說那歐洲就在西邊,那麼多國家,總能賣出貨去吧?"

"可是往西邊走,哪年哪月能走得到歐洲?路途遙遠,未免太過於危險。""做生意哪有不危險的?何況那些傳教士們不是也都走到了大明?"有人猶豫觀望,但卻也有壯誌滿懷的士子讀書人想要跟著商隊一起前往歐洲。

“我想去看一看,這時候的歐洲是不是像仙畫上說的那般強大?看看他們是憑著什麼才能在後世壓在我泱泱華夏頭上的!"

“哎,羨慕兄台。其實我也想去,但家中母親年紀已大,不敢擅自遠遊。隻望兄台好好保重自己,早日回到大明和我們講述一下歐洲那邊的情況。"

隻能說,仙畫種下了一顆種子,而這顆種子在經曆了幾個月之後終於動了一動,準備開出屬於自己的嫩芽。

這嫩芽是會被風雨給吹折還是會在風雨裡茁壯成長,還沒有定數,但未來可期。

當然了,作為半個始作俑者的路小柒是不知道這些東西的。

她在把幾個視頻放上去之後就狠狠的休息了好幾天,直到自己的手機上響起了銀行發來的短信,甲方給她打款了——按照之前的合同,先給定金,然後上傳一期之後結一期的錢。

路小柒打開手機銀行看到自己銀行卡裡多出來的數字,多少有些傻眼。

這數額,要是再做幾期,怕不是能在自己的這個四五線小城市裡麵全款買個小房子了。她誠惶誠恐的給甲方發郵件,大意是你們的財務是不是搞錯情況了?確定沒有轉錯賬吧?

甲方的回複來得很快: “路小姐不要擔心,因為視頻的效果很好,所以我們才在一開始的基礎加碼上加了一些。

效果好麼?路小柒看看自己後台的數據,陷入到了迷茫之中。

感覺也不算特彆的好啊.…

算了,不想了,或許甲方有自己的播放渠道呢?隻要不是打錯了就好。路小柒緩了緩神,又變得興高采烈起來。

誰會嫌棄自己卡上的錢多啊!

這樣的甲方煩請多來幾個好麼!

/>

於是,在翹首期盼了一個月之後,各個朝代的老百姓們終於又聽到天幕上傳來了熟悉的聲音——

"好久不見呀,大家。我是你們的up主路小柒,今天我們這一期視頻的主題是探討一下華夏古代的醫學成就,從盤點古代十大名醫開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